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玉梅
(中國石油審計服務中心,北京 100067)
淺談公司治理特征對內部審計質量的影響
聶玉梅
(中國石油審計服務中心,北京 100067)
本文基于公司治理和內部審計的相關理論,分析了我國內部審計的現狀及與西方內部審計的差距,對影響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的公司治理的問題進行了分析,為提高我國內部審計質量,強化公司治理效能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公司治理特征 內部審計 審計質量
公司治理是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而產生的現代企業的主要特征之一,即相關委托人委托經營者為之治理企業而形成的一系列制度。為了降低代理成本,緩解代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基于代理理論的公司內部監督機制也應運而生。其中企業管理系統的自我調控機制的關鍵就是內部審計機構。內部審計工作涉及到相關財務信息的審核、以完善公司治理和內部審計過程為目的的監督工作。以財務報告的形式傳遞給其他使用者,報告應具有真實性與可靠性。內部審計在現代市場經濟體制里是必不可少而又具有相當價值的角色。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公司治理的問題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國內外學者也對此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普遍的觀點認為內部審計是公司治理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內部審計為完善企業制度,發揮公司治理作用提供了可靠的數據支持和監督職能,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國內對公司治理特征和內部審計的研究,與國外先進理論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國內學者就公司治理的相關主體對內部審計的需求及內部審計的流程并沒有進行深入研究,對內部審計如何對公司治理的完善發揮作用的實證研究也相對較少。為此本文在有關公司治理和內部審計相關理論的基礎上,研究公司治理特征對內部審計質量的影響,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際指導意義。
公司治理根源于現代企業中股東、董事會、經理層之間用于約束和管理經營者的行為的控制制度,一般為法律層面的問題。其核心為經營者利用公司治理的結構和機制,明確不同利益相關者的權責。是提高企業戰略決策能力,為投資者創造價值管理的大前提。其特征為:
(1)公司治理是一種經濟關系;在公司治理中,出資人、經營者、管理者、監督者之間均為一種契約經濟關系。直接體現為財產權利。權責明確、各司其職;公司各機構間的權責分明,相互制衡、協調工作。(2)委托代理、縱向授權;公司各層級之間的關系,皆是以委托代理的形式來實現。縱向授權以股東會為起點,權力自上而下分配,層層委托。(3)激勵與制衡并存。由于在公司治理中可能存在道德風險和信息不對稱的因素,導致委托人無法對代理人的行為進行監督,使其利益受損。因此必須在公司內部建立激勵和制衡機制。同時要加強內部審計制度。
現代公司治理機制存在著許多的受托經濟管理責任,要保證這些管理責任得到有效執行,實現公司價值最大化,其中一種有效手段就是進行公司內部審計,通過內部審計來進行檢查和督促。但是內部審計質量要受到公司治理特征的影響。
(1)股權結構對內部審計的影響。股權結構對內部審計有著特殊的影響,股權結構是公司產權分配的直接體現,其合理性直接關系到企業資源的配置效率和公司職權的分配,直接影響到內部審計制度是否能夠有效實施和執行,進而影響公司的經營績效。(2)董事會結構與內部審計間的關系。董事會是由股東大會選舉產生,是公司的最高決策機構,董事會在公司內部審計中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響公司內部審計制度的成效。在我國企業中,董事會成員多以出資者身份進入董事會,這就造成其成員中具備現代企業管理決策能力的人不多,而企業內部審計制度的制定者又多為企業的管理者,直接受到董事會支配和操縱,因此董事會某些成員或因私利會干擾內部審計工作,使內部審計流于形式,很難收到期望的效果。因此要使內部審計順利運行和發揮作用,必須加強董事會的建設,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制度,保證內部審計制度的順利有效執行。(3)管理者過度自信對內部審計影響。公司治理特征之一為管理者過度自信,研究表明經驗和信息也是影響過度自信的重要因素。經驗豐富和占有較多信息的管理者往往具有更強的過度自信傾向,使得他們對未來前途過度自信和樂觀,往往高估自己對企業命運的把握程度,同時也低估了經營失敗和內控失效的風險。在這種情況下,管理者對自己經營公司中所做的決策過度自信,而忽略了對內部審計的建設,為達到更為顯著的公司業績,他們通常不愿在內部審計上花費太多,對內部審計失效的概率估計過低,從而使公司內部治理可能出現的問題得不到及時的反饋,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甚至使公司面臨重組或倒閉的危險。
為提高內部審計質量,企業應從公司治理的角度考慮影響內部審計質量的因素。其一應提高股權制衡度,這將對內部審計產生正面影響。其二建立獨立董事制度,可使其很好地履行職責,且不對內部審計質量產生副作用。另外應建立和健全公司內部審計制度,要注意管理者的主觀自信對內部審計產生的影響,若遇此情況應采取一些替代性的激勵措施來約束和制衡權力的過分集中。
隨著全球化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增強競爭力的意識的提高,股權激勵制度得到了不斷的發展和完善,企業內部控制也得到了應有的重視,內部審計工作作為公司治理的手段之一,其實踐也日趨完善,對有效防范財務造假,提高企業效益具有重要意義。
[1]蔡瑩,淺談委托代理理論在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中的應用.現代企業制度,2003(3):32-33.
[2]馮均科,不同產權結構下的內部控制效率研究.中國工業經濟,2001(8),28-34.
[3]胡勤勤,沈藝峰,獨立外部董事能否提高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世界經濟,2002.
[4]李明輝,內部公司治理與內部控制.中國注冊會計師,2003(11):22-24.
[5]劉曉紅,基于公司治理結構下的內部控制再思考.集團經濟研究,2006(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