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亞平
(確山縣人民醫院婦產科 河南 駐馬店 463200)
產后出血發病突然,病情緊急,是產科危及產婦生命安全的嚴重并發癥之一,如發現、搶救不及時,常對產婦生命產生威脅,是孕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1]。通過對確山縣人民醫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產后出血患者的臨床資料回顧分析,總結產后出血的預防、監測、搶救及護理對策,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確山縣人民醫院產后24 h出血達500 ml[2]以上的住院患者共36例,其中本院分娩產后出血32例,外院轉入4例。年齡最小20歲,最大43歲,平均(29±2.3)歲。分娩方式:陰道分娩26例,剖宮產9例,產鉗1例。妊娠合并癥:妊高癥9例,貧血3例。
1.2 護理
1.2.1 產前教育:做好孕前及孕期的保健工作,孕早期開始產前檢查監護,不宜妊娠者及時在早孕時終止妊娠,對具有較高產后出血風險的產婦做好登記備案及妊娠相關知識教育。護理人員在產婦臨產前要主動與患者交流,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向患者介紹妊娠分娩相關的安全知識,妊娠分娩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及醫生的治療方案,讓她們對自己的情況有清晰的了解,穩定患者的心理狀況,樹立完成分娩的信心。
1.2.2 搶救護理:發現產后出血,及時報告醫師協同搶救。①迅速建立靜脈通道,酌情調整補液速度,確保及時補充血容量;②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有效吸氧,可采用雙鼻導管4~6 L/min;③協助醫師邊搶救邊查明出血原因,迅速、有效止血,同時做好抽血、交叉配血等輸血及必要的術前準備;④子宮按摩,通過刺激子宮收縮,使子宮壁血竇閉合。體外按摩方法:術者以1只手置于子宮底部,大拇指在子宮前壁,其余4指在后壁,作均勻而有節律的體外按摩。腹部—陰道雙手按摩子宮法:術者刷手,戴無菌手套,產婦取膀胱截石位,行外陰消毒后,助產者1只手握拳置于陰道前穹窿,將子宮托起,另1只手自腹壁按壓子宮后壁,使子宮置于兩手之間按摩,子宮在兩拳的壓迫及按摩下達到壓迫止血目的。
1.2.3 產后護理:注意采取保暖措施,改善患者的全身正常血運以及末梢循環;保證患者足夠的睡眠時間,并注意根據患者身體情況合理搭配飲食,可少食多餐;待患者病情穩定后,可鼓勵患者下床活動,并根據患者身體恢復情況加大運動量。
產后出血的常見原因為凝血功能障礙、軟產道損傷、胎盤相關因素、子宮收縮乏力等,主要原因為子宮收縮乏力,給予患者實施護理后,均痊愈,見表1。

表1 產后出血發生的原因、發生率(n,%)
產后出血發病率占分娩總數的4% ~6%[3],建立一支快速反應、訓練有素、技術嫻熟的搶救隊伍,管理完善的各種急救物品、藥品,是搶救工作順利進行的重要保證。通過觀察我們認為對產后出血患者的護理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①做好產前產時的監測,以高度的責任心、嚴謹的科學態度做好病情的觀察,明確產后出血的主要因素,并制定針對性措施,有效減少產后出血發生。②一旦出現產后出血,應采取及時有效地搶救治療措施,減少出血發生。③產后出血在產后2 h內發生率最高[4],產房工作人員和護士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責任心,認真細致的觀察能力和豐富的臨床經驗,發現出血時,能準確收集、測量產后出血,正確估計出血量,贏得搶救時機,對積極糾正休克、減少產后出血并發癥的發生和降低產婦病死率有重要意義。④確診產后出血后,應立刻搶救,并進行心理安撫,消除患者緊張情緒;建立靜脈通道,補充循環血量;查找原因及時止血,針對常見子宮收縮乏力這一原因,及時按摩子宮及合理使用縮宮劑,促使子宮收縮。⑤針對宮縮乏力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可考慮給予患者采用縮宮素等藥物,增強宮縮,以利于順利分娩。
綜上所述,針對產后出血的原因,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有利于順利分娩,提高母嬰生命質量。
[1] 李力,韓建,黃陳.產后出血的藥物防治[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2,28(11):902.
[2] 樂杰.婦產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24-225.
[3] 梁朝霞,陳丹青.產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和流行病學新特點[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2,28(11):897.
[4] 譚鳳岐,譚博,張躍堂,等.產后出血臨床診治分析[J].中國實用醫刊,2013,40(10):79.
[5] 林小玲,李蘭梅,黃碧冰.產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其臨床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33):270-271.
[6] 黃仰青.產科子宮出血22例病理及其產科因素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18):517-518.
[7] 林淑端.產科子宮出血9例病理與產科因素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1,9(36):168-169.
[8] 薛春美.60例產后出血原因分析及其臨床護理體會[J].健康大視野,2012,20(12):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