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燕 盛璞 趙建民
習主席強調指出,培育戰斗精神,是軍隊戰斗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建設一支能打仗、打勝仗的人民軍隊,要在鑄牢聽黨指揮這一永遠不變軍魂的基礎上,著力強化官兵戰斗精神,在濃厚思戰氛圍、提升備戰狀態、激發敢戰血性、增強善戰能力上下功夫,為實現“強軍夢”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
一、要著力解決思戰氛圍不濃的問題,引導官兵把想打仗當成行為習慣
我軍30多年的和平建設,讓少數官兵滋生了和平積習。培育戰斗精神,首先要著力治好“和平病”,叫響“軍人就要想打仗”的口號,濃厚想打仗、練打贏的氛圍。一是用尚武精神熏陶。充分發掘中華民族傳統武德文化,持續深入抓好我軍軍史教育,利用多種載體,廣泛開展鑒賞軍旅詩詞、匯編精武格言、講述尚武典故等活動,大講中華民族尚武之風,大講我軍在戰斗中誕生、成長、壯大的光輝戰史,增強官兵“軍人生來為打仗、軍人價值在戰場”的價值認同;二是用沉重歷史警醒。深入開展中國近現代史教育,以沉痛的歷史事實教育和警醒官兵“強國必先強軍、強軍方能強國”,深刻認清“能戰方能止戰、越不能打越要挨打”的道理,激發官兵“歷史悲劇決不容許重演”的責任擔當,強化官兵當兵打仗、帶兵打仗、練兵打仗的意識;三是用嚴峻形勢催生。圍繞當前中日釣魚島爭端、南海島嶼爭端、中印邊境對峙、國內“三股勢力”分裂活動等熱點問題,深入開展形勢戰備教育,講清國內外各種敵對勢力亡我之心不死、阻撓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罪惡企圖,講清周邊鄰國不斷蠶食我國領土、損害我國主權獨立、領土完整的核心利益的罪惡行徑,引導官兵常思國家安全隱患之大、常懷打贏能力不足之憂、常想肩負打贏責任之重。
二、要著力解決備戰觀念不強的問題,引導官兵把準備打仗當成職責使命
仗可以一日不打,戰不可一時不備,強烈的戰備意識是戰斗精神的重要組成。要著力強化官兵的戰備觀念,叫響“丟掉一切幻想、時刻準備打仗”的口號。一是強化忘戰必危的憂患意識。結合學習領會習主席關于國家安全形勢發展變化的科學判斷,認真梳理匯編日軍偷襲珍珠港、伊拉克突襲科威特等經典戰例,講清“天下雖安、忘戰必危”“戰爭會在下一秒爆發”的嚴峻現實,講清“備戰才能免戰、有備方能無患”“寧可備而不戰、不可戰而不備”的道理,強化官兵“當兵打仗、天經地義”的職責意識和“軍人只有打仗和準備打仗兩種狀態”的緊迫思想,引導官兵把心思精力放在做實戰備工作上;二是強化枕戈待旦的臨戰意識。在抓好形勢戰備教育的同時,積極發揚軍事民主,通過組織戰備拉動演練,組織官兵梳理查找在戰備觀念強化、戰備方案擬制、戰備狀態提升、戰備能力保持等方面與實戰要求的脫節環節,開展“戰爭離我們有多遠?我們離實戰有多遠?實戰離勝利有多遠?”的群眾性大討論,引導官兵腦中增強打仗觀念、眼中緊盯作戰對手、手中做實打仗準備,隨時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發的高戒備狀態;三是強化首戰用我的先鋒意識。講清工程兵部隊作為“開路先鋒”在未來戰爭中“首戰先用、節點重用、全程使用”的重要地位,消除官兵“打起來也輪不上、輪上了也不上前線”的思想誤區,不斷增強官兵“首戰用我、全程參戰”的備戰意識,引導官兵把心思放在抓好崗位值班值勤確保通信暢通上,把精力投入到抓實戰備工作提升戰備狀態中。
三、要著力解決敢戰信心不足的問題,引導官兵把敢打硬仗當作軍人血性
習主席強調,和平時期,決不能把兵帶嬌氣了,威武之師還得威武,軍人還得有血性。培育戰斗精神,要著力錘煉官兵勇猛頑強、不怕犧牲、敢打必勝的血性力量。一是培育“何惜百死報家國”的豪氣。結合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利用重大節日、重要場合,采取升降國旗、奏唱國歌、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形式,深化愛國主義教育,培育官兵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感,強化捍衛國家主權、保衛國家領土、維護國家尊嚴的觀念,不斷培育官兵為國家而戰、為民族而戰的血性因子;二是培育“狹路相逢勇者勝”的勇氣。組織收看《亮劍》《斷刀》《血戰臺兒莊》等具有濃烈軍人血性的優秀影視作品,梳理我軍戰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經典戰例,重溫毛主席“人是戰爭的決定因素”“美軍鋼多氣少、我軍氣多鋼少”等經典論斷,邀請革命前輩到部隊講光榮傳統,引導官兵自覺傳承我軍特有的敢打硬仗、敢于犧牲的優良傳統,培育“狹路相逢勇者勝”的驍勇之氣,練就“一往無前、所向披靡”的虎狼之氣、“有敵無我、有我無敵”的王者霸氣;三是培育“由我們書寫戰史”的志氣。一定要做好現在和未來十年之內發生戰事打大仗的準備,由我們這一代人履行工程兵打仗的責任、書寫工程兵打勝仗的戰史。這是對當代工程兵歷史擔當的強烈呼喚!要通過組織工程兵部隊建設成就圖片展、觀看工程兵部隊實彈發射視頻、講述工程兵部隊參加反“臺獨”軍事斗爭等形式,引導官兵充分認清工程兵部隊組建以來現代化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堅定“立足現有裝備打硬仗、打勝仗”的信心,激發廣大官兵履行打仗責任的歷史責任感。
四、要著力解決善戰能力不強的問題,引導官兵把能打勝仗當成目標追求
培育官兵戰斗精神,不僅要讓官兵想打仗、敢打硬仗,更重要的是提高官兵打仗能力,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一是引導官兵認真學習現代戰爭知識。要以兩次海灣戰爭、空襲南聯盟、西方干涉利比亞內戰等近幾場局部戰爭為題材,組織開展現代戰爭系列知識講座,幫助官兵了解現代戰爭的作戰樣式、特點規律、基本戰法,不斷強化官兵的現代戰爭理念,樹立打贏現代戰爭的信心;二是引導官兵積極投身軍事訓練戰備。叫響“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的口號,堅持“實戰怎么打、兵就怎么練”的訓練標準,堅決糾正訓風不實、演風不正、考風不嚴的形式主義問題,從難從嚴從實戰出發,抓實首長機關方案推演、作戰部隊行動演練。要加大經常性比武、考核、拉動力度,堅持實戰化訓練、對抗式檢驗,把對手設強、把情況設險、把環境設難、把進程設長,在逼真的實戰條件下考驗和提高部隊能打仗、打勝仗的真實水平;三是引導官兵勇于在重大任務中磨礪。充分利用參加重大軍事演習、執行搶險救災任務、應急處突維穩、擔負高戒備作戰值班等有利時機,有意識的將部隊拉到荒山野嶺、地下坑道、陌生地域等艱苦環境中,組織高難度、高強度、長時間的演練拉動,不斷提高官兵在惡劣條件下挑戰極限的適應能力,在苦與累、生與死的考驗中,練戰術、練思想、練指揮、練作風、練毅力、練紀律,錘煉官兵迎難而上、勇于吃苦、連續作戰的頑強意志,培育官兵壓倒一切困難、排除一切艱險、戰勝一切對手的英雄氣概和頑強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