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強
(登封市人民醫院CT室 河南 鄭州 452470)
腎癌為腎臟細胞癌的簡稱,為泌尿系較為常見的腫瘤,發病率僅低于膀胱癌。2004年世界衛生組織對腎臟細胞癌修訂了新的病理學分類參考標準[1],將腎癌分成腎的透明細胞癌、乳頭細胞癌等共計10個亞型,不同亞型的腎癌之間差異明顯,預后亦不相同[2],計算機體層攝影(computed tomography,CT)普及性強,對于腎癌術前分期具有重要意義。為探討CT鑒別腎癌亞型的診斷意義,現將2012年2月至2012年6月在登封市人民醫院診治的32例腎癌患者CT資料結合文獻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2月至2012年6月在登封市人民醫院診治的經術后病理證實為腎癌的32患者臨床資料,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齡36~78歲。根據病理結果的不同分為透明細胞癌組(25例)和乳頭狀細胞癌組(7例)。透明細胞癌組共29個腫瘤,左側17個,右側12 個,腫瘤直徑2.2~11.3 cm,平均(4.99±2.56)cm,術前患側腎臟腎小球濾過率32~55 ml/min;乳頭狀細胞癌組共8個腫瘤,左側5個,右側 3個,腫瘤直徑 3.0~10.3 cm,平均(4.79±1.87)cm,術前患側腎臟腎小球濾過率30~57 ml/min。兩組患者均是初次發現腎臟腫瘤,且未應用靶向藥物行腎癌的輔助治療[3],32例患者腎臟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均能耐受增強CT檢查。
1.2 標準腎臟CT檢查項目 全部患者使用同一臺CT掃描機器(64排,通用電器)接受檢查,掃描范圍上至膈肌,下至髂前上棘,層厚5 mm,層間距5 mm,重點部位[4]可分薄、厚層 2.5 mm,層間距 2.5 mm,掃描速度 0.5 s/rot,準直寬度 0.625 mm ×64,螺距 0.984∶1,矩陣512×512。平掃前口服2%的泛影葡胺500 ml充盈腸道,平掃后行增強掃描,32例患者均經肘正中靜脈注射碘海醇100 ml,輸注速率維持在3 ml/s,分別在注入對比劑后的25 s和60 s后,對腎皮質期以及實質期行掃描檢查。
1.3 腫瘤CT值測定以及腫瘤CT值的校正 選兩名臨床經驗豐富的影像學醫生在對病理診斷不明確的情況下,完成對 CT圖像的測量[5]。為方便敘述,以TNC表示腫瘤平掃期、TCP表示腫瘤皮質期、TPP表示實質期的平均CT值;ANC表示主動脈平掃期、ACP表示主動脈皮質期、APP表示實質期的平均CT值;KNC表示正常腎實質平掃期、KCP表示皮質期、KPP表示實質期的平均CT值;R代表校正CT值。R1=(TCP-TNC)/(ACP-ANC),R2=(TPP-TNC)/(APP-ANC),R3=(TCPTNC)/(KCP-KNC),R4=(TPP-TNC)/(KPP-KNC)。
1.4 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經SPSS 18.0進行統計,定量資料使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對比兩組患者腫瘤平掃CT值的平均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腎透明細胞癌組同乳頭狀細胞癌組相比,腫瘤的皮質期平均CT值、腫瘤的實質期CT值及校正CT值都明顯增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腎癌CT掃描增強期校正CT值的比較()

表1 兩組腎癌CT掃描增強期校正CT值的比較()
組別 R1 R2 R3 R4 0.47 ±0.20 0.63 ±0.25 0.72 ±0.20 0.61 ±0.35乳頭狀細胞癌組 0.26 ±0.15 0.44 ±0.25 0.38 ±0.15 0.33 ±0.12 P透明細胞癌組0.001 0.004 0.001 0.001
CT技術的普及對腎癌的檢出、臨床分期和術前評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6]。本研究中,研究者將腫瘤的皮質期以及實質期的CT增強值同同時期的主動脈以及正常的腎實質增強CT值進行比較,并進行了校正CT值使用,不但能排除患者的心功能對動脈血液供應的影響,同時也能夠排除腎功能因素對自身腎臟灌注情況的影響[7],還驗證了CT掃描的增強期透明細胞癌的增強度明顯高于乳頭狀細胞癌的結論[8]。
總之,校正CT值對腎臟細胞癌患者診斷時不但可以排除患者內在因素對腫瘤增強程度的影響,同時還對腎癌亞型的鑒別有明顯效果。
[1] 宋東奎,婁安峰,楊小明,等.多層螺旋CT檢查在腎癌分期及分型中的應用價值[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11,32(6):376-379.
[2] 許健,陳君坤,周永生.腎腫瘤和炎性腫塊的CT診斷[J].實用放射學,1996,(7):11-13.
[3] 沈劍,侯建國,孫穎浩.14例腎嗜酸細胞瘤的臨床病理分析[J].臨床腫瘤學雜志,2012,17(1):55-58.
[4] 李清海.腎嫌色細胞癌的影像表現與病理對照分析[J].中華放射學雜志,2007,41(3):259-263.
[5] 辛越.腎臟嗜酸細胞腺瘤的CT診斷[J].臨床放射學雜志,2008,27(3):364-367.
[6] 祁吉.醫學影像學的進展對臨床醫學的影響[J].中國CT和MRI雜志,2003,(1):1-5.
[7] 鄭先春.40例腎癌的影像學診斷研究[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1998,15(3):197.
[8] 王東.腎癌的CT分期(附51例)CT-病理對照分析[J].臨床放射學雜志,1995,1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