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紅
(貴州華升盛業工程建設有限公司,貴州貴陽 550002)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關系研究
張正紅
(貴州華升盛業工程建設有限公司,貴州貴陽 550002)
經濟的發展必然涉及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但水利水電工程會對生態環境產生影響。本文中作者通過分析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影響,指出水利水電工程會對氣候、水體、生物、土質、移民以及周邊古建、文物均有密切關系。
水利水電工程 自然環境 社會環境
2012年隨著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建立,“中國夢”開始在中華大地上迅速走紅。“中國夢”的動力來源主要有三,其中第一個就是追求經濟騰飛,生活改善,物質進步,環境提升。這其中涉及到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當前為了提高公民生活水平,提升經濟發展,我國大力開發水電資源,修建各種水利水電工程,當前我國水能資源開發率僅僅只有百分之十幾,遠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因此要發展經濟,我國未來勢必會大量修建各種類型的水利水電工程。而這些工程的修建又會對生態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生態問題成為未來影響我國水電資源開發、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一個制約因素。因此,研究水利水電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的關系成為一個重要課題。
總體來說,水利水電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的關系處于一種變化狀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勢必會改變周邊生態環境,對生態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如果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不當的話,將會破換生態環境,甚至會對生態環境產生持久的破壞作用。埃及阿斯旺水壩就是一個失敗的例子。但相反,若在修建水利水電工程時,能夠考慮周邊環境,且其對周邊生態環境的破壞作用不大,則有可能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如都江堰從戰國時期建成后,一直造福周邊百姓,令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具體來講,水利水電建設與生態環境的關系主要體現在對氣候、水質、生物、地質等自然環境因素的影響,同時也包括對社會環境的影響,如移民、周邊古建及文物的影響等。
氣候主要受大氣環流的影響,水利水電工程的修建會改變陸地與水體的格局,原先的陸地會被水體或者濕地代替,從而對大氣環流產生影響。具體來說,由于大氣環境改變了,水利水電工程修建后將會增加周邊環境的降雨量,從而增加濕潤度。同時,降雨的時間分布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如在南方修建的一些水利水電工程,由于夏季南方水溫低于陸地,降雨量會相對減少。而在冬天,水溫高于陸地,降雨量會增加。另一方面,水利水電工程的修建會對氣溫產生影響,由于陸地被水體代替,夏季氣溫會降低,冬季氣溫會較往年升高。
水利水電工程修建后,會對天然河水走向及流量產生一定的作用。水利水電工程的修建,存儲了汛期時期的洪水,并在干旱時期防洪泄流,在一定時期會緩解下游的干旱。但是在非汛期,水利水電工程會截斷基流,從而導致下游因水體無法及時補救而出現的水流量減少或者斷流,造成下游的干旱,從而使得入海口因水量減少導致河口淤積,引發海水倒灌。
水利水電工程的修建與河水水質的關系也非常密切。水利水電工程的修建產生的積極影響表現在水利水電工程的修建會降低水體的渾濁度與硬度。工程修建后水速減緩,懸浮物更有利于下沉。同時,其修建增加了水中藻類的活動頻率,二氧化碳含量增多,與水中的鈣、鎂離子相結合并產生新的化學物質,這就增加了水體的柔和度。消極影響體現在工程的修建會降低水體自凈能力,使得河流內藻類橫生,長期下去會導致水體的富營養化。
水利水電工程的修建對水生動物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對洄游性魚類的影響。工程的修建阻礙了洄游性魚類順利返回河流上游,這種影響可以說是致命性的。以中華鱘為例,中華鱘是我國著名的洄游性魚類,主要分布在長江口附近,在每年9—11月份會到長江上游產卵,但是葛洲壩水電站的修建,阻礙了中華鱘返回上游產卵,導致其數量急劇減少。再如已被宣布功能性滅絕的白鰭豚以洄游性魚類為食,由于大型水電站的修建,洄游性魚類減少,這也是白鰭豚滅絕的原因之一。同時經水利水電工程流瀉的清水會影響下游魚類的餌料,影響下游魚類的數量。對于水生植物來說,原先陸地上的生物由于被水體淹沒導致死亡,腐爛的植物會增加水體中氮、磷的含量,導致水體的富營養化。
水利水電工程會對周邊地質產生消極的影響。首先水利水電工程修建后,進行的蓄水事項會增大對地殼的壓力,滲入斷層的水會減少斷層摩擦力,誘發地震。同時,水庫中的污水滲漏會污染周圍水體,而這些消極影響均是難以避免的。
水利水電工程對土質的影響是雙面的。首先在汛期水庫通過攔截洪水,保護下游的土地免受洪水淹沒與侵襲,修建的工程會調節地表徑流在枯水期與汛期的不同狀況,調節土壤水分,改善土壤狀況;其次,水利水電工程的修建會影響土壤淤泥狀況,如三門峽的修建導致上游渭河泥沙淤積以及地上河的出現;此外,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也會導致下游肥沃土壤減少,降低土壤肥力。如阿斯旺水壩的修建將泥沙淤積在水庫之內,汛期尼羅河中下游無法形成肥沃的三角洲,極大影響了尼羅河中下游人民的生活。
移民問題是水利水電工程修建過程中涉及的最大的一個課題。工程的修建會淹沒土地,必然涉及到居民的重新安置問題。若居民安置不當,會對被遷移的環境產生破壞。以三峽工程為例,三峽水庫共淹沒土地632km2,移民人數達到113萬,原庫區內1599個企業中有1033個企業破產。因此移民問題必須妥善解決,這不僅僅需要付給移民適當的補償費,還需要對移民今后的生活進行妥善解決,確保移民生活長治久安。
若水利水電工程附近存在文物古跡等,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必然會對古建、文物產生影響。因此,在修建時需要對其進行保護。如三門峽、三峽等水利水電工程在修建時就對周圍的古建、文物進行防護、遷移、仿制等保護、保存手段。
總之,水利水電工程與生態環境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我們在修建水利水電工程時不僅僅需要考慮到其對經濟、生產力的影響,還需要對其周邊生態環境進行評估,綜合考量。在修建工程時,要樹立環境保護意識,注意生態環境的保護,促進經濟與環境的和諧發展,為實現“中國夢”貢獻力量。
[1]白昕,劉洋.簡述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J].環境科學導刊,2013,32.
[2]余文公,夏自強,張民強,等.水利工程影響下的河流生態徑流及其調度管理研究[J].中國水利,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