茆麗娟
【摘 要】 語音質量是當前網絡運營商及客戶共同關注的問題, GSM語音質量提升是在四網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下,中國移動網絡深度優化的重要舉措,本文通過高質差小區的海量數據分析,針對質差小區整治中的一些優化思路和經驗,歸納總結與業內同仁交流。
【關鍵詞】 網絡結構 干擾 上下行質差
當前,四網協同發展成為中國移動打造精品網絡、贏得市場占有率的必經之路。2G網絡語音質差問題的原因挖掘和整治將成為TD-LTE前期優化的重要借鑒,并直接影響后期TD-LTE網絡質量的提升。因此,針對GSM 網絡的高質差分析和整治,對提升中國移動網絡的生命周期,有效推動四網協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1 高質差小區的特征性分析
現網高質差小區基本屬于900M頻段,比例高達96.45%。說明900M基站在站點密配置高、容量攀升的壓力下,高質差主要表現如下:(1)強信號高質差小區集中在密集城區、弱信號高質差小區分布在郊區。(2)高配置小區更易成為高質差小區,占比達到32.63%。(3)有近10%的質差小區存在嚴重的硬件告警。(4)5.23%的900M小區存在上行干擾。
2 高質差問題的分析思路
2.1 網絡結構特點分析
分析連續4個月的高質差小區的區域歸屬情況,得出以下結論:有近80%的質差小區集中在城區。這項數據說明網絡結構愈復雜、業務量越高、頻率復用度越高的區域,無線網絡質量更容易惡化。
2.2 高質差小區上下行鏈路分析
全網的高質差小區中,室分質差小區占比24.43%。而質差小區中存在上下行鏈路不平衡情況的,室分小區占了79.62%。
2.3 高質差小區業務量的分析
在GSM建網初期,由于主要面對的是覆蓋問題,高站、站間距問題沒有得到足夠重視;尤其在密集市區,重疊覆蓋日益嚴重導致網內底噪明顯抬升。
2.4 高質差小區硬件性能分析
有8%的質差小區存在嚴重的硬件告警。這類質差小區主要表現為弱信號高質差,問題站點多但出現質差的頻次相對較低。
2.5 高質差小區的“三高”特點分析
質差小區中,高站、帶直放站的超忙小區比例最高,過覆蓋占比最高的是超忙小區。因此整治高站、減少直放站、做好覆蓋相關的網絡結構優化是改善高質差的主要途徑。
3 高質差小區的優化
3.1 參數優化
3.1.1 動態功控參數優化
本次篩選出上行質差小區1034個,下行質差小區825個,對這些小區實行動態功控優化調整。經過調整參數SSDESUL、QDESUL、SSDESDL、LCOMPDL、QDESDL和QCOMPDL后,小區上行話音質量6&7級占比下降了0.67%,下行話音質量6&7級占比下降了0.98%。
3.1.2 切換參數優化
為減少不必要切換,本次對話音質量較低的小區調整以下參數:SSLENSD、QLENSD、LAYERTHR、LAYERHYST、TINIT。本次篩選出話音質量低于90%的小區共144個進行相關的切換參數調整,調整后67級語音質量占比從7.01%下降到5.2%左右。
3.2 網絡結構優化
結構優化的宗旨主要包括容量配置均衡化及覆蓋控制精準化。關注900M覆蓋層與1800M容量層的配置均衡;強化話務熱點覆蓋,精準吸收話務,避免點干擾擴散為面干擾;針對過覆蓋、重疊覆蓋進行整治,降低局部干擾。經過對市區內11個網格內的110個站點的結構調整,整體高質差比例下降6.44%。
3.3 上行干擾優化
上行干擾包括系統內外部的干擾,會導致無線上行鏈路異常,造成手機無法將所測得的信息準確送達基站接收端,從而導致誤碼率高或者掉線。所有干擾均會導致不同程度的質差出現。
整治案例:青城南3區存在上行干擾,345級比例86.12%,上下行67級語音質量分別為34.12%和13.23%。①查看發射功率,發現其BSPWRB=47,BSPWRT=47,是滿功率發射,此時機頂輸出功率為43dBm(CDU-F9),到達GRRU近端的輸入功率為3dBm左右,這樣超出了BSD-2922-L設備的額定輸入功率,造成輸入飽和,放大器線性失真,形成干擾。②降低此小區的發射功率,并更換了高品質耦合器,干擾完全消失。③整治后青城南3小區345級比例降為1.34%,上下行6、7級語音質量分別降為3.02%和2.16%。
3.4 硬件性能優化
硬件性能排查包含天饋及射頻部分,如CDU、DXU、TRX等;對于室內小區則多發生在無源器件、干放設備部分,需要優化人員分段排查檢測。
整治案例:EG19121、EG20773存在雙向質差問題,同時上下行平均信號強度差值近20DB,上下行鏈路嚴重失衡。排查到硬件設備性能時,發現兩個小區均存在天線分集接收丟失告警。分集接收丟失告警可能是TRU、CDU、CDU至TRU的射頻連線或天饋線故障引起的。排查以上2個小區,發現三鑫順德園1區因雨季天饋線老化進水導致,而長江街人防工程3區則是由于CDU至TRU的射頻連線接錯導致,分別處理后指標恢復正常。
4 結語
通過質差小區的覆蓋、容量的關聯性分析,我們找到了導致質差問題的原因,制定出了解決質差問題的常規對策。質差整治的結果進一步表明,將網絡優化提前至規劃階段,用前瞻性的思維科學準確地規劃布站、資源調配、業務分流,是最終實現四網協同發展目標的必經之路。
參考文獻
[1]GSM標準04系列:MS-BS接口和規范(空中接口第23層)0403500s.
[2]韓斌杰.GSM原理及其網絡優化[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6,ISBN 7-111-12159-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