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年等一回,又是一個“足球轉動地球”的季節。
里約時間6月12日17時(北京時間 6月13日凌晨4時),全球共此時——第20屆雷米特杯世界足球錦標賽,在巴西圣保羅伊塔蓋拉球場拉開大幕。
此時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綠茵場,投向了那只充滿魅力的足球。從1930年至今,世界杯共有2228粒進球。4年一度的世界杯,是球迷們的盛大節日,可又何嘗不是你我生命的年輪?4年前的南非恍若就在眼前,帶著連夜觀戰的滿身疲倦,我們戀戀不舍地送走了西班牙、荷蘭……彈指間,2014年世界杯大幕再次開啟,如果你是一位60后或70后的球迷,從1986到2014,從墨西哥到巴西,世界杯伴隨著我們,走過三分之一強的生命旅程,近30年的光陰已呼嘯而過……
回首世界杯歷史,歐洲與南美的對抗,是世界杯交戰史上永遠的話題(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亞非足球水平很難達到與歐美全面對抗的水平)。本屆杯賽上,歐美抗衡仍將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在世界杯角力場上,上世紀90年代之前,一直是南美的藝術足球占優,之后歐洲強隊逐漸強勢,雖然巴西人1994年、2002年兩度捧杯,但德國、意大利、法國、西班牙的歷屆表現堪稱驚艷。更令人嘆息的是,在最近兩屆世界杯上,南美足球的代表巴西和阿根廷,已經無法躋身四強了。
荷蘭人、德國人的表現徹底為上屆南非世界杯打上了深深的后工業時代烙印——兇猛的中場,鋼鐵般堅硬的后防,精準的反戈一擊,一切是那么的按部就班、水到渠成。雖然他們往往也披著華美的外衣,但工業流水線上的華麗工匠永遠不是藝術家,更不是藝術大師。難道精妙絕倫的南美藝術足球真的沒有出頭之日了嗎?無數球迷在深深嘆息之后,都把目光對準了本屆世界杯足球大賽。
此時初冬的南半球正值北半球的初夏,繼巴西在1950年舉辦了第4屆世界杯足球賽之后,全球矚目的足壇饕餮盛宴又一次來到了桑巴的故鄉……這一次。藝術足球能否恢復元氣東山再起?(張 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