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守月
(濮陽市油田總醫院肛腸科 河南 濮陽 457000)
環形混合痔屬于肛腸科常見疾病,常需通過手術方法加以治療[1],常用術式為痔上黏膜切除術、開放式痔切除術、閉合式痔切除術及分段齒形結扎等。濮陽市油田總醫院肛腸科在為環形混合痔患者治療時,采用外剝內扎注射術加多切口括約肌松解術治療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濮陽市油田總醫院肛腸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環形混合痔患者64例,所有患者均根據全國肛腸學術會議(1975年)所制標準確診;其中男35例,女29例,年齡23~62歲,平均(45.8 ±3.2)歲;病程為1 ~25 a,平均(8.3 ±2.6)a;排除有嚴重臟器功能障礙、手術禁忌證等患者。將64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2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病程等基本資料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行傳統外剝內扎注射術,按照患者病情在2、3、5、7、9、11 點處展開外剝內扎注射術,利用碘伏紗布及凡士林紗布塞肛。觀察組行外剝內扎注射術加多切口括約肌松解術,將內痔暴露后利用碘伏消毒,按照內痔四步注射法向痔核中均勻注射1∶1消痔靈注射液,促使痔核黏膜突起,在3、7、11較大痔核基底將注射量加大,注射完成后對痔核進行1~2 min按摩,利用組織鉗將點齒線下肛管皮膚夾住,對手術切口進行設計,利用組織鉗將皮瓣提起并用手術剪將外痔靜脈叢完全剝離到齒線上0.3 cm,對靜脈團及血栓銳性或鈍性分離,不規則纖維化組織切斷后將內痔、外痔組織提起,用中彎止血鉗夾持痔核根部,在齒線上0.3 cm處用圓針絲線展開8字縫合并結扎,將內外痔結扎組織的2/3剪除。若2、5、6、9、11點位仍有內外痔突起,分別做小切口展開外剝內扎術,在主輔切口間保留正常肛管皮膚及直腸黏膜,之后利用小彎止血鉗對3、7、11點內外括約肌挑出并間斷,若肛門括約肌松解不足,松解后肛管有受力不均現象,在5、9、10等輔助切口位置,用食指探入肛內加以引導,利用直尖手術剪自切口進入將部分肛門括約肌間斷,對各主輔切口、切口皮下組織修剪后利用細絲線行簡單縫合,并在創面肌層固定,術后給予太寧栓、碘伏紗布與凡士林紗布塞肛。
1.3 療效判定 對兩組治療效果進行判斷。治愈:患者痔體及臨床癥狀均徹底消失;好轉:患者痔體明顯縮小且臨床癥狀有顯著改善;無效:患者痔體及臨床癥狀均無變化;治療總有效率=(治愈+好轉)/總例數×100%。記錄兩組患者術后疼痛持續時間及傷口愈合時間,對術后出血、水腫、尿潴留、肛門狹窄等并發癥進行觀察,展開為期3個月隨訪,統計患者復發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所有數據進行分析,定量資料表示為(),行t檢驗,定性資料組間比較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及疼痛情況、切口愈合時間分析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對照組疼痛時間(2.5 ±0.7)d,切口愈合時間(26.8 ±2.3)d;觀察組疼痛時間(1.1 ±0.5)d,切口愈合時間(16.4 ±3.2)d;觀察組疼痛時間及切口愈合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分析[n,(%)]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及復發情況 術后對照組9例出現并發癥,其中出血3例,水腫2例,尿潴留1例,肛門狹窄3例,并發癥發生率為28.1%;觀察組3例出現并發癥,其中出血1例,水腫1例,肛門狹窄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9.4%;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3個月內復發率為18.8%,觀察組3個月內復發率為3.1%,觀察組3個月復發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環形混合痔是指位置在齒狀線上下、圍繞直腸肛管一周、表面有肛管皮膚及直腸黏膜同時覆蓋的痔,屬于痔瘡發展中最后階段,一直以來都是肛腸科治療難點[2]。環形混合痔常需采用手術治療,傳統術式為外剝內扎注射術,然而諸多臨床實踐證實這一術式有創面大、出血嚴重、術后易發生水腫、劇烈疼痛、大便失禁、肛門狹窄且康復時間較長等不足[3]。因此,探討環形混合痔更為有效的手術治療方法具有重要意義。
筆者通過臨床實踐發現,環形混合痔手術治療難點為術中既需保留充分的肛門黏膜橋和皮橋,同時還需保證無痔組織殘留,且要避免出現肛門狹窄,其手術改進目的是對患者癥狀予以緩解或消除的同時減輕患者痛苦,盡量控制術后并發癥的出現[4],有效縮短患者術后住院時間。濮陽市油田總醫院在為環形混合痔患者治療時,對照組行傳統外剝內扎注射術,觀察組行外剝內扎注射術加多切口括約肌松解術,在手術中將部分肛門外括約肌、內括約肌肌束常規切斷,促使內括約肌持續痙攣解除并減輕其壓力,對肛管在痔核多處外剝內扎術所致高壓狀態予以緩解,減輕患者疼痛,促使血液淋巴循環恢復正常,減輕殘留皮贅及肛緣水腫。和單切口、側切口松解相比,多切口松解括約肌松解程度更加均勻,可有效避免肛門出現畸形或偏斜。在術后給予太寧栓,可緩解術后疼痛及腫脹,同時有肛門整形作用。本次研究中兩組患者經相應手術治療后,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疼痛時間及切口愈合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說明外剝內扎注射術加多切口括約肌松解術在治療環形混合痔方面效果確切,同時可有效緩解患者術后疼痛,有利于患者切口快速愈合,這與國內相關報道一致。同時,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及3個月復發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說明外剝內扎注射術加多切口括約肌松解術可有效避免傳統外剝內扎注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高的缺陷,同時治療更加徹底,術后不易復發。
綜上所述,在環形混合痔治療中外剝內扎注射術加多切口括約肌松解術可發揮顯著療效,能夠有效減輕患者疼痛,并發癥發生率低,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1] 王忱,侯學忠,趙東旭,等.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釘合術聯合外剝內扎術治療老年環形混合痔療效觀察[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8):923-925.
[2] 祝賀.基層醫院環形混合痔日間手術97例臨床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0,13(9):988-989.
[3] 戢敏,杜勇軍,陳敏,等.TST術治療混合痔的臨床療效觀察[J].重慶醫學,2013,42(8):942-943.
[4] 陳鵬,聶慶明,劉瓊輝.三聯療法治療環狀混合痔的療效臨床研究[J].重慶醫學,2012,41(8):798-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