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廣州讀者譚某來電說:前幾天睡落枕了,這幾天早晨醒來脖子感到疼痛、僵硬。一問同事,不少人曾和我有同樣的經歷。請問睡落枕是怎么回事,能預防嗎,怎么治?
答譚某讀者:
睡眠姿勢不當、頸部肌肉牽拉過久、頸部受寒后等,很容易誘發落枕現象。白領們長期超負荷工作,勞累會導致人的機體脈絡空虛,加之春季乍暖還寒,夜間人體陽氣漸衰、陰氣漸盛,如果睡眠不注意保暖,便很容易因為邪氣侵襲,導致脈絡受阻而致落枕。
一般來講,如果一個月之內偶爾出現一兩次落枕情況,沒有必要太過擔心,只需改變長時間伏案的工作方式、適當增加運動量即可。日常生活中常用熱毛巾熱敷頸部,也會促進局部的循環,可以有效預防落枕情況。
如果一個月內出現落枕達到三次以上,甚至頻繁發作,就要密切關注了。因為頻繁落枕,可能與人體內瘀血太重有關。此時一定要從頸椎去找原因。
臨床發現,落枕病人多與長時間伏案工作導致機體透支,引發氣虛有關。中醫認為,“氣為血之帥”,當氣無法推動血運行時,頸部感受寒邪,必然會導致落枕。此類病人除常出現落枕外,還多會伴有精神疲憊、精力不集中、乏力、頭暈、記憶力差等氣虛癥狀。這些患者除了接受正規的中醫治療、理療外,最好配合選用黨參、當歸、元胡、川芎、桃仁等中草藥進行益氣、活血、扶正等相關治療,效果會更好。
預防落枕,除了補氣之外,還應注意選用適宜的枕頭。按照人的生理特點,枕頭應該在10~15厘米為宜,不能太高,也不宜過低,更不宜太硬。還可以在枕頭里加入相關中藥,如甘草、當歸等,以促進頸部血液循環,預防落枕。睡覺時應蓋好被子,以蓋住頸部為宜,避免因頸部長時間受涼,引起頸肌痙攣而誘發落枕。飲食上多進食骨頭湯、牛奶及新鮮蔬菜等,補充人體所需要的鈣元素與維生素,有助于保持人體頸部健康。長期伏案工作的人,因為長期保持坐著的狀態,身體沒有什么運動,不利于頸部的保健,所以特別應該抬頭活動頸部,防止頸肌慢性勞損,有助于減少落枕。
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主任醫師陳紅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