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瑜
(解放軍陸軍軍官學院 外訓系,安徽 合肥 230031)
軍事留學生漢語預科教育現狀及教學模式初探
陳 瑜
(解放軍陸軍軍官學院 外訓系,安徽 合肥 230031)
軍事外交是我國外交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軍事留學生的預科漢語教學效果關系到外訓教學質量和效率。目前軍事留學生的漢語預科教學在教學目標確立、課程的設置、教學內容等方面存在一定問題,導致預科教學階段與專業教學階段的銜接不夠順暢。文章旨在通過實踐和調研,以某軍官學院的漢語預科教學為例,探究在軍校特殊環境下的漢語預科教學模式。
軍事留學生 漢語預科 教育現狀 教學模式
軍事外交是我國外交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招收外國軍事留學生來華學習,培養中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軍事外交政策的重要舉措。從依托語言翻譯進行外訓教學,到以漢語預科教育為橋梁,用漢語直接進行外訓教學是軍事院校外訓教學的有益嘗試,也是未來高等軍事院校教育國際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專業學習之前的漢語預科教育,既是外軍學員了解中國語言文化的絕佳契機,更是其順利進行專業學習的必經之路,因此,成功的預科教育關系外訓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更關系外軍學員對中華民族語言文化及價值觀的認知與認同,具有非凡意義。
然而由于我國針對來華留學生學歷教育的預科教育剛剛起步及預科教育客觀存在的種種困難,尚未形成有效的預科教育模式。漢語預科教育在軍事院校中的發展則更為年輕,加之軍事院校由于環境封閉等對于語言學習的限制因素更為突出,而有關該領域的研究基本處于空白。以某軍官學院為例,雖然學員經過一年的漢語預科學習100%通過了HKS四級考試,達到了上級進入專業學習的語言要求,但學員進入專業學習后學習困難仍然較大,除去自身文化程度和知識結構等因素,語言則是最大障礙,因此對軍事留學生漢語預科教育現狀進行合理分析及對高效科學的預科教育模式進行探究勢在必行。
進行預科漢語教學模式化的研究,不僅是外訓教學實踐的需求,而且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必要手段。軍事院校的漢語預科教育有其特殊意義、背景和特點,對軍事院校漢語預科教育的探究對于外軍學員的專業學習意義深遠,同時有利于地方來華留學生預科教育的發展及對外漢語學科的發展。
本文探討的軍事留學生漢語預科教育,是指針對來華外國軍事留學生在進入專業學習之前的漢語預科教育,主要探討的是語言能力培養問題,不涉及環境適應、跨文化交際及不同教育體制之間的銜接問題。
某軍官學院作為全軍的對外開放單位之一,于2012年9月開始招收外軍生長軍官學員。目前主要負責外軍初級指揮軍官的培養任務,第一批外軍生長軍官學員已經完成第一年的漢語預科教育,較為順利地進入了本科專業學習階段。筆者對這批學員進行了跟蹤調查與訪問,主要考察學員進入專業學習后遇于的困難和障礙,其中學員集中反映的問題是語言障礙。
該軍官學院的漢語預科教育僅僅經歷了一年的短暫發展,在教材上沿用各個院校較為通行的《漢語教程》(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內容以通用漢語為主,培養學生的日常交際能力及聽、說、讀、寫等分項技能;課程設置上采用以綜合課為主干核心,以分項技能課為重點的分技能設課方式;師資力量一半為專職教師,一半為兼職教師,雖然大部分為對外漢語或國際漢語教育專業,但幾乎沒有預科教育和漢語速成教育的經驗和經歷;學員學習漢語的環境基本在校內,真實的操練語境比較有限,在班次編排上,采取的是混合編班的授課方式;學員通過一年的漢語學習,通過新HSK四級方達到上級要求,可以進入專業學習階段。
2.1 考試目標大于教學目標
根據教育部和上級的規定,來華留學生需通過一年的漢語預科學習,通過新HSK四級方可進入專業學習。由此,通過HSK四考試是外軍學員能否進入專業學習的硬性指標,HSK考試的成績也是預科階段對學員進行教學評價的主要依據,因此,無論是學員還是教員都對HSK考試給予了特別關注,導致大部分教學活動都在為考試服務,忽視了提高學員的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的教學目標。而《HSK四級考試介紹》中則提出HSK考試的目的是“以考促教,加強學習者學習漢語的自信心和榮譽感”,顯然現狀背離了HSK考試的目的,本末倒置,忽略了提高學員實際語言交際能力這一長遠的根本性目標。
漢語預科的教學目標表面上看起來很明確,就是經過一年的集中、強化學習通過HSK四級考試。但就現狀而言,這一教學目標并不能滿足學員實際的語言需求。他們一方面需要用漢語完成日常生活的交際任務,另一方面,需要用漢語進行專業課的學習。第一個需求基本上可以滿足,但專業課的學習要求遠遠不能滿足,加之,部分專業課教師的語速過快、方音嚴重等問題,學員想要聽懂更是難上加難。
2.2 結構—功能—文化模式不能滿足速成教學的需要
漢語預科教學本質上是一種速成教學,而且是一種要求相對較高的速成教學,要求學生在短時期內通過強化學習能夠用漢語就某一方面的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就某一話題進行較為深刻的討論,這是四級考試要求學習者達到的水平,也是專業學習對學員的要求。
首先,在傳統的結構—功能—文化模式中,學員習得的是孤立的句子,而與之相矛盾的是在專業學習中輸入與輸出卻都是以語段、語篇的形式。其次,結構—功能—文化模式是一種需要長時間循序漸進的教學模式,而與之相矛盾的是預科留學生學習時間短,任務重,要求高。再次,軍事院校留學生由于行政管理的規定不能隨意外出,學員沒有真實的語言環境進行操練,不能將所學語言知識及時地轉化為語言能力。加之HSK考試的壓力,導致口語練習的匱乏,學員讀寫能力強于聽說能力,遠不能滿足專業課堂學習的需求。
2.3 教學內容與專業學習的銜接不夠順暢
目前預科漢語的教學圍繞“見面、約會、看病、購物”等日常生活話題進行。語言知識圍繞HSK四級和課本的1200-2000個通用詞匯和漢語基本的語法體系進行,而專業學習主要涉及數學、物理、計算機、電子電工等專業領域的詞匯,不僅需要理解字面意義,還要闡述這些詞匯背后蘊含的專業知識,理論性和概括性都很強,預科漢語和專業學習的教學內容差距很大,幾乎沒有交集,這對于一個只學過一年漢語的外軍學員來說很難理解和消化。
2.4 教學形式和方法不能適應預科教學的需求
由于客觀條件和教師的主觀因素,教學活動不能根據教學內容的變換隨機應變地采用適合的教學方法。客觀方面,迫于四級考試的壓力,加之《漢語教程》教學內容偏多,教師的主要精力都放在趕進度,追四級上,在課堂上較多地以“講授者”和“示范者”的形象出現,而不是漢語課堂的“導演者”和“啟發者”。主觀方面,一方面兼職教師流動性較大,造成了教學的不連貫性和不穩定性。另一方面,大多數教師沒有豐富的預科教育和速成教學經驗,會不自覺地陷入一些傳統的教學方法當中,教學方式和方法不能適應預科教學強化、速成的需求。
3.1 確立層次分明切實服務于專業學習的長遠教學目標
漢語預科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將學員順利地送到專業學習的彼岸,因此其教學目標不應僅限于通過HSK四級考試,更應著眼于學員四年的本科專業學習。通過HSK四級考試,是教學目標的第一層次,也是其繼續學習的基礎和前提;“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漢語教學還應著眼于自主學習方法的傳授,使學員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下可以根據所學方法進行有效類推,這是教學目標的第二層次;幫助學員從認知的角度建立起自動的、可調節的語言系統,培養學員用漢語進行概括、分析、組織語篇的語言能力。這是教學目標的第三層次。這三個層次應該逐層遞進又相互滲透、互為補充,且在不同的階段要各有側重。
3.2 探索適合軍事留學生預科教學的新課型
目前的綜合課、聽力課、口語課、閱讀課,不能滿足留學生進入專業學習的要求,所以在學員掌握漢語的基本語法體系、儲備一定的詞匯量之后,可以考慮開設《專業漢語》課程,主要涉及數學、物理、計算機等基礎學科,為本科第一年的學習做好銜接工作。而這一新課型的開設需要與專業教師進行溝通交流,并在學員進入專業學習之后,對教學效果進行跟蹤反饋,及時修正完善預科教育模式。《專業漢語》這一新課型的構建需要一個長期的實踐探索過程,因此,學院有必要建立起預科階段教育與專業課階段教育的通道,保障教師之間的溝通與交流。
3.3 推進合理的分班制度及師資培訓制度
目前外國軍事留學生的教育規模尚小,學員主要來自非洲、東南亞和中亞等地區,不同國家和地區學員的學習習慣、教育背景、知識結構和宗教信仰等差異很大,在學習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也不盡相同,鑒于以后留學生的人數會不斷增加的實際情況,可以考慮按國籍、地區或者母語分班,便于教員根據學員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以提高教學效率。
師資力量是教學能否高效順利進行的保障,預科教學強化、速成的特點,要求有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而要提高教學水平,就需要對教師進行針對性預科教學,定期、系統地培訓。因此,推進合理的師資培訓制度勢在必行。如學院可以派教員到有速成教學經驗的相關院校和機構進修培訓,提高教員的理論素養和實踐教學能力,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3.4 探索有軍事院校特色的漢語預科教學模式
綜上所述,軍事院校漢語預科教學有其客觀存在的限制因素,但也有地方院校無可比擬的優勢,軍事院校對留學生的管理嚴格、作息規律、生活保障到位;而來華的軍事留學生大部分接受過良好的部隊教育,個人素質較高,出勤率和課后任務的完成都優于地方院校,這些都是預科教學必備的良好外部條件,要善于整合和利用這些有利因素,為預科教學提供良好的外部條件。同時改革創新教學方法,研發新課型,培養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完善,逐步形成有特色的預科教學模式。
隨著國家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提高及軍事留學生教育的日新月異,針對預科教育模式的改進、教學質量提高的研究必將成為一個重要課題和研究熱點。要積極調動各方力量,加強軍事留學生漢語預科教育模式化的研究,走出一條適合軍事院校有軍事院校特色的漢語預科教育之路。
[1]劉姝.對留學生話語預科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文教資料,2009(4):232-234.
[2]于淼.開設留學生預科教育及改革漢語教學的探討[J].繼續教育研究,2011(8):158-161.
[3]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漢語水平考試HSK(初中等)大綱[M].商務印書館,2009.
[4]馬箭飛.漢語速成教學的最優化設計.漢語速成教學研究(第一輯).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