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光達 張輝 于曉寧
【摘 要】 本文詳細介紹了烏蘭察布電視臺在演播室改造中用LED聚光燈取代傳統熱光源,并與演播室原有三基色冷光燈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布光,重點介紹了改造后兩種燈型在演播室中應用中的優勢以及這種改造方式在演播室應用中的經濟型與實用性,同時也闡述了演播室應用兩種燈光相結合的布光方式及搭建技術。
【關鍵詞】 三基色冷光燈 LED 三點式布光 燈光系統
談及LED燈在演播室的應用可謂越來越廣泛,現在世界各地都在倡導“低碳、節能、環保”的理念,越來越多的城市臺也開始關注LED燈光以及開始將LED燈光應用在演播室中,但是優質的LED燈雖然光效好、節能環保、壽命長,但是造價偏高,很多臺因每年在演播室燈光投入是有限的,采用全部LED燈光產品應用在演播室中還是需要很大的資金。在整體演播室燈光改造中實現一個很好的燈光效果,又要降低運營成本,做到真正的“低碳、節能、環保”,這便是擺在我們面前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
以往我們小型演播室中,大部分采用的是熱光源以及三基色冷光燈,大家都知道,熱光源的諸多缺點,主要功耗大,散熱量大,光質硬,通過調光臺降低亮度時,它的色溫變化很大,并且熱光源聚光燈光源大概使用壽命80-200小時左右,工作人員需要經常更換,這部分維護費用也是不少的,如果將原有1000W聚光燈全部去掉,演播室將節省很大一部分資源,但是常規三基色冷光燈波長短,光質柔,不能用于播音員的輪廓光以及面光造型光,所以,我臺在演播室燈光改造中考慮選擇一款優質的LED聚光燈取代1000W熱光源。
我臺演播室是05年建成的,面積80平米左右,高度4.5米,噴繪背景,雙人坐播,單機位,采用錄播形式。現在燈光效果很不理想,想將《烏蘭察布新聞》欄目演播室燈光重新進行改造。
我們在演播室燈光工程改造中,通過觀察現場以及觀看以往的錄制的節目,發現原有臺里演播室布光系統中存在許多缺陷,其中主要有以下幾條:
主持人畫面效果顯示面部偏黃,主要原因是演播室原有三基色冷光燈燈管由于長時間使用卻未更換,導致燈管色溫偏低,顯現紅色。
主持人畫面效果整體無立體感,背景與人物像平面一樣,并且主持人面部顯示扁平,原本是瓜子臉卻在電視畫面上略顯圓形,面部亮度不均。分析其原因,這個主要是燈光多而雜,人物布光不合理導致的。
主持人逆光色溫偏低,由于演播室面積較小,高度又低,1000W聚光燈距離主持人距離很近,所以不能將1000W聚光燈亮度值開到100%,如果100%全開,首先是主持人會有強烈的炙烤感,并且照度過高,導致光比失調。同時,調的太低,光衰又很嚴重。
針對以上問題,首先考慮在保障很好的燈光效果的同時,又要降低運營成本,我們共同探討做了一個這樣的實施方案:
將原有三基色冷光燈更換進口歐司朗燈管。原有1000W螺紋透鏡聚光燈被75WLED聚光燈取代。同時,將熱光源調光臺更換DMX512數字調光臺。
關于布光方式:我們在雙人口播欄目采用了三點式布光。
主輔光:選用兩臺4*55W冷光燈,分別從主持人的左右兩側2.5-3.5米的距離兩路主輔光路照射主持人,角度以偏離攝像機光軸水平35°角和垂直30°角最好,根據主持人的高矮胖瘦可結合監視器的畫面效果可進行細微調節角度,為著眼點在于表現主體表面凹凸的形態和質感,以同樣的方式再選用2支75WLED面光燈進行面部對人物進行刻畫和塑造。
逆光:選用4支45WLED聚光燈,沿攝像機光軸從人物的肩部兩側均勻強光投射,角度以60°為好。同時,選用兩臺55瓦x 4三基色冷光源燈分別布在播音臺左右后上方的位置輔助逆光對人物修飾的不足,這兩臺55w x 4三基色冷光源可以使人物頭部肩部側身的光比更加協調。修飾出播音員的整體輪廓更能突出人物與背景的空間感和層次感。
眼神光:選用1支10wLED眼神燈放置攝像機正上方,垂直投射主持人。
背景光:選用2臺4*36W冷光燈距背景1.5米為宜,將背景光均勻鋪設。
下顎光:選用1支10W LED胸前燈,針對主持人眼袋鼻下額陰影部位進行修飾使播音員在電視畫面中面部更加干凈漂亮。
在合光方面,先將背景光打開,其他燈具全部關閉,然后用照度計在背景布各個范圍測量垂直照度是否均勻,垂直照度值最好在600lux-800lux。然后開啟逆光燈,同樣關閉所有燈具,觀看逆光光路是否打到主持人的頭部和肩部兩側,逆光照度在1200lux-2000lux為宜,切忌勿將逆光穿過主持人的頭頂,觀看監視器顯示效果看光路是否分配均勻。同樣的方式調節主持人的主輔光,在細微調節塑造人物造型時,如果節目主持人過胖時,可以將主輔光角度調節小一些,將左右兩只燈具之間距離拉近一點,同理,如果主持人略瘦一些,方法相反即可。這樣調節完畢后,我們將演播室的所有燈具開啟,看合光效果,再通過DMX512數字調光臺對LED聚光燈、面光燈進行線性調節,
其中主面光、輔面光、逆光光比的書面理論是1:2(1.5):4(3),而當實際調光的時候,以應用理論為基礎,通過監視器效果為其細微調節,直到滿意為止。
在攝像機光圈設定方面,首先進行畫面校白,然后再采用鎖定人物面部光圈之后,再提升一檔的光圈設定方式,這種調節方式在烏蘭察布新聞演播室很實用。
根據以上幾種措施,觀看實際效果的對比,不難看出,畫面改進還是很大的。下面總結下這種燈光系統改造后較之前有哪些優勢:
在選用燈具方面,我們首先考慮到三基色冷光燈的光線均勻柔和,光質細膩,鋪光面積大,顯色性好,使用壽命長等諸多優勢,采用資源再利用的模式,減少不必要的投入。選用75WLED聚光燈和面光燈將傳統1000W螺紋聚光燈1:1替代,可以節省10倍以上的電能,在散熱方面,采用1000W螺紋聚光燈在小型演播室中,主持人主持節目時會有很強的炙烤感,并且傳統螺紋聚光的使用壽命一般都在200小時左右,而LED燈珠使用壽命理論值在5萬小時,LED聚光燈的散熱基本完全也可以忽略,很大程度提高了主持人錄制節目的舒適度,除了以上優勢,它的光質軟硬兼具,非常細膩,作為逆光,在清晰勾勒人物輪廓的同時,對人物的肩部、頭部的體現更為細膩,能夠在畫面中很好體現輪廓處服裝的紋理質感和頭部的發絲,使畫面更細膩和生動。作為面光造型光,采用2臺75WLED聚光燈加柔光布對人物進行刻畫和塑造。
在調光系統方面,我們將以往采用熱光源調光臺替換成DMX512數字調光臺,其采用PWM利用占空比進行調光,在整個調光范圍內LED顏色色調保持一致(顏色色調像流明輸出一樣隨LED工作電流的變化而變化),不但能確保輸出電流大小均勻.而且也能確保畫面有極高的光暗對比度,其次,它的使用成本極低,用PWM調整占空比來調光,這樣不需要太多額外的控制電路成本。
在布光方式采用三點式布光作為小型演播室雙人口播欄目是最好不過,在這種布光方式下,光路清晰 ,畫面光比強烈,人物體現突出,人物面部造型優秀。并且布光容易,即使不是專業人員很容易學會這種布光方法,對于一些地方臺沒有專業燈光師,利用這種布光方式很容易就上手。
經歷這次新聞演播室改造,我們原本計劃燈光的投入現在卻有了結余,并且大大降低了臺里日后的維護費用,這次燈光改造,我認為是做到了真正的“低碳、節能、環保”。通過總結我們得出,只要方法得當,這種方案對其他小型演播室也是是非常適用的。至此,我謹以淺薄的見解與同行分享,希望今后我們在實踐與不斷摸索中共同進步。endprint
【摘 要】 本文詳細介紹了烏蘭察布電視臺在演播室改造中用LED聚光燈取代傳統熱光源,并與演播室原有三基色冷光燈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布光,重點介紹了改造后兩種燈型在演播室中應用中的優勢以及這種改造方式在演播室應用中的經濟型與實用性,同時也闡述了演播室應用兩種燈光相結合的布光方式及搭建技術。
【關鍵詞】 三基色冷光燈 LED 三點式布光 燈光系統
談及LED燈在演播室的應用可謂越來越廣泛,現在世界各地都在倡導“低碳、節能、環保”的理念,越來越多的城市臺也開始關注LED燈光以及開始將LED燈光應用在演播室中,但是優質的LED燈雖然光效好、節能環保、壽命長,但是造價偏高,很多臺因每年在演播室燈光投入是有限的,采用全部LED燈光產品應用在演播室中還是需要很大的資金。在整體演播室燈光改造中實現一個很好的燈光效果,又要降低運營成本,做到真正的“低碳、節能、環保”,這便是擺在我們面前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
以往我們小型演播室中,大部分采用的是熱光源以及三基色冷光燈,大家都知道,熱光源的諸多缺點,主要功耗大,散熱量大,光質硬,通過調光臺降低亮度時,它的色溫變化很大,并且熱光源聚光燈光源大概使用壽命80-200小時左右,工作人員需要經常更換,這部分維護費用也是不少的,如果將原有1000W聚光燈全部去掉,演播室將節省很大一部分資源,但是常規三基色冷光燈波長短,光質柔,不能用于播音員的輪廓光以及面光造型光,所以,我臺在演播室燈光改造中考慮選擇一款優質的LED聚光燈取代1000W熱光源。
我臺演播室是05年建成的,面積80平米左右,高度4.5米,噴繪背景,雙人坐播,單機位,采用錄播形式。現在燈光效果很不理想,想將《烏蘭察布新聞》欄目演播室燈光重新進行改造。
我們在演播室燈光工程改造中,通過觀察現場以及觀看以往的錄制的節目,發現原有臺里演播室布光系統中存在許多缺陷,其中主要有以下幾條:
主持人畫面效果顯示面部偏黃,主要原因是演播室原有三基色冷光燈燈管由于長時間使用卻未更換,導致燈管色溫偏低,顯現紅色。
主持人畫面效果整體無立體感,背景與人物像平面一樣,并且主持人面部顯示扁平,原本是瓜子臉卻在電視畫面上略顯圓形,面部亮度不均。分析其原因,這個主要是燈光多而雜,人物布光不合理導致的。
主持人逆光色溫偏低,由于演播室面積較小,高度又低,1000W聚光燈距離主持人距離很近,所以不能將1000W聚光燈亮度值開到100%,如果100%全開,首先是主持人會有強烈的炙烤感,并且照度過高,導致光比失調。同時,調的太低,光衰又很嚴重。
針對以上問題,首先考慮在保障很好的燈光效果的同時,又要降低運營成本,我們共同探討做了一個這樣的實施方案:
將原有三基色冷光燈更換進口歐司朗燈管。原有1000W螺紋透鏡聚光燈被75WLED聚光燈取代。同時,將熱光源調光臺更換DMX512數字調光臺。
關于布光方式:我們在雙人口播欄目采用了三點式布光。
主輔光:選用兩臺4*55W冷光燈,分別從主持人的左右兩側2.5-3.5米的距離兩路主輔光路照射主持人,角度以偏離攝像機光軸水平35°角和垂直30°角最好,根據主持人的高矮胖瘦可結合監視器的畫面效果可進行細微調節角度,為著眼點在于表現主體表面凹凸的形態和質感,以同樣的方式再選用2支75WLED面光燈進行面部對人物進行刻畫和塑造。
逆光:選用4支45WLED聚光燈,沿攝像機光軸從人物的肩部兩側均勻強光投射,角度以60°為好。同時,選用兩臺55瓦x 4三基色冷光源燈分別布在播音臺左右后上方的位置輔助逆光對人物修飾的不足,這兩臺55w x 4三基色冷光源可以使人物頭部肩部側身的光比更加協調。修飾出播音員的整體輪廓更能突出人物與背景的空間感和層次感。
眼神光:選用1支10wLED眼神燈放置攝像機正上方,垂直投射主持人。
背景光:選用2臺4*36W冷光燈距背景1.5米為宜,將背景光均勻鋪設。
下顎光:選用1支10W LED胸前燈,針對主持人眼袋鼻下額陰影部位進行修飾使播音員在電視畫面中面部更加干凈漂亮。
在合光方面,先將背景光打開,其他燈具全部關閉,然后用照度計在背景布各個范圍測量垂直照度是否均勻,垂直照度值最好在600lux-800lux。然后開啟逆光燈,同樣關閉所有燈具,觀看逆光光路是否打到主持人的頭部和肩部兩側,逆光照度在1200lux-2000lux為宜,切忌勿將逆光穿過主持人的頭頂,觀看監視器顯示效果看光路是否分配均勻。同樣的方式調節主持人的主輔光,在細微調節塑造人物造型時,如果節目主持人過胖時,可以將主輔光角度調節小一些,將左右兩只燈具之間距離拉近一點,同理,如果主持人略瘦一些,方法相反即可。這樣調節完畢后,我們將演播室的所有燈具開啟,看合光效果,再通過DMX512數字調光臺對LED聚光燈、面光燈進行線性調節,
其中主面光、輔面光、逆光光比的書面理論是1:2(1.5):4(3),而當實際調光的時候,以應用理論為基礎,通過監視器效果為其細微調節,直到滿意為止。
在攝像機光圈設定方面,首先進行畫面校白,然后再采用鎖定人物面部光圈之后,再提升一檔的光圈設定方式,這種調節方式在烏蘭察布新聞演播室很實用。
根據以上幾種措施,觀看實際效果的對比,不難看出,畫面改進還是很大的。下面總結下這種燈光系統改造后較之前有哪些優勢:
在選用燈具方面,我們首先考慮到三基色冷光燈的光線均勻柔和,光質細膩,鋪光面積大,顯色性好,使用壽命長等諸多優勢,采用資源再利用的模式,減少不必要的投入。選用75WLED聚光燈和面光燈將傳統1000W螺紋聚光燈1:1替代,可以節省10倍以上的電能,在散熱方面,采用1000W螺紋聚光燈在小型演播室中,主持人主持節目時會有很強的炙烤感,并且傳統螺紋聚光的使用壽命一般都在200小時左右,而LED燈珠使用壽命理論值在5萬小時,LED聚光燈的散熱基本完全也可以忽略,很大程度提高了主持人錄制節目的舒適度,除了以上優勢,它的光質軟硬兼具,非常細膩,作為逆光,在清晰勾勒人物輪廓的同時,對人物的肩部、頭部的體現更為細膩,能夠在畫面中很好體現輪廓處服裝的紋理質感和頭部的發絲,使畫面更細膩和生動。作為面光造型光,采用2臺75WLED聚光燈加柔光布對人物進行刻畫和塑造。
在調光系統方面,我們將以往采用熱光源調光臺替換成DMX512數字調光臺,其采用PWM利用占空比進行調光,在整個調光范圍內LED顏色色調保持一致(顏色色調像流明輸出一樣隨LED工作電流的變化而變化),不但能確保輸出電流大小均勻.而且也能確保畫面有極高的光暗對比度,其次,它的使用成本極低,用PWM調整占空比來調光,這樣不需要太多額外的控制電路成本。
在布光方式采用三點式布光作為小型演播室雙人口播欄目是最好不過,在這種布光方式下,光路清晰 ,畫面光比強烈,人物體現突出,人物面部造型優秀。并且布光容易,即使不是專業人員很容易學會這種布光方法,對于一些地方臺沒有專業燈光師,利用這種布光方式很容易就上手。
經歷這次新聞演播室改造,我們原本計劃燈光的投入現在卻有了結余,并且大大降低了臺里日后的維護費用,這次燈光改造,我認為是做到了真正的“低碳、節能、環保”。通過總結我們得出,只要方法得當,這種方案對其他小型演播室也是是非常適用的。至此,我謹以淺薄的見解與同行分享,希望今后我們在實踐與不斷摸索中共同進步。endprint
【摘 要】 本文詳細介紹了烏蘭察布電視臺在演播室改造中用LED聚光燈取代傳統熱光源,并與演播室原有三基色冷光燈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布光,重點介紹了改造后兩種燈型在演播室中應用中的優勢以及這種改造方式在演播室應用中的經濟型與實用性,同時也闡述了演播室應用兩種燈光相結合的布光方式及搭建技術。
【關鍵詞】 三基色冷光燈 LED 三點式布光 燈光系統
談及LED燈在演播室的應用可謂越來越廣泛,現在世界各地都在倡導“低碳、節能、環保”的理念,越來越多的城市臺也開始關注LED燈光以及開始將LED燈光應用在演播室中,但是優質的LED燈雖然光效好、節能環保、壽命長,但是造價偏高,很多臺因每年在演播室燈光投入是有限的,采用全部LED燈光產品應用在演播室中還是需要很大的資金。在整體演播室燈光改造中實現一個很好的燈光效果,又要降低運營成本,做到真正的“低碳、節能、環保”,這便是擺在我們面前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
以往我們小型演播室中,大部分采用的是熱光源以及三基色冷光燈,大家都知道,熱光源的諸多缺點,主要功耗大,散熱量大,光質硬,通過調光臺降低亮度時,它的色溫變化很大,并且熱光源聚光燈光源大概使用壽命80-200小時左右,工作人員需要經常更換,這部分維護費用也是不少的,如果將原有1000W聚光燈全部去掉,演播室將節省很大一部分資源,但是常規三基色冷光燈波長短,光質柔,不能用于播音員的輪廓光以及面光造型光,所以,我臺在演播室燈光改造中考慮選擇一款優質的LED聚光燈取代1000W熱光源。
我臺演播室是05年建成的,面積80平米左右,高度4.5米,噴繪背景,雙人坐播,單機位,采用錄播形式。現在燈光效果很不理想,想將《烏蘭察布新聞》欄目演播室燈光重新進行改造。
我們在演播室燈光工程改造中,通過觀察現場以及觀看以往的錄制的節目,發現原有臺里演播室布光系統中存在許多缺陷,其中主要有以下幾條:
主持人畫面效果顯示面部偏黃,主要原因是演播室原有三基色冷光燈燈管由于長時間使用卻未更換,導致燈管色溫偏低,顯現紅色。
主持人畫面效果整體無立體感,背景與人物像平面一樣,并且主持人面部顯示扁平,原本是瓜子臉卻在電視畫面上略顯圓形,面部亮度不均。分析其原因,這個主要是燈光多而雜,人物布光不合理導致的。
主持人逆光色溫偏低,由于演播室面積較小,高度又低,1000W聚光燈距離主持人距離很近,所以不能將1000W聚光燈亮度值開到100%,如果100%全開,首先是主持人會有強烈的炙烤感,并且照度過高,導致光比失調。同時,調的太低,光衰又很嚴重。
針對以上問題,首先考慮在保障很好的燈光效果的同時,又要降低運營成本,我們共同探討做了一個這樣的實施方案:
將原有三基色冷光燈更換進口歐司朗燈管。原有1000W螺紋透鏡聚光燈被75WLED聚光燈取代。同時,將熱光源調光臺更換DMX512數字調光臺。
關于布光方式:我們在雙人口播欄目采用了三點式布光。
主輔光:選用兩臺4*55W冷光燈,分別從主持人的左右兩側2.5-3.5米的距離兩路主輔光路照射主持人,角度以偏離攝像機光軸水平35°角和垂直30°角最好,根據主持人的高矮胖瘦可結合監視器的畫面效果可進行細微調節角度,為著眼點在于表現主體表面凹凸的形態和質感,以同樣的方式再選用2支75WLED面光燈進行面部對人物進行刻畫和塑造。
逆光:選用4支45WLED聚光燈,沿攝像機光軸從人物的肩部兩側均勻強光投射,角度以60°為好。同時,選用兩臺55瓦x 4三基色冷光源燈分別布在播音臺左右后上方的位置輔助逆光對人物修飾的不足,這兩臺55w x 4三基色冷光源可以使人物頭部肩部側身的光比更加協調。修飾出播音員的整體輪廓更能突出人物與背景的空間感和層次感。
眼神光:選用1支10wLED眼神燈放置攝像機正上方,垂直投射主持人。
背景光:選用2臺4*36W冷光燈距背景1.5米為宜,將背景光均勻鋪設。
下顎光:選用1支10W LED胸前燈,針對主持人眼袋鼻下額陰影部位進行修飾使播音員在電視畫面中面部更加干凈漂亮。
在合光方面,先將背景光打開,其他燈具全部關閉,然后用照度計在背景布各個范圍測量垂直照度是否均勻,垂直照度值最好在600lux-800lux。然后開啟逆光燈,同樣關閉所有燈具,觀看逆光光路是否打到主持人的頭部和肩部兩側,逆光照度在1200lux-2000lux為宜,切忌勿將逆光穿過主持人的頭頂,觀看監視器顯示效果看光路是否分配均勻。同樣的方式調節主持人的主輔光,在細微調節塑造人物造型時,如果節目主持人過胖時,可以將主輔光角度調節小一些,將左右兩只燈具之間距離拉近一點,同理,如果主持人略瘦一些,方法相反即可。這樣調節完畢后,我們將演播室的所有燈具開啟,看合光效果,再通過DMX512數字調光臺對LED聚光燈、面光燈進行線性調節,
其中主面光、輔面光、逆光光比的書面理論是1:2(1.5):4(3),而當實際調光的時候,以應用理論為基礎,通過監視器效果為其細微調節,直到滿意為止。
在攝像機光圈設定方面,首先進行畫面校白,然后再采用鎖定人物面部光圈之后,再提升一檔的光圈設定方式,這種調節方式在烏蘭察布新聞演播室很實用。
根據以上幾種措施,觀看實際效果的對比,不難看出,畫面改進還是很大的。下面總結下這種燈光系統改造后較之前有哪些優勢:
在選用燈具方面,我們首先考慮到三基色冷光燈的光線均勻柔和,光質細膩,鋪光面積大,顯色性好,使用壽命長等諸多優勢,采用資源再利用的模式,減少不必要的投入。選用75WLED聚光燈和面光燈將傳統1000W螺紋聚光燈1:1替代,可以節省10倍以上的電能,在散熱方面,采用1000W螺紋聚光燈在小型演播室中,主持人主持節目時會有很強的炙烤感,并且傳統螺紋聚光的使用壽命一般都在200小時左右,而LED燈珠使用壽命理論值在5萬小時,LED聚光燈的散熱基本完全也可以忽略,很大程度提高了主持人錄制節目的舒適度,除了以上優勢,它的光質軟硬兼具,非常細膩,作為逆光,在清晰勾勒人物輪廓的同時,對人物的肩部、頭部的體現更為細膩,能夠在畫面中很好體現輪廓處服裝的紋理質感和頭部的發絲,使畫面更細膩和生動。作為面光造型光,采用2臺75WLED聚光燈加柔光布對人物進行刻畫和塑造。
在調光系統方面,我們將以往采用熱光源調光臺替換成DMX512數字調光臺,其采用PWM利用占空比進行調光,在整個調光范圍內LED顏色色調保持一致(顏色色調像流明輸出一樣隨LED工作電流的變化而變化),不但能確保輸出電流大小均勻.而且也能確保畫面有極高的光暗對比度,其次,它的使用成本極低,用PWM調整占空比來調光,這樣不需要太多額外的控制電路成本。
在布光方式采用三點式布光作為小型演播室雙人口播欄目是最好不過,在這種布光方式下,光路清晰 ,畫面光比強烈,人物體現突出,人物面部造型優秀。并且布光容易,即使不是專業人員很容易學會這種布光方法,對于一些地方臺沒有專業燈光師,利用這種布光方式很容易就上手。
經歷這次新聞演播室改造,我們原本計劃燈光的投入現在卻有了結余,并且大大降低了臺里日后的維護費用,這次燈光改造,我認為是做到了真正的“低碳、節能、環保”。通過總結我們得出,只要方法得當,這種方案對其他小型演播室也是是非常適用的。至此,我謹以淺薄的見解與同行分享,希望今后我們在實踐與不斷摸索中共同進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