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蘇麗紅
前列地爾聯合硫辛酸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療效觀察
劉洋 蘇麗紅
目的觀察前列地爾聯合硫辛酸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方法將88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4例, 所有患者均積極控制血糖治療, 對照組給予硫辛酸調節神經治療;觀察組給予前列地爾聯合硫辛酸治療。兩組患者療程均為21 d, 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及藥物不良反應。 結果 21 d后療效: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0.9%, 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9.5%。兩組患者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均輕微, 未見嚴重不良反應。 結論 前列地爾聯合硫辛酸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臨床療效好, 不良反應無明顯增加,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前列地爾;硫辛酸;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隨著我國生活方式西方化和人口老齡化, 以及肥胖率的上升, 糖尿病患病率呈快速增長趨勢, 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達9.7%, 更為嚴重的是糖尿病的控制狀況也很不理想[1]。糖尿病慢性并發癥可累及全身各重要器官,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亦是常見的慢性并發癥之一, 雖然其嚴重性不如糖尿病心腦血管并發癥可直接導致患者死亡, 但卻可因運動神經受累、肌萎縮等影響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吉林省吉林醫藥學院附屬醫院內分泌科于2012年10月~2014年01月應用前列地爾聯合硫辛酸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88例患者均為本院內分泌科于2012年10月~2014年01月期間診治的糖尿病合并周圍神經病變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及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診斷標準, 神經傳導速度檢查:感覺神經傳導速度<40 m/s, 運動神經傳導速度<45 m/s。其中:男54例, 女34例, 年齡48~82歲, 平均65歲, 糖尿病病程12~26年, 平均16年, 周圍神經病變病程1~12年, 平均6年?;颊弑憩F為遠端對稱性多發性神經病變如指端麻木、刺疼、燒灼感、蟻走感, 膝腱、跟腱反射減弱或消失患者76例;局灶性單神經病變4例;非對稱性的多發局灶性神經病變8例。如患者有嚴重心衰、青光眼或對前列地爾及硫辛酸過敏者則除外本研究。患者入院后隨機分為兩組各44例, 觀察組:男28例,女16例, 年齡49~82歲, 平均66歲, 糖尿病病程13~26年,平均17年, 周圍神經病變病程1~12年, 平均7年, 遠端對稱性多發性神經病變38例, 局灶性單神經病變2例, 非對稱性的多發局灶性神經病變4例;對照組:男26例, 女18例,年齡48~81歲, 平均64歲, 糖尿病病程12~25年, 平均15年,周圍神經病變病程1~12年, 平均5年, 遠端對稱性多發性神經病變38例, 局灶性單神經病變2例, 非對稱性的多發局灶性神經病變4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糖尿病病程、治療前血糖水平、周圍神經病變表現及病程、周圍神經傳導速度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88例患者入院明確診斷后均給予飲食控制、適量運動、口服降糖藥或胰島素控制血糖治療, 使血糖水平控制的目標值為:空腹血糖<7.0 mmol/L, 餐后2 h血糖<11.1 mmol/L。觀察期間禁用任何能夠改善血液循環及影響神經傳導的藥物。對照組44例患者給予:硫辛酸0.3 g, 加入150 m l生理鹽水中, 靜脈滴注, 1次/d, 21 d為1療程;觀察組44例患者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 再給予前列地爾注射液10 μg, 加入20 ml生理鹽水中, 靜脈推注, 2次/d, 21 d為1療程。21 d后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
1.3 療效評定 分3級評定, 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完全消失或顯著改善;有效:患者臨床癥狀較治療前有所改善;無效:患者臨床癥狀治療后未改善或較治療前加重。以顯效及有效之和統計臨床總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治療21 d后, 觀察組顯效27例, 有效13例,無效4例, 總有效率為90.9%;對照組顯效24例, 有效11例,無效9例, 總有效率為79.5%。治療組與對照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不良反應 對照組:頭脹3例, 呼吸困難2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11.4%;觀察組:注射部位發紅、瘙癢2例, 胸部發緊、不適感2例, 頭脹2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13.6%。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以上不良反應均輕微, 無需特殊處理, 未有患者因藥物不良反應而終止治療者。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以周圍對稱性感覺和運動神經病變最為多見, 臨床發病率在50% 以上[2]。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目前發病機制包括血管損傷, 神經營養因子缺乏, 氧化應激和免疫因素等多種因素, 故而臨床治療上需采取積極控制血糖、營養神經、改善微循環等綜合治療措施。
硫辛酸可增加細胞內谷胱甘肽及輔酶Q10的水平, 降低神經組織的脂質氧化現象, 防治糖尿病、控制血糖及防治因高血糖造成的神經病變。
前列地爾, 又稱前列腺素E1, 通過增加血管平滑肌細胞內的CAMP含量, 發揮其擴血管作用, 降低外周阻力;抑制血小板凝集, 降低血脂和血黏度;抑制血管交感神經末梢釋放去甲腎上腺素, 使血管平滑肌舒張, 改善微循環。與硫辛酸二者合用具有明顯的協同作用, 起到快速改善神經細胞的缺血缺氧,修復受損的神經細胞, 明顯改善癥狀, 促進疾病康復的作用。
通過本組研究, 聯合應用前列地爾、硫辛酸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可將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由79.5%提高到90.9%, 且不良反應無明顯增加。由此可見, 前列地爾、硫辛酸聯合應用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臨床療效好, 不良反應輕微,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葛均波,徐永健.內科學.第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733- 735.
[2]郭李新,張麗娜,李銘,等.初診2 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變的患病率及相關危險因素分析.臨床內科雜志, 2006,23(8):545-547.
132013 吉林省吉林醫藥學院附屬醫院內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