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明
(黑龍江農墾科技職業學院,黑龍江哈爾濱 150431)
高職院校程序設計課程考核體系的初探
丁明
(黑龍江農墾科技職業學院,黑龍江哈爾濱 150431)
課程考核體系主要是對課程結構的綜合化、模塊化,以及對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教育教學研究的問題,并基于對當前高職高專中程序設計類課程考核體系現狀的研究,文中探索了課程考核體系的改革,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對策。
程序設計類課程 高職高專 課程考核體系
在高職院校中,對于計算機專業的學生程序設計能力的測評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高職計算機專業學生的重要職業技能,程序設計能力對于學生的職業生涯,以及未來的發展都具有重要作用。而對于程序設計課程考核則是考核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算法分析與設計能力、代碼編制與測試維護能力的綜合體現。為了能通過這個考核體系更好的對于設計能力的培養,就是一個循序漸進和系統化的過程。但是在多年的教學實踐過程中發現,大部分的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的程序設計課程考核體系都存在缺陷,就存在著影響學生程序設計能力的判斷,以及對學生面對就業能力的選擇,因此為培養面向于學生未來的發展、科學的、合理的、符合企業需求的人員。高職院校針對于計算機類程序設計課程考核體有待于改進是必須的。
目前高職高專院校中開設了如Visual Basic、C++、Java等多類的程序設計類課程,而一般的考核方式仍然采用傳統的方式,即統一的考試內容、統一的考試形式、統一的標準答案和評分標準,用統一的尺度評價每個學生。我院程序設計類的考試課成績一般采用百分制,依據平時成績占20%,實踐30%,期末成績占50%來進行對學生的評定。考查課成績也采用百分制,主要依據各種平時成績和期末上機考試成績對學生進行評定。
針對于傳統的考核方式它存在有很大的局限性:
(1)固定的考試模式,很難反映學生的實際水平。例如:部分平時努力刻苦學習的學生,在學期末不及格;而另一部分平時學習不認真努力的學生,期末反而及格,“上課準時去,課后不復習,考試死記硬背”,已成了目前學生學習中出現的普遍現象,這樣嚴重違背了高職高專是培養技能應用型人才的初衷,而且也對一些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給削弱了,學習氣氛也受到的影響。
(2)試題的單一性,無法體現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針對于程序設計類課程,大多數都有包括實踐、實訓的部分,實際的操作性比較強,同時也對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的要求比較高。而現今,受傳統的考核方式的影響,期末考核往往較側重于理論知識的筆試,忽略了更能展示學習能力的實驗、實訓環節的評價,這種不能客觀、全面的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是目前必須要改進的考核方式。
程序設計類課程考核體系要想更好的區分學生的職業能力,體現技能應用型的人才,那就既要體現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學習要求,又要有利于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做到既測試知識又體現能力和素質兩不耽誤。
僅針對于我院計算機專業程序設計類課程而言,本人結合多年教學與考核經驗,主要將考核方式分為項目分解測試、作品考核和上機隨機試題考核三種方式相結合。
2.1.1 項目分解測試
將一學期課程分節為幾個項目,根據對課程每一階段知識點和教學要求的不同進行分配內容,并在教學過程中對重點、難點進行分解知識點的方法布置到作業中;對于學生,則要求他們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教師負責驗收每個學生的最終結果,隨機對學生抽查提問,讓學生當場解答。最后由教師給出反饋,即可以及時地對學生學習情況了解,又可以考核學生的學習效果,并在教學中及時補充發現的問題。
2.1.2 作品考核
當每完成一個項目后,根據知識點情況,給學生布置相關的課程設計,可根據學生作品中涉及到的知識點,以及作品的難度給予評價。在這個階段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可自由分組,選擇相應的實驗項目,按照一定的步驟進行項目設計開發,教師將作品考核的評價表提前預知給學生。在學生制作過程,教師要檢查學生的完成情況并給予相應的指導。當小組完成后,教師評價并給予打分,可舉行小組作品展,并由其他組的同學給予建議和意見。評價時獎項設置為“最佳原創獎”、“最佳技術應用獎”等獎項。
通過這項考核評價方式,教師不僅可以對學生進行較為客觀的評價,同時也便于開啟學生的設計思路、設計技巧、程序結構等方面的特長,小組內部進行討論、分析,培養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從中我也發現學生的自信心也得到了提高,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競爭意識,使學生們能積極主動的學習程序設計類的課程。
2.1.3 上機隨機出題考核
枯燥的理論考核讓學生們總能體會到高中學習的時候,為了全面讓學生掌握課程中的知識點,用試題庫隨機分發試卷,設置好難易程度、題型、分值等。既考核了學生的知識點的掌握,又考核了學生的應變能力。在近幾年的考試中深受學生的喜愛,公平公正。
在學生在校的幾年內,對于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可以考取的資格證書也很多,針對于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來說他們可以計算機操作員、計算機輔助設計、辦公軟件應用等較為基礎的計算機高新技術考試。同時根據學生的設計能力,也可參加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和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教師也可選擇優秀學生,對他們進行輔導,參加省級或國家級的大賽,對于在大賽中獲獎的學生,按級別給予評價考核。盡管取得資格證書或是獲獎證書只在少數學生,但在學生和教學中反響還是很明顯的,增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生的創新意識。今后,我們會逐步完善“以資格證書或獲獎證書代替考試”制度,將社會、行業對該專業課程的評價指標引入到學生考核評價體系中來,以期實現真正培養高職人才。
本文針對于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來說程序設計課程考核體系的改革和創新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新性,但為今后我們逐步完善“以資格證書或獲獎證書代替考試”制度,將社會、行業對該專業課程的評價指標引入到學生考核評價體系奠定了基礎,實現了真正培養高職人才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