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宗樹
按照中央部署和市委安排,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在全市各區縣深入展開。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啟動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如何開展好活動、如何深入踐行群眾路線等問題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要求。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特別是在北京考察工作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把握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總體要求,通過聚焦“四風”問題,努力改進工作作風,著力推動解決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使廣大群眾看到實實在在的變化。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面對基層,面向群眾,深入學習研討,廣泛征求意見,認真查擺問題,抓好“一把手”這個重點,結合實際有針對性地指導區縣開展活動,用好的作風取信于民。
以知促行知行合一
通過深入學習,對照檢查,大家認識到目前存在的少數黨員干部宗旨意識不牢、群眾觀念淡漠,同群眾的聯系明顯削弱,不傾聽群眾意見、不關心群眾疾苦等黨內“四風”問題,已經成為遮蔽群眾路線光芒的問題之源,已經成為阻礙發展的制約因素,如果聽之任之,“四風”問題就會不斷發展蔓延,就難以繼續推動發展,難以讓人民群眾真正滿意。解決“四風”問題,首先就是要讓各級黨員干部牢牢把握群眾路線這條黨的生命線,認清自己肩負的責任和使命,真正做到以知促行、知行合一。
扎實有效推進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繼續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所要求的,“更加注重發揮群眾積極性,堅持開門搞活動,確保全過程都發動群眾參與、置于群眾監督之下。”開門搞活動,要真開門,開大門,暢通渠道,聚焦問題;不開“玻璃門”和“彈簧門”,杜絕閉門修煉,體內循環。各區縣堅持開門搞活動,對準“四風”焦距,通過召開座談會、進行個別訪談、發放征求意見表、設立電子郵箱和政務微博等多種方式,面對面、背靠背廣泛聽取群眾意見。截至四月底,各區縣征求到關于四套班子和局級黨員干部的意見共17055條,其中關于“四風”方面意見8436條;市委督導組征求到關于區縣四套班子和局級黨員干部的意見15188條,其中,“四風”方面的意見11565條。
16個區縣委書記切實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靠前指揮,帶頭開展學習教育,帶頭為黨員領導干部講黨課,為基層黨組織書記培訓班講課,帶頭聽取群眾意見建議,帶頭研究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推動活動有序開展。區縣委書記自己動手寫講課稿,系統地分析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深刻闡述我們黨面臨的來自方方面面的復雜、嚴峻考驗,對照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啟動時指出的25個方面的突出問題和市委書記郭金龍同志列舉的18個問題,深刻剖析區委領導班子存在的不同程度的“四風”問題,論述踐行群眾路線、加強作風建設任務的緊迫性。部分區縣委書記聯系本區縣實際,就“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做了深入思考,強調作為黨員領導干部,要正確看待和使用手中的“公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作為一個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想能夠真正團結帶領群眾一起走、一道干,必須在工作、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帶頭不做,切實做到平常工作能看出來、關鍵時候能站出來、危急關頭能豁出來。在各區舉行的學習交流會上,各區委領導班子剖析了所在班子和個人的“四風”問題,確保談深議透,作出示范。各督導組嚴格把關,堅持學習認識上不去不交流、準備不充分不交流,交流前,還對交流發言材料進行了認真把關。
認識到開展群眾路線是推進工作的重要抓手,順義區委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堅持將學習教育貫穿始終、將反對“四風”貫穿始終、將整風精神貫穿始終、將領導帶頭貫穿始終、將開門搞活動貫穿始終、將問題導向貫穿始終。提出情感要下去、認識要上來,態度要體現出來。針對上級黨組織服務下級黨組織,黨組織服務黨員、黨員服務群眾分別制定具體工作要點。明確上級黨組織服務下級黨組織要做到“四少四多”:少指示命令,多傾聽意見;少文山會海,多解決問題;少條條框框,多創造條件;少搞一刀切,多分類研究。這樣一來,上級黨組織不能只顧在辦公室發指令,而要多與下級溝通,多聽取下級的想法和意見,使上下級關系更加融洽;少發文、少開會,少考核、少評比,多幫助下級出主意、想辦法,解決實際困難,讓下級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不要用過多的條條框框來限制基層,要在政策、資金等方面多為基層鋪路、助力;不能不顧實際情況,一概而論,大而化之,要因地制宜,加強分類指導。
大力弘揚焦裕祿精神,把“三嚴三實”要求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按照“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的“三嚴三實”新要求,認真審視和鞭策自己,是一個黨員領導干部的應有的職責。石景山區提出“三嚴三實”貫徹得好不好,不僅要看精神家園建設的成果,更要用教育實踐活動來檢驗,尤其要看民生改善。區委著眼搞好這次教育實踐活動確定了“四大一滿意”的目標追求:使全區黨員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有一個大提高,對“四風”問題來一次大掃除,使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能力有一個大增強,對于全面深度轉型、高端綠色發展有一個大促進,最終要切實讓人民群眾滿意。建設好黨員干部的精神家園,最終要在改善民生上體現出來。為此,還提出,要以精神家園的建設來促進民生家園的建設,把它作為區教育實踐活動的一大特色。
立行立改轉變工作作風
查擺“四風”問題,特別是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以及涉及群眾利益的具體問題,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用實際行動讓群眾看到變化、增強信心。領導干部帶頭在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等各項工作上狠抓落實。一段時間以來,領導下基層調研次數大幅增長,區級會議次數下降,下發文件減少,因公出國減少。
在落實好市紀委39項專項整治任務的基礎上,朝陽區委對專項整治、基層基礎建設、制度建設、為民服務四項重點工作進行部署,下大力氣開展整治。對1978年至今的以區委、區政府名義和區委辦公室、區政府辦公室名義發布的規范性文件進行集中清理,編制出文件目錄,形成文件廢止、失效、修改目錄清單。目前,已改進機關單位服務基層方面的問題116個,解決基層黨組織自身建設方面的問題67個,推進落實了115項加強基礎工作的相關措施。
延慶縣委提出整改落實要早改、快改、實改,不能只停留在問題層面。對于群眾反映強烈、有條件解決的馬上解決,條件暫時不具備的盡早給予答復和說明,并給出整改時間表,讓群眾感受到整改決心,絕不敷衍塞責,漠然視之;對于決定整改的問題,不磨磨蹭蹭,快刀斬亂麻,努力提高工作效率,盡快給出整改結果,讓群眾在最短的時間看到活動成效,不搞拖拖拉拉,虎頭蛇尾;堅持原則,堅持標準,該怎么改就怎么改,不變通、不走樣,讓群眾看到實實在在的整改實效,堅決避免實工虛作,不了了之。徹徹底底治病根,切忌只顧東聽聽、西看看,拿著聽診器做樣子,大搞形式主義,看著挺忙乎,干不到群眾心里去。雨過地皮濕式的整改于民無利、于黨有害,在整改中決不能說差不多,不搞過得去,不能瞎應付。
懷柔縣委提出作風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領導班子從自身做起,堅持走群眾路線。以民為本,在中心工作上凝心聚力,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以民為近,在工作方法上尋求突破,不與民爭利,不擅自為民做主,要多下基層,直接接觸群眾,創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率;以民為親,在群眾感情上下真功夫。少上老板車、多推群眾門,少坐沙發多上炕。認真反思:我們工作的出發點是不是為了群眾;我們的工作有沒有尊重群眾意愿。
各區縣把解決好聯系群眾“最后一公里”作為一項關鍵工作抓好抓實。平谷區人力社保局狠抓學習教育,樹立“惠民、利民、便民”觀念,通過“家教式”、“親人式”服務,將惠民政策落實到田間地頭,將貼心服務送到邊遠山區,解決好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
統籌推進夯實基層基礎
中央提出開展教育實踐活動要做到“兩個結合”,即同全面深化改革、促進科學發展結合起來,同整頓軟弱渙散的基層黨組織、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結合起來。市委書記郭金龍同志進一步提出要做到“四個結合”,即同落實全面深化改革任務結合起來,同保障和改善民生結合起來,同夯實基層基礎、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結合起來,同提高黨員、干部素質和能力結合起來。各區縣把教育實踐活動與深化改革、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擰成一股繩”,統籌兼顧,協調推進。
門頭溝區委著力整頓軟班子、散班子、懶班子,配強班子,真正夯實基層基礎。全區深入開展“接通線、捅破紙、拆掉墻”作風轉變大討論活動,切實接通服務群眾的熱線,捅破隔閡群眾的窗戶紙,拆掉橫在黨和群眾之間的無形墻,進一步增強對群眾的感情,幫助群眾解決困難,為群眾辦實事。著力解決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過大的問題,以群眾為標尺重新審視行政執法制度上存在的弊病,切實解決好尋租與損害群眾利益問題;著力解決前置審批與行政效率問題,增強主動服務的意識,重新梳理政府行政審批事項,進一步優化行政審批流程,不該管的堅決不管,能夠辦的抓緊快辦,需要協調的主動協調,能一次性告知的堅決不能讓企業和群眾跑兩趟,切實提高行政效率,促進地區發展。研究建立105項重點工程的審批綠色通道,簡化手續辦理程序,推動各項工作盡快啟動、按時完成。
各區縣通過試點先行、以點帶面的方式,積極推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共確定32個市級試點單位,全部制定了工作方案,并通過調研、座談等形式征求群眾的意見建議,梳理試點黨組織工作現狀和黨員群眾實際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以村和社區為重點,大力開展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集中整頓工作。全市共確定543個城鄉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其中村黨組織402個,占村黨組織總數的10.3%;社區黨組織141個,占社區黨組織總數的5.1%。采取“組織報到”和“個人報到”相結合的方式,認真開展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工作。截至4月底,已對17343個黨組織335824名黨員完成了工作動員;3830個黨組織中的77594名黨員以組織形式進行了報到,63579名黨員以個人形式進行了報到;2650個黨組織43558名黨員以組織形式開始了社區服務,48190名黨員以個人形式到社區進行了服務;全市已有1467個社區接待和組織在職黨員開展各類服務工作,占社區總數的53.4%。
(執筆人:蔡慶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