沙廣萍
(大豐市圖書館,江蘇 大豐 224100)
縣級圖書館地方文獻工作芻議
——以大豐市圖書館為例
沙廣萍
(大豐市圖書館,江蘇 大豐 224100)
地方文獻是圖書館建設特色館藏文獻資源的重要內容。地方文獻的開發利用是圖書館服務特色化、個性化和優質化的重要體現。本文闡述了地方文獻的概念、特征與現實意義,并結合大豐圖書館地方文獻工作實踐,就如何做好縣級圖書館地方文獻工作提出了建議。
縣級圖書館 地方文獻 征集 利用
1.1 地方文獻的概念。
文獻是記錄有知識的一切載體。關于地方文獻的概念目前存在兩種認識,一種廣義上:地方出版物、地方人士著述、地方史料;一種是狹義上:即內容上具有地方特征的區域性文獻。第一種認識判斷某一文獻是否為地方文獻的標準就是內容、著作者或者出版地中只要有一個和某地方有關就可以把該文獻歸為某地方文獻。而第二種認識主要看內容上是否具有地方特征。筆者傾向狹義的認識,因為地方文獻最突出的特色是內容上具有鮮明的地域性。內容與地方沒有任何聯系的文獻基本上對當地沒有什么利用價值,而且就縣級圖書館的現實條件來講,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經費和人力,忌盲目擴大地方文獻的收集范圍。“以內容涉及本地為地方文獻唯一標準,地方人士著述不一定是地方文獻。考慮到市縣館長期以來普遍將地方人士著述當做地方文獻的現實,在這一點上做了適當妥協:因捐贈等原因設有地方人士個人專藏專架的,允許按一定比例計入地方文獻,市級館總量控制在10%內,縣級館總量控制在30%內,超出的部分不做地方文獻計”[1]。參考以上浙江公共圖書館界對地方文獻考評辦法,我們可以更好地處理此問題。
1.2 地方文獻的特征
地方區域性是地方文獻的本質特征。地方文獻是有關特定地域的寶貴史料,它能夠反映地方事物的真實面貌,因而通過地方文獻工作進行系統的收集、整理、典藏,可以保存下一份完整的地方史料。地方文獻是編寫和研究地方史志的基礎,可以補正史之不足,通過開發利用,以史為鑒,可以在國家和地方各項建設事業中表現出明顯的現實價值。所以,地方文獻一般具有“存史、資政、勵志”的作用?,F代地方文獻工作更要有意識地對這些社會情報進行主動的收集、整理,并通過各種文獻形式,及時有針對性地提供給各級決策機構。需要注意的是:搜集地方文獻時,應分清良莠,去粗取精,對一些“文獻垃圾”,如涉及地方的色情作品;嚴重歪曲現實的出版物;“文革”中誣陷當地黨政領導的所謂的“罪證材料”等,不宜不加選擇地一律納入地方文獻的收藏范圍之內[2]。
1.3 進行鄉土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作用
獨具地方特色,伴有濃郁地方生活氣息的鄉土材料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素材,俄羅斯的加里寧說:“我們大家關于愛國主義的教育談得很多了,但是要知道,這種教育應當從加深認識自己鄉土這一點做起?!崩玫胤轿墨I,進行以史為鑒、教化社會的鄉土教育及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是圖書館的一項重要工作。
大豐歷史悠久,曾是中國最早、最大的古鹽場之一,哺育了著名鹽民領袖張士誠,有著燦爛的鹽文化。大豐是哲學家朱恕、居士高鶴年、佛學家浩霖大師等眾多名人的故鄉,施耐庵正是在大豐白駒創作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大豐曾是近代實業家張謇墾荒植棉之地,是劉少奇、陳毅、粟裕、黃克誠等老一輩革命家浴血奮戰過的革命老區。大豐是“麋鹿之鄉”,有世界上最大的麋鹿自然保護區。大豐有亞洲最大的灘涂濕地,被列入世界重要濕地名錄,這一切使得大豐必然蘊藏著豐富的地方文獻。
2.1 明確征集范圍和收藏重點
大豐市圖書館于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開辟了地方文獻收藏室。在籌備之初,我館就對已收藏的館藏文獻進行了篩選,并確定了收藏范圍和重點。因為只有這樣,我們的工作才會有的放矢、富有成效。
確定收藏范圍,地方文獻的空間范圍是指地理空間,一般以現行行政區劃為準,這是無可厚非的。但不要割斷歷史,不同歷史時期的行政區劃的變化比較大。在進行地方文獻收集時,要充分考慮人為因素導致的行政區劃的變化[3]。如大豐在唐代隸屬于揚州(曾名邗州)海陵縣,在元代分屬揚州府興化縣、淮安府鹽城縣、揚州府泰州海陵縣,民國時期分屬東臺縣第九區和興化縣第六區。所以,我館立足現有行政區域,結合演變歷史,同時考慮因為地理、民族、語言、宗教等因素影響形成的自然區劃,適當放寬范圍。
我們確定了四大類收藏重點:歷史文獻資料、方志家譜類、以大豐為體裁背景的文學作品及民間傳說、歌謠類。歷史文獻資料可以為地方史志的編撰提供素材,為后人的各方面研究提供諸多線索。方志家譜文獻可以讓人們全面系統地了解一個地方的歷史和現狀及其演變過程,了解前輩人和當代人在當地進行的艱苦卓絕的奮斗歷程,可以綜觀一個地方的歷史與社會變遷,從而使社會文化資源及其精神財富得以世代相傳。以大豐為體裁背景的文學作品具有一定的欣賞水準,可讀性高,貼近生活,可展示本地特有的優秀人文遺產的魅力。在大豐流傳著大量的民間傳說和民間歌謠,我們將它作為收集的一大主題,使其能從“泥土中來再到泥土中去”,對于保存地方文化民俗有積極意義。同時緊緊圍繞大豐的鹽文化、水滸文化、麋鹿文化、濕地文化、知青文化等特色題材,建設地方文獻資源庫,獨特鮮明,又貼合地方對于地方文獻的利用需求。比如:大豐是“上海飛地”,至今仍有上海管轄的三個農場。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先后有包括現任國家副主席李源潮同志在內的八萬多知青在大豐工作生活,形成獨特的“知青文化”,建有知青紀念館、知青影視基地等景點,這種知青文化資源就是放到全國來看也是獨一無二的。目前,大豐市政府強調突出特色文化創意產業,加快知青文化產業的建設。我館高度重視知青歷史文獻的征集,挖掘和用好知青文化,弘揚知青精神,傳承人脈關系?!侗鄙虾!返纫恍┯耙晞∽鹘M正是通過查閱相關資料才準確把握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將歷史生動地再現給觀眾。
2.2 積極宣傳地方文獻工作
當今社會,“酒香也怕巷子深”。圖書館應該通過各種媒體向社會與地方領導積極宣傳地方文獻在地方政治、經濟、文化建設中的重要價值,喚起社會各界對圖書館地方文獻工作的重視和參與。組織 “圖書館服務宣傳周”、“全民閱讀月”、“地方文獻專題展覽”等多種形式的活動,爭取當地領導與廣大市民對圖書館地方文獻工作的支持、參與和投入。我館建立了一支地方文獻宣傳隊,經常開展有關地方文獻意義、征集和利用的宣傳,跑了很多機關、企事業單位,耐心細致地向各單位講解捐贈地方文獻的意義,讓社會形成保護地方文獻的意識。如大豐浙商會主動定期地把該會的一些材料、書刊贈送我館,對于研究我市經濟發展很有必要。我市王鳳林同志主動聯系送來《大豐王家橋王氏家譜》,我市劉莊鎮孫運如老先生捐贈自己珍藏的舊書刊等。我們對這些捐獻者以頒發榮譽證書、建立捐贈專架、記入館史等方式進行了鼓勵。
2.3 重視非正式出版物的征集
非正式出版物是歷史發展各個時期的真實客觀的記錄,與當地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發展密切相關,能更真實、準確地反映當地的歷史沿革、風俗特色、發展面貌等,是地方文獻必不可少的收藏對象。如今,“非正式出版物”已在地方文獻量中占有越來越大的比重。但由于這類文獻社會流通少、地域性強、受眾面窄等因素,在文獻征集和利用上存在一定的困難,需要我們積極關注。如家譜類資料,是二十世紀以來遭受破壞最為嚴重的地方文獻品種之一。迭經太平天國內亂、帝國列強軍事勢力的入侵,以及國共內戰、全國性“土地改革”,尤其是慘遭1966年“破四舊”和長達十年“文化大革命”,運動的洗劫,在百余年的社會動蕩中,自清早期以來民間所編家譜早已毀的毀,散的散,殘破零落,不復統系。但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各地自行集資編寫家譜方興未艾,但由于經費及人力分散等諸多原因,決定他們不可能以正式渠道進行出版,大多數是以集資方式到私人印刷廠印制出版,因此,對此種文獻的征集入藏,已是刻不容緩[4]。
2.4 多途徑、多渠道采集地方文獻
我館目前年購書經費60萬左右,但單獨安排了10%左右的經費用于開展地方文獻工作。除通過采購部門訂購、采購出版發行的有關地方文獻的圖書、報紙、期刊、音像資料外,還有很多途徑可以利用,有些途徑花費較少甚至免費,也能起到很好的采集地方文獻的效果。
截至2013年底,我館建設了鄉鎮(社區)分館35家、“農家書屋”214家??傪^對文獻資源實行統一管理、聯合采編、統一檢索,總館與分館之間實現通借通還??偡逐^使我館的服務范圍變得更廣、更深入,同時利用分館管理人員對鄉鎮情況比較熟悉的特點,開展文獻征集,效果很好,已有近3000冊文獻通過這種渠道獲得。重視對老干部進行文獻采訪工作,他們一般文化程度高、文化修養高、思想覺悟高、人脈廣,相對了解地方歷史、文化,甚至持有一些有價值的地方文獻。我館經常在老干部活動中向他們采集線索,尋求幫助。在征集家譜類文獻時發現,除了我們主動上門征集、市民主動遞送外,還可以與小型印刷廠合作,請他們今后在印刷時候留意一下,提供地方非正式出版物文獻的線索。我們還加強與地方檔案館、博物館、史志辦等單位的合作與聯系,互通有無,互為補充,實現資源共征共享。我館舉辦了地方文獻征集成果展,這種活動既是成果展示,又宣傳、鼓勵更多人來我館捐贈。另外,時下網購風行,而孔夫子舊書網等網站也是采購舊出版物的好去處,實在是方便快捷,花費又少。
2.5 地方文獻數字化
對于縣級館來說,地方文獻的數字資源建設相對落后。2013年我館數字圖書館上線,適應新形勢,完善音像資料服務、網上查詢、數字資源共享等方面的服務。為滿足網絡用戶需求,我館將部分方志、古籍善本敘錄、地方人士著作、地方歷史文獻等制成電子版提供網上服務,建設特色地方文獻數據庫已經成為我館下一步的工作重點。
各地在地方文獻工作方面面臨一些問題,有些需要各級政府、主管部門、圖書館的共同努力破解縣級圖書館地方文獻工作中的掣肘問題。
3.1 完善相關法規、制度
各地關于地方文獻工作的法規、規定已經出臺不少,但多不盡完備??h級圖書館希冀省市圖書館、上級主管部門來牽頭,加強頂層設計。各級圖書館需要完備的文獻保障體系、經費問題都需要用法規、制度加以保障。這個問題解決好了,很多問題迎刃而解。筆者認為要以省為單位,制定一個指導全省范圍的地方文獻建設規范,構建涵蓋全面、種類完整、結構合理的地方文獻保障體系。各級圖書館要分級構建,各司其職;突出重點,形成體系;各揚所長,特色鮮明;分工協作,共建共享。浙江省的圖書館在這方面已走在全國前列,2010年12月出臺了《省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資源建設規范》,并于2012年開展了一系列考評,值得各地借鑒學習??h級圖書館應建立健全相關規章制度,從本地實際出發,制定文獻資源建設方針和分階段目標;對地方文獻資源建設目標實施考核和獎罰制度,加強考評,督促各地做好地方文獻工作;確保地方文獻專職崗位的設立與人員配備,使工作人員相對穩定;落實地方文獻工作經費保障,將資源建設所需經費列入年度預算。用法規、制度推進圖書館地方文獻資源建設的規范、協調、高效與可持續發展。
3.2 提高人員素質、服務水平
人是地方文獻工作的關鍵因素,高水平的工作人員是高水平地方文獻工作的必要條件。一些征集的地方文史資料存在真實性問題,必須用嚴謹和科學的態度加以對待。審核時要辨別其是否符合歷史事實、價值觀取向是否正確,一定要實事求是、去偽存真,這意味著我們必須培養和加強館員的思想素質、學識水平、業務能力,承擔起“過濾器”的職責。新形勢下的地方文獻建設需要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要具備圖書情報專業知識、較高的外語水平、嫻熟的計算機、網絡操作能力和具備相關學科知識。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地方文獻的利用要求在不斷提高,原先的一次文獻的提供已經無法滿足社會需求,用戶希望文獻信息能夠滿足需要,避免在信息收集整理上花費太多時間,就要求我們對地方文獻有針對性地進行再加工,把分散在不同文獻資料中的相關信息提煉出來,進行專題匯編。近些年,我館每年都會派出十多名館員分別到省、市圖書館參加業務知識培訓,內容涉及參考咨詢服務、圖書館宣傳推廣、數字文化建設、地方文獻等。
3.3 重視特色數字地方文獻建設
網絡環境下的地方文獻資源建設,應該把已有的館藏地方文獻資源數字化,形成自己的信息產品,增加網上信息存量,為地方文獻網絡體系提供充分的數據源。除了自己進行數字化外,采購是目前大多數圖書館最常用的引進電子資源的方式,因為地方圖書館沒有足夠的人力與經費自行建立特定的主題數據庫,而可根據館藏發展的需要和經費預算編制采購電子資源的計劃,在短時間內獲得讀者需要的資源[5]。從縣級館的現實講,除了購買,網上還有很多免費資源,可根據地區特點和讀者需求,有針對性地對網上地方信息資源進行篩選、鏈接、下載、分類、組織,自建一批虛擬的地方文獻數據庫。縣級館可先圍繞某一個或者幾個地方歷史文化特色專題建設數字化資源庫,通過網站向讀者提供數據檢索、全文瀏覽、下載、參考咨詢等服務。以數字和網絡技術聚合各類地方特色文獻,發掘其學術研究和文化開發價值,這是圖書館建設的重要內容。
地方文獻是公共圖書館館藏文獻的獨特資源,縣級圖書館如何因地制宜地建設一個有特色、有“亮點”的地方文獻資料室,如何深入挖掘、傳承和弘揚優秀地方歷史文化、服務地方建設和發展,是我們應該認真研究的長期課題。
[1]袁逸.七年邁出這一步-浙江省首次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工作考評記述[J].圖書館,2013,1(1):7-17.
[2]鄒華享.論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工作.21世紀地方文獻工作研究論文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3]鄒華享.地方文獻工作若干問題的再認識[J].圖書館論壇,2004,24(6):150-154.
[4]徐雁.努力征集“非正式出版物”,建設特色館藏文獻資源[J].圖書情報研究,2014.
[5]王琦.試論網絡環境下地方文獻數字化資源建設及其信息服務以首都圖書館地方文獻中心為例[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0,20(1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