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鳳敏
(北京服裝學院 外語系,北京 100000)
建立《高級英語》網絡教學平臺的實踐與研究
薛鳳敏
(北京服裝學院 外語系,北京 100000)
《高級英語》是英語專業高年級開設的專業技能必修課,單純的課堂學習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作者在教學實踐中建立了高級英語網絡教學平臺,并對其應用結果進行了研究。
《高級英語》 網絡教學平臺 實踐研究 自主學習
《高級英語》是英語專業高年級開設的專業技能必修課。根據 《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大綱》(2000)(以下簡稱 《大綱》)要求,高級英語的性質是“一門訓練學生綜合英語技能,尤其是閱讀理解、語法修辭與寫作能力的課程”。教學目的是“擴大學生知識面,加深學生對社會和人生的理解,培養學生對名篇的分析和欣賞能力、邏輯思維與獨立思考的能力,鞏固和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技能”。課程要求學生閱讀和學習的材料內容涉及政治、經濟、社會、語言、文學、教育、哲學等方面的名家作品,從課程練習上來看,《大綱》要求每課都應配有大量相關練習,包括閱讀理解、詞匯研究、文體分析、中英互譯和寫作練習等。如果能達到這些要求,則學生的英語水平必然在質量上有較大的提高。但是,我們的高級英語每周僅有4個學時,每學期充其量只能學習十幾篇文章,遠遠無法達到大綱提出的“大量相關練習”的要求,也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學生在課外英語閱讀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包括:對課外閱讀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課外閱讀時間投入不足、閱讀內容和資源方面還需要老師給予更多指導、缺乏長期的規劃能力。在第二語言的習得過程中,大量的閱讀和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都對能否學好第二語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在有限的課堂學習中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如何使有限的課堂學習延伸開來,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學習平臺,成為英語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
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與普及,為課堂學習的延伸提供了可能性,為教師在豐富教學內容、更新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方面提供了無限空間,成為現有教學手段教學方式的一個重要的補充?!洞缶V》強調,學校要在充分利用現有教學設備和條件的基礎上,鼓勵開發新的教學資源。因此有必要充分利用現代網絡技術,加強網絡資源的開發,為學生提供便利的學習平臺,從而解決課堂學習時間不足的問題,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者的知識不能僅僅通過教師傳授這種方式獲取,學習的過程更是意義建構、知識建構的過程,而建構的主體就是學習者本身。學習者通過積極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建構知識(Audrey Gray,1997),因此,學習過程中的“學”比“教”更重要。學習者懂得如何自主學習,掌握學習策略,才是取得成功的關鍵。
自主學習的理念產生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目前已經成為語言學習方法的主流。Holec(1981)是最先提出此理念的學者,他把自主(autonomy)定義為“管理自己學習的能力”,認為自主學習者應負責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節奏、學習方法,并對自己的學習進行監測和評估。Littlewood(1999)把“自主”分為兩類:一類為主動式(proactive)自主,強調學習者個體性,由學習者自己確立學習方向;另一類則為反應式(reactive)自主,學習者的學習方向并非由學習者自己確立,但是一旦確立,學習者就會自主組織學習資源,以便實現學習目標。反應式自主是通向主動式自主的初級階段,教師在學生知識建構的過程中起推動者的作用。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原有經驗和知識背景,為學生創造有意義的學習環境,使學生進行自我選擇,確立學習目標,采取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1.平臺的構建
《高級英語》是英語專業三、四年級學生的主干課程,筆者多年來一直從事《高級英語》1、2的授課工作。英語專業學生到三年級時,由于學習程度、學習策略的差異,以及對自己未來定位的不同,會出現明顯的學習目標分化現象,有的學生四級沒有通過還需要考四級,有的準備出國需要考托福、雅思等,當然,所有的學生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要準備專業八級考試。學生目標定位的不同,為教師教學帶來一定困難,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教師需要按照教學大綱、根據大多數學生的需求安排課堂教學。
北京服裝學院EOL“網絡教學綜合平臺”于2009年投入使用,并于2012年進行了升級,對一些內部功能進行了調整,針對我校信息化的特點,構建了一體化數字化教學支撐環境,其功能強大,且多樣化。因此有必要對其充分利用,通過網絡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學習資料,使學生能夠更加有針對性地學習。
自2012年9月起,筆者逐步建立了EOL《高級英語》網絡教學平臺,并在英語專業三年級學生中投入使用。
2.平臺特色
EOL《高級英語》教學平臺分為高級英語1和高級英語2兩大部分,每一部分由課程概覽模塊、教學材料模塊、測試模塊及答疑討論模塊組成。
課程概覽模塊涵蓋了課程介紹、教學大綱、課程通知三部分,其中的課程介紹、教學大綱是對課程的常規性介紹,課程通知包括由教師發布一些與作業、考試等相關的信息及其他一些臨時通知等內容。
教學材料模塊為重點運用模塊,包括教材同步、聽讀材料、考試知識、英美文化四個子模塊。首先,教材同步子模塊與課程直接相關,建立了授課教案、練習題、課文單詞積累、通過詞根記單詞、課文翻譯等目錄:1.授課教案為學生提供所授課文的相關教案,但該教案并非在課上運用的教案,而是附加教案,目的是防止學生產生依賴課后教案的心理,從而在課上放松注意力,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給學生提供附加教案的目的是讓學生在課下仍有疑問的情況下加以參考,從而進一步鞏固所學內容。2.練習題及課文單詞練習部分為學生提供與課文所學內容相關的詞語或段落翻譯練習,以及選取課文中的段落做填空練習,目的是讓學生在學習課文后進行自我檢測,了解自己是否掌握了所學內容。3.課文翻譯。為學生提供所學課文的翻譯資料,供一些基礎較弱的學生參考。該翻譯資料在課文學習結束后開放,供學生參考使用。4.通過詞根記單詞為學生提供一些詞根的知識,供學有余力的學生擴大詞匯量。其次,聽讀材料子模塊分為閱讀材料和英語視頻兩部分,閱讀材料為學生提供相關英語閱讀資料,包括時事新聞、課文相關背景材料等,其中一些資料供學生自由閱讀,一些材料作為規定作業,讓學生在閱讀后練習英語寫作;英語視頻提供名人英語演講、TED演講等鏈接,要求學生在觀看后寫一篇相關話題作文。再次,考試知識子模塊為學生提供專業八級考試、雅思考試、劍橋商務英語考試等的相關知識介紹及一些應試技巧。最后,英美文化子模塊為學生提供英美文化知識的閱讀資料,并且結合專業八級考試中的人文知識題型,為學生提供人文知識練習題。
測試模塊即試題庫模塊,為學生提供不同程度的閱讀理解練習題,并且在高級英語2中增加了專業八級測試中的一個重要題型,改錯題的練習資料,一方面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另一方面使學生熟悉八級題型,為專業八級考試做準備。
在線交流模塊可以使師生、學生之間進行互動交流,包括答疑討論、教學郵箱兩個部分,答疑討論為學生提供交流平臺,學生可以就學習的相關問題在平臺上進行討論,教師學生均可參加。
本網絡教學平臺于2012年9月建立,在筆者所教授的英語專業三年級學生中進行試用。經過一學年的試用,筆者根據其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和不足之處,在第二學年的適用過程中不斷修改和補充內容。
從網絡教學平臺統計數據可以看出,網絡教學平臺上學生訪問較多的部分為教學材料模塊中的教材同步子模塊,聽讀材料子模塊,以及測試模塊。筆者從對學生的調查問卷及訪談中了解到,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是:1.教材同步子模塊與所講課文相關,而所講課文是期末考試重點考查的內容,因此學生比較重視。對于基礎較薄弱的學生來說,教材同步模塊可以使他們進一步消化課上所學內容,鞏固所學知識。2.聽讀模塊中的視頻資料要求學生在看完之后進行寫作,學生必須做,因為視頻內容新穎生動,在對部分學生的訪談中可以了解到,通過這些名人演講、TED演講及其他一些視頻,學生拓寬了知識面,提高了詞匯量和聽力能力,而且許多學生反映,這些視頻幫助他們開拓了英語寫作中的思路,改善了過去無話可說的情況,提高了批判性思維能力,學會了從更深更廣的層面分析問題。3.測試模塊為學生提供了大量閱讀練習,由于學生需要為各種考試準備,并且教師對他們提出了閱讀要求,因此此模塊的訪問量也較大。學生普遍反映此模塊中的閱讀練習有助于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及應試能力。但是從另一角度看,在聽讀模塊中,筆者也提供了閱讀材料,如果不做出閱讀要求,則只有一小部分學生能夠主動閱讀,由此可以看出,許多學生仍然處于反應式自主學習的階段,欠缺主動式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仍有待加強。
網絡教學平臺統計數據、學生調查問卷及訪談也反映出學生不太愛使用在線交流模塊,他們如果有問題,則更愿意與教師課下交流,甚至打電話、發短信或電子郵件,他們認為這種方法更加直接,認為沒有必要與同學在網上互動,由于他們朝夕在一起生活學習,有問題完全可以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在網上互動沒有太多的必要,網上交流不如面對面交流順暢。而且答疑討論部分是全體學生共用,學生由于自尊心的驅使,不愿意其他同學看到自己的問題。由此可以看出,在這種小型的網絡教學平臺中,由于使用者范圍較小,僅局限在教師和幾十名學生中,網上在線交流的作用不太顯著。
通過對網絡教學平臺的實踐研究,筆者認為網絡教學平臺有利于延伸課堂教學,為課堂教學提供輔助。由于沒有時間、地域限制,便于教師更新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率,是學生發展英語能力的一個便利有效的途徑。同時,補充的教學內容及材料要具有針對性,因此網絡教學平臺的建立并不是一勞永逸的,還要根據學生的要求,不斷更新,從而成為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手段。不僅要教會學生知識,還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具備終身學習意識。Schmenk(2005)曾指出,學習者自主性的發展部分應歸因于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以及在語言學習環境中計算機所起到的日益重要的作用。網絡教學平臺的建立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學習,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
[1]Gray,A.Contructivist Teaching and Learning.SSTA Resea rch Centre Report.http://www.saskschoolboards.ca/old/ ResearchAndDevelopment/ResearchReports/Instruction/97-07. htm.1997.
[2]Holec,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1.
[3]Littlewood,W.Defining and developing autonomy in East Asian contexts.Applied Linguistics,1999(1):71-94.
[4]Schmenk,B.Globalizing learner autonomy.TESOL Quarterly,2005,39(1)107-118.
本文為基金項目北京服裝學院教改立項《建立高級英語網絡教學平臺的實踐與研究》的研究結果,項目編號:JG-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