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鄒明靜(
1.商丘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商丘 476000;2. 菏澤醫學專科學校,山東菏澤 274030)
轉鐵蛋白的分析進展
王娜1鄒明靜2(
1.商丘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商丘 476000;2. 菏澤醫學專科學校,山東菏澤 274030)
綜述了目前國內外測定轉鐵蛋白的多種方法,探討其原理并分析比較了方法的優缺點;簡單介紹了轉鐵蛋白測定的臨床意義。
轉鐵蛋白 分析方法 臨床意義
轉鐵蛋白又稱為鐵傳遞蛋白、運鐵蛋白(TRF)是血漿中主要的含鐵蛋白質,主要由肝細胞合成。Tf是體液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不僅參與鐵的運輸與代謝,參與呼吸、細胞增殖和免疫系統的調節,而且能調節鐵離子平衡和能量平衡,還具有抗菌殺菌的自我保護的抗病功能,是抑制細菌繁殖的重要因子,因而Tf具有較全面的蛋白質生理功能。現有多種方法應用于對血清轉鐵蛋白的測定。
目前測定Tf的免疫方法有火箭免疫電泳、放射免疫分析(RIA)、酶聯免疫分析(ELISA)、熒光酶免疫分析,電化學免疫分析,毛細管區帶電泳,表面等離子共振(SPR),壓電免疫分析,免疫比濁法、共振散射法等。
1.1 火箭免疫電泳法(RIR)[1]
此法靈敏度較低,在實驗過程中瓊脂糖板與電泳條件要嚴格控制一致,否則重現性較差。
1.2 放射免疫分析(RIA)[2]
放射免疫分析(Radio Immunoassay,RIA)是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抗原Ag*與未標記抗原Ag競爭結合過量的抗體(Ab),則生成的Ag*-Ab復合物就與Ag的量呈負相關;Ag增加,則Ag*-Ab.減少;反之Ag *-Ab上升,Ag*-Ab的生成量可通過測定其放射活性得到。因此,如果測定出樣品的放射活性,就可根據已知濃度抗原的標準曲線計算出樣品中抗原濃度,這種分析方法稱為放射免疫分析。若是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抗體Ab*與樣品中的抗原Ag反應,然后用固相抗原免疫吸附劑去掉未結合的Ab*測定上清液中的放射活性就可計算出生成Ag-Ab*的量,此量與樣品中抗原的量成正比,以此計算出樣品抗原濃度。放射性同位素對人體有害。
1.3 酶免疫分析法
何濤等[3]建立了人血清轉鐵蛋白的競爭性酶聯免疫測定法(CEIT),可以測定到納克水平。Yasser Perera等基于兩種對鼠類血清轉鐵蛋白無交叉反應的單克隆抗體建立了一種酶聯免疫雙抗體夾心法測鼠血清中的人轉鐵蛋白濃度,測得線性范圍為25-400ng/ ml,檢出限為10ng/ml。此方法靈敏度很高,但操作復雜,費時。
1.4 熒光酶免疫分析
免疫熒光檢測法是以熒光物質作為標記物,與已知的抗體(或抗原)結合,但不影響其免疫學特性,根據熒光的存在與否來檢測抗原或抗體,用于檢測和鑒定未知的抗原,經與標準品對照而得到分析物的濃度。Li等過氧化物酶標抗原和未標記抗原競爭和固定抗體反應,過氧化物酶催化過氧化氫氧化PCP生成一種新的熒光物質進行檢測,大大增強熒光信號。
1.5 表面等離子共振(SPR)
SPR是一種物理光學現象,當一束平面單色偏振光在一的角度范圍內照射到鍍在玻璃表面的金屬薄膜上發生全射時,其入射光的波向量與金屬膜內表面電子(稱為等離體)的振蕩頻率相匹配時,光線被耦合進入金屬膜,引起電發生共振,即表面等離子體共振。Liu xia等基于表面等離子共振傳感器用金納米粒子和雙層傳感膜增大共振波長變化來提高靈敏度,金納米粒子不是用來標記,而是用來加強SPR信號的雙分子作用的組成部分。
1.6 壓電免疫分析
壓電免疫傳感器的基本原理就是將抗體或抗原固定于石英晶體表面,利用抗原與抗體的特異親合反應, 當待測的抗原或抗體與所固定的識別物相互作用而產生特異吸附時,就會導致晶體表面質量負載的增加,所吸附的抗體或抗原的量可以通過傳感器的頻率變化加以監測。王樺等建立一種基于等離子體聚合膜、結合聚電解質設計的壓電免疫傳感器測定人血清中轉鐵蛋白,將其用于實際樣品中轉鐵蛋白的測定,結果與酶聯免疫法基本一致。
1.7 電免疫傳感器
Hu Shun-Qin等基于金表面的低聚物層建立一種定量測定電免疫傳感器方法,在電化學作用下鄰氨基苯硫醇在多晶的金表面形成的自組裝層被聚合,同時在金表面也有氨基自由基生成,轉鐵蛋白抗血清被共價偶聯在金表面,并不影響其生物活性。在溶液中含有抗體的混合結構電極與抗原反應導致低聚物層電介質增加,電信號的降低與抗原的量成線性。
1.8 毛細管電泳
Tünde Konecsni等通過用毛細管區帶電泳成功對異硫氰酸熒光黃(FITC)標記轉鐵蛋白的交聯反應進行監測。在堿性條件下, FITC的異硫氰基與抗體蛋白的自由氨基竟碳酰胺化而形成穩定的硫碳氨基鍵,成為熒光素標記抗體,轉鐵蛋白的檢出限為10ng/ml。
1.9 共振散射法
在聚乙二醇的作用下,羊抗人TRF和血清TRF特異性結合形成免疫復合物微粒,使相應的各同步散射峰的共振散射強度大大增強,在470nm測定線性范圍為0.10-2.50μg/mL;楊培慧等利用碳二亞胺將抗TRF化學偶聯到已修飾了半胱胺的金納米表面,制備了抗TRF-納米金免疫探針,再與血清TRF特異性結合形成更大的免疫復合物微粒,使470處的散射峰明顯增強,檢測下限為8.5×10-11mol/L,提高了對血清TRF測定的靈敏度。
血清TRF的測定,對于貧血的診斷和治療,肝、腎疾病的病情觀察和預后判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若患者出現缺鐵性貧血、急性肝炎、急性炎癥、口服避孕藥、妊娠后期等癥狀時,血清轉鐵蛋白含量增多;若患者出現腎病綜合征、肝硬化、惡性腫瘤、溶血性貧血、營養不良等癥狀時,血清轉鐵蛋白含量減少,常隨著白蛋白、前白蛋白同時下降,因此可以作為評價營養狀況和衡量機體抗感染能力可靠指標。
[1]張彬.火箭電泳法測豬血漿轉鐵蛋白含量[J].畜牧與獸醫,1992, 24(2):56.
[2]吳嬋群,江一民,李尹民.轉鐵蛋白放射免疫分析法的建立及其初步應用[J].核技術,1993,16(11):653-656.
[3]何濤,吳明瀘,羅文熾,楊燁,劉友平,周志遠.人血清轉鐵蛋白酶聯免疫測定法的研究[J].瀘州醫學院學報,1999,22(2):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