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夏玲
(張掖醫學高等??茖W校,甘肅 張掖 734000)
項目教學法在醫學影像電子學基礎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陳夏玲
(張掖醫學高等??茖W校,甘肅 張掖 734000)
本文從高職高專教學實際出發,分析了醫學影像電子學基礎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將項目教學法應用于高職高專醫學影像電子學基礎的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項目教學 醫學影像電子學基礎 教學模式 實施研究
教育部在2006年16號文件 《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指出,“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融‘教、學、做’為一體,強化學生能力的培養”,“積極推行訂單培養,探索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導向、頂崗實習等有利于增強學生能力的教學模式”。醫學影像電子學基礎是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的基礎課程,其教學目的是使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的學生掌握電工、模擬電路及數字電路的基礎知識,為后續課程《影像設備學》的學習打好基礎。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發現學生在學習醫學影像電子學基礎時存在許多問題:(1)在??齐A段短時間內學生很難改變以往的學習方式,很難從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中擺脫出來,習慣于紙上談兵,習慣于死記硬背公式及方程等。(2)按照傳統教學模式先理論后實踐,專業課的教學效果不明顯。有些理論知識較抽象,電路原理難懂,由于許多學生在高中階段對電學部分的知識掌握不扎實,而在現階段又沒有足夠的課時讓學生三步一回頭復習鞏固,更沒有時間通過檢測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因此,學生對教材中各種單元電路,在實際中有何用途,如何應用所學的電路解決生產和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感到茫然。(3)現行課程體系中實踐課程與理論知識及后續課程銜接不明顯,專業特色不突出,系統性和實用性不強,學生學習興趣不濃。課后許多實驗都是驗證性實驗,激發不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通過學生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在學習醫學影像電子學基礎時存在的困難和需求,并與后續課程的老師交流,了解學生學習后續課程應具備的知識和能力,根據學科特點有選擇地進行項目教學。項目教學法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而開展的教學活動,即以項目帶動教學。項目教學法來源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與其相適應的項目教學模式為:“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組織和指導的作用,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新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建構的目的。”在這種模式中,教學關注的重點是學生達到的程度,指導教師的任務是根據學生已有的經驗、知識、水平和興趣選取適合他們的項目,使學生置身于探索知識的情境之中,從根本上將傳統課堂中的滿堂灌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
項目教學法通常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展開,下面結合我校醫學影像電子學基礎項目“簡易半導體收音機的制作”闡述整個過程。
2.1 項目選取。本學期開設的專業課程是《醫學影像電子學基礎》,選取“簡易半導體收音機的制作”作為教學項目考慮到了三點:第一,從專業理論看,基本覆蓋了模擬電子線路中幾乎所有的知識點;從專業能力看,這里涉及了各種測量儀表和工具的使用,電路的設計與焊接技術等更廣泛的專業能力;第二,收音機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學生比較熟悉,完成安裝和調試后,就能感覺到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深入學習的興趣;第三,收音機所需要的電器元件在市場上可以買到或從廢舊家電中拆卸,成本不高。
2.2 項目分解?!昂喴装雽w收音機的制作”項目由兩個層次模塊組成,第一層次模塊是按照收音機工作過程的時序和電路組成而形成的電路功能模塊 (也稱為子項目),分別是調諧回路模塊、混頻電路模塊、中放電路模塊、檢波電路模塊、功放電路模塊和安裝與調試模塊;將電路功能模塊再分解成學習任務模塊,它們分別與教材章節的知識點相對應,即學習任務層次模塊。考慮到學生畢業后從事簡單影像設備故障診斷與維修的需要,在原有內容的基礎上增加一些必要的知識,例如電路的安裝與調試等模塊。
2.3 項目組組成。項目組成員通過學生自由組合和老師指派兩種方式進行,每組人數在3~5人。但是,無論以哪種形式組成的項目組,分組時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性格特點、性別差異等因素,營造有利于學生相互交流探討的良好學習氛圍。在項目分解時,還要考慮讓具有某方面能力優勢的學生負責該方面任務,這樣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完成任務的積極性,以落實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
2.4 制訂項目計劃。項目組成立后每組學生就是一個小的整體。他們可以相互討論,制訂工作計劃,確定各自承擔的任務及工作步驟和程序。在制訂項目計劃前,先由教師將學習任務模塊分解成相對應的課程教學內容,形成學生需要學習的知識點,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各組成員制定每個成員在項目組中的分工及成員合作的形式。由每個項目組選派一名成員講解完成項目的思路,其他項目組學生提問、質疑,該組學生解答。學生解答有困難時,指導教師給予點撥和指導。在最終得到認可時,完成《項目實施進度表》,以便有計劃地實施項目。
2.5 項目方案的實施。項目的實施與各組成員的有效分工與協作密不可分。各組成員在小組中彼此相互合作,互相激勵,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從而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在提高個人各種技能的同時實現整個小組的共同目標。其間,學生可以不依賴教師,依據學習目標,獨立尋找相關資料,自己閱讀與分析后,小組成員之間互動、分析討論。這種既有分工又有協作的學習方式,有利于調動每個成員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團體意識。
2.6 項目成果展示與評價。項目完成后,組織成果展示與評價是項目教學的關鍵。合理的評價可以使學生了解自己在課程學習中的收獲和不足之處,也可以幫助教師調整和改善教學行為,進而促進師生的共同發展。小組自評主要以演講報告的形式,每個小組中的小組成員都有自己的任務,但在做報告的時候不可以報告自己的任務內容,只可以報告小組其他成員的任務內容。報告時要求除了演示成果并對演示成果進行理論分析。這樣可以避免學生只關注自己的一小部分任務,要求他參與到完整的項目活動中。而教師可以通過他們的演示和演講考查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教師應當在學生做完報告后能及時點評,指出優點和不足。
3.1 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興趣提高。開課之初,我們主要采用傳統的講授法進行教學,電路部分抽象難懂,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有限,許多學生對《醫學影像電子學基礎》課程的學習興趣不高。為此,引入項目教學法,在項目的引領下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活動,積極參與活動,在開放的、互動的、自由的課堂氛圍中體驗成功的喜悅,收效明顯。
3.2 有效克服教學課時數少的問題。醫學高專學生的課程結構使得大部分院校面臨教學課時數少的問題,我?!夺t學影像電子學基礎》僅48學時,教學課時數如此之少,要把書中涉及的內容全部講完比較困難。我們利用項目支撐教學,讓學生經歷完整的電路設計、制作和評價活動過程,在完成課程標準要求的教學任務的同時,有效解決課時不足的問題。
3.3 體現“教、學、做”為一體的理念。學生在參與項目活動的過程中,邊做邊學,邊學邊做,學會了面對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習過程成為小組合作共同完成項目的體驗過程,教學注重的是培養學生參與并完成項目的態度,以及在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創新精神。
[1]周曉紅,張敏.項目教學法在中職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中的嘗試[J].衛生職業教育,2010,20:60-61.
[2]張小艷,李蓮.中職《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項目教學之探究[J].河南科技,2013,10: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