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丙生 岳龍旺
摘 要:分析了二本院校存在的青年教師科研工作和本科生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現狀,提出了以青年教師科研項目為依托,建立教師和本科生共同參與的科研團隊,以期解決二本院校青年教師無研究生可帶和本科生創新科研能力有待提高的問題。經過不斷的實踐,獲得了可操作的本科生參與科研的指導經驗,實現了科研和育才雙贏的效果。
關鍵詞:二本院校 本科生 科研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2(a)-0254-01
胡錦濤同志指出“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必須以創新文化激勵科技進步和創新”,實踐證明民族發展的希望在創新,建立創新型國家更需要大量創新型人才[1]。近年來,如何讓本科生有效地參與科研,成為研究型大學教學改革的主陣地,也已經取得了非常明顯的培養效果。但,對于以教學為主的二本院校而言,本科生參與科研還是個新生事物。一方面,二本院校本科生擴招規模最大;另一方面,由于國家博士培養數量的增加,二本院校新補充的青年教師大多具有博士學位,使所在學校的科研實力有所提高。教師科研訴求的增強與研究生數量太少構成了目前二本院校科研工作的主要矛盾之一。
為了有效解決這對矛盾,作為二本院校的一線青年教師,本文作者對二本院校青年教師科研和本科生創新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調研和總結,提出了自己的設想和建議,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進行了實踐,實現了科研和育才雙贏的培養效果。
1 二本院校青年教師科研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1.1 青年教師科研訴求和科研經費不斷提高
近五年來,絕大部分二本院校新進青年教師具有博士學位,攻讀博士期間都接受了較好的科研訓練,希望在工作中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很多二本院校的科研項目和經費連年增長,作者所在高校的年度各類科研經費已經上億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數量也從五年前的十幾項增至2013年的39項。青年教師參加工作后大都積極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其它縱向和橫向課題,即使沒有申請到課題的青年教師一般也會有來自學校的科研啟動金資助。
1.2 研究團隊的形成受到制約
國內外知名研究團隊無不是由導師、博士和碩士研究生組成。然而,由于二本院校原來的科研基礎比較薄弱,沒有形成太多的既有科研團隊;青年教師來自不同的院校,科研方向比較分散,教師之間也不易通過緊密合作形成新的科研團隊;二本院校的研究生招生數量較少甚至沒有招生資格,青年教師無學生可帶,短期內很難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科研團隊。
2 二本院校本科生科技創新培養存在的問題
2.1 本科生科技創新培養的重要性尚未得到人們的重視
重點工科院校已經把如何讓本科生有效地參與科研作為推進教學改革的重要問題[2]。與之相比,二本院校普遍存在不重視本科生參與科研的狀況,由于二本院校多為教學型或教學研究型大學,一直以本科教學為主導。在實施的過程中往往將本科教學為主導實踐為以本科課堂教學為主導,重理論和知識的灌輸,忽略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
2.2 本科生科技創新培養的軟硬條件明顯不足
不重視本科生科技創新培養的直接后果就是參與科研的軟硬條件明顯不足。二本院校的實驗室多為教學所用的驗證性實驗平臺,對于學生掌握書本知識有一定的幫助,但多不能用于學生的創新開發。高校一般沒有專門用于本科生科技創新培養的經費,無法搭建專用的創新平臺。出于對指導時間和酬金的考慮,一些老師往往對指導本科生科技創新培養的積極性不高。
3 青年教師科研工作與本科生科技創新培養有機結合的設想
針對上述青年教師科研和本科生科技創新培養中存在的問題,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提出如下解決思路。
3.1 選拔優秀本科生參與青年教師的科研項目
在自愿的基礎上,選拔優秀本科生參與老師的科研項目。一方面,雖然讓本科生參與科研工作,需要青年老師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甚至需要手把手地教他們做事情。另一方面,對于學生,在參與課題的過程中,科技創新能力得到了培養,對于其以后從事科研和技術工作有極大的幫助,又使學生得到了這方面的培養,提高了整個學校的辦學質量。
3.2 將本科生參與科研與導師制相結合
現在大學普遍實行導師制,青年教師一般都會被安排為導師,從自己指導的學生里選拔學生參與科研更有利于管理和培養。
青年教師可以在指導本科生進行學習時,從大一就開始鼓勵學生了解科研,到了大三就可以自然的由看科研轉到做科研,直接參與到科研里面了。將本科生參與科研與導師制結合可以使學生在真正做的時候更容易上手,由此更快的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3.3 將本科生參與科研與畢業設計相結合
近年來,本科生畢業設計出現了許多問題,包括題目陳舊,紙上談兵,抄襲嚴重等。甚至有知名教授撰文提出廢除本科生畢業設計。青年教師可以在本科生參與科研的過程中,對每個學生所做的內容進行總結,提煉成畢業設計題目,直接作為他們的畢業設計任務。這樣,本科生可以有更充足的時間來完成畢業設計任務,也有經費來解決無法做實物的問題。
3.4 以學校為主導建立本科生參與科研的完備制度
要想把本科生參與青年教師科研項目作為培養其科技創新能力的主要途徑,必須以學校為主導建立完備的相關制度。學校可以建立從選拔到考核的長效機制。要有一定的獎罰制度,對優秀的指導老師進行表彰,并給與適當的工作量補貼,來激發青年教師對指導工作的積極性。對于表現優秀的本科生,也可以像研究生一樣給他們發一些補貼。
4 實踐
作者2011年博士畢業到二本院校任教,有一些在研項目,但沒有研究生可帶,從2008級和2009級的學生中挑選了8名本科生參與了科研項目。在本科生參與科研的實踐中要多交流,多鼓勵,學生才能做的更好;作為老師不能高高在上,也要深入課題,多發現學生的新想法和新創意,對于課題的高質量完成也非常有幫助,畢竟創意才是最重要的。
5 結語
二本院校青年教師的科研工作需要學生參與才能形成團隊,本科生也需要參與到老師的科研項目中才能更好的培養科技創新能力。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就會取得雙贏的結果。經過兩年的實踐,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值得同行借鑒。但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在實踐中改進,要形成制度還需要學校層面的支持和完善。
參考文獻
[1] 任民.高職設計專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3(3).
[2] 盧開聰,張揚,李菊琪.研究型大學本科生科研模式探究[J].化工高等教育,2009(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