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進,陳 娟,李菊芬
(銅川市人民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 陜西 銅川 727000)
變應性鼻炎是發生在鼻黏膜的變態反應性疾病,屬于Ⅰ型變態反應,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在普通人群中患病率較高,且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因各地區的氣候環境、地理環境、生活環境及風俗習慣不同,變應性鼻炎的變應原分布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本文對銅川市人民醫院變應性鼻炎患者的病史資料進行分析,了解銅川地區常見變應原的致病狀況,為變應性鼻炎的預防和診治提供參考依據。
1.1 一般資料 選取銅川市人民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2010年3月至2013年5月確診為變應性鼻炎的57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年齡為9~75歲;男性389例,女性181例。均符合《變應性鼻炎的診治原則和推薦方案》的診斷標準[1]。所有患者發作期均有典型的癥狀和體征,以鼻癢、打噴嚏(每次連續3個以上)、流清水樣涕、鼻塞、鼻分泌物亢進等為主要表現,多數患者伴有咽癢、流淚、眼角發癢及頭悶脹感等次要癥狀,專科查體可見鼻黏膜蒼白、水腫、充血或淺藍色,鼻腔內水樣分泌物等。以上癥狀及體征出現2項以上(含2項),每天癥狀持續或累計在0.5 h以上,1 a內發病天數累計超過6個月。患者在進行皮膚點刺試驗前未曾使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及其他抗組胺藥物,或試驗前7 d已停用該類藥物。
1.2 變應原檢測方法 特異性皮膚點刺試驗使用德國BICOM2000機型的標準化變應原試劑,從中選出銅川地區最具有代表性的15種變應原試劑進行檢測。首先選擇無皮膚擦傷及外傷的一側前臂掌側為試驗部位,囑患者清洗手臂后,掌側朝上平放于清潔桌面上,放松肌膚,再用75%乙醇清潔需試驗處的皮膚,晾干(約2~3 min),在皮膚上做標記,標記部位相距2~3 cm,然后將每種待測變應原試液分別滴在標記部位處的皮膚上,點刺針尖呈直角迅速將滴在皮膚上的試液刺入皮內,使少量試液滲入皮膚內,點刺后15~20 min觀察結果,并用生理鹽水進行對照試驗。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點刺局部皮膚出現癢感、紅暈或結節者為陽性,陽性強弱用“+”表示,分為(+)~(++++)4個等級,并結合德國BICOM2000機型的標準化變應原試劑說明書進一步判定結果。
2.1 特異性皮膚點刺試驗陽性結果 570例變應性鼻炎患者中,陽性反應526例,陽性率為92.3%,其中男性354 例(67.3%),女性 172 例(32.7%)。
2.2 變應原種類分布情況 所有變應性鼻炎患者15種常見變應原陽性率較高的為冷空氣、柳絮類、花粉類,陽性率依次為61.7%、58.2%、57.6%。具體分布情況見表1。

表1 570例變應性鼻炎患者15種常見變應原陽性率的分布情況 (n,%)
變應性鼻炎是全球性常見病及多發病。據保守統計,目前全球的變應性鼻炎患者已超過5億[2]。針對我國大陸地區11個大中型城市的問卷調查顯示,變應性鼻炎的平均患病率為11%[3]。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各地氣候環境、地理環境及生活環境的破壞與污染,變應性鼻炎的發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趨勢。針對輕癥患者,常規使用抗組胺藥物及局部應用糖皮質激素可改善癥狀;對癥狀嚴重者,在局部用藥的同時可選擇性實施特異性免疫治療。單純行藥物治療效果往往不佳,預防是關鍵,其最基本的防治措施是避免接觸變應原[4]。了解并明確變應原情況,對患者進行個體化特異性免疫治療才是最佳的治療方法,可有效控制癥狀,延緩病程的進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變應性鼻炎主要是變應原與機體內肥大細胞、嗜堿性粒細胞表面的IgE發生“橋連”后引起的I型變態反應,多以吸入性為主。其治療是免疫學及鼻科領域中的重要課題。對于過敏性鼻炎,以預防為主,現針對其預防措施總結為4個字:查、避、忌、替。查:指患者注意查找生活中容易導致過敏的物質,并到醫院進行過敏原檢測;避:發現過敏原后避免接觸;忌:忌用一切可疑或已知的過敏物質;替:對某種物質過敏,必須使用時,盡量尋找作用相似且對患者無過敏的物質代替。其中最關鍵的是查。現階段查找變應原較為簡便及科學的方法是特異性皮膚點刺試驗,其優點是操作簡單、安全,痛苦小,經濟實惠,患者容易接受,臨床上常用于篩查及尋找變應原,可為變應性鼻炎患者的預防和診治提供臨床依據;并為患者的個體化治療提供科學保障。
本次調查資料顯示,銅川地區570例變應性鼻炎患者變應原檢測總陽性率為92.3%,變應原陽性率種類分布位于前8位的依次為冷空氣、柳絮類、花粉類、屋塵螨、香料混合物、雜草類、動物毛類、黃曲霉菌類,主要變應原以冷空氣、柳絮類和花粉類最常見,這與陜西銅川地區的氣候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銅川地區處于關中平原向陜北黃土高原的過度地帶,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早晚溫差較大。工業上以“煤炭、鋁冶煉、陶瓷”為主,環境污染相對較重;同時銅川市區綠化帶內多以柳樹為主,春季空氣中柳絮較多,導致過敏性鼻炎患者明顯增多。近1年多來,因柳絮為環衛工作帶來很多不便,政府部門將綠化帶中的大部分柳樹更換掉,今年春季過敏性鼻炎患者有所減少。現針對銅川地區的常見過敏原情況分析,從預防角度來說,春、秋季節晝夜溫差較大,空氣中含楊、柳絮及花粉等過敏原較多,過敏性體質患者應減少外出郊游,必須外出時建議佩戴口罩,家中不要種植開花植物及養貓、狗等寵物;冬季銅川地區較為寒冷,人們多采用煤炭取暖,屋內通風不好,室內環境較差,且被褥更換周期延長,致室內塵螨、真菌、霉菌滋生,進一步加重了變應性鼻炎的發作,應加強室內采光及通風,勤換、勤曬被褥,減少室內塵螨及真菌的生長;達到預防的效果;同時建議政府部門加強環境建設,減少污染,提高空氣質量,改善生活環境,從而減少變應性鼻炎及呼吸系統的發病。
綜上所述,銅川地區變應性鼻炎的主要變應原為冷空氣、柳絮類、花粉。現階段特異性皮膚點刺試驗主要用于尋找變應原和臨床基礎篩查的檢測,并為變應性鼻炎的診治提供科學依據。
[1]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編輯委員會,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科分會.變應性鼻炎的診治原則和推薦方案(2004年,蘭州)[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5,40(3):166-167.
[2] Bousquet J,Khaltaev N,Cruz A A,et al.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ARIA)2008 update(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GA(2)LEN and AllerGen)[J].Allergy,2008,63(86):8-160.
[3] Zhang L,Han D,Huang D,et al.Prevalence of self-reported allergic rhinitis in eleven major cities in china[J].Int Arch Allergy Immunol,2009,149(1):47-57.
[4] 王成碩,張羅,韓德民,等.北京地區變應性鼻炎患者吸入變應原譜分析[J].臨床耳鼻咽喉科雜志,2006,20(5):204-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