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
某軍隊干休所護理人員現狀和應對策略
張華
干休所;護理人員;現狀;應對策略
目前干休所離退休老干部普遍表現出高年齡、高發病、高需求的“三高”特點, 以往的干休所護理工作模式從服務內容、規模到質量都與老干部日益增長的需求有較大的差距。為了滿足老干部的健康需求, 為老干部提供全面、系統、規范的護理服務, 必須豐富現有護理服務內容和改進護理服務模式。
完成治療室日常靜脈輸液、肌內注射等護理工作;為行動不便老干部上門進行注射、換藥, 更換胃管、導尿管;家庭病房每日上門護理查房、護理操作工作;開展心電圖室、理療室、氧療室日常工作;陪送老干部體系醫院就診;參與老干部急救工作;協助保健醫生進行心理疏導;協助保健醫生進行慢病管理、健康教育;參加門診部日常值班等工作。
護理服務的工作形式由過去的單一化轉變全方位護理服務, 既要完成干休所門診部內的護理治療工作, 又要深入老干部家庭開展護理服務, 特別是家庭病房和空巢老干部更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本干休所現有老干部、配偶、遺屬近500名, 按照干休所編制設置, 本干休所只有3名護士, 開展全方位護理服務難以落實。本處試行聘用地方護士充實護理工作, 緩解老干部的日益增長的護理需求和現有護理人員嚴重不足的矛盾,受到了一致好評。
2.1 規范化培訓 聘用護士的實習醫院不同, 護理知識、技能層次不同, 上崗前必須統一進行崗前培訓, 由護士長負責制定培訓計劃并實施, 培訓內容包括:基礎護理操作、醫德醫風、溝通技巧、護士禮儀培訓、護理安全、職業防護、法律法規等。
2.2 掌握急救操作技術和流程 干休所的老干部年齡已在80歲以上, 不同程度的患有心腦血管疾病, 急救工作隨時可能展開, 急救技術事關老干部寶貴的生命。由保健醫生擔任培訓, 并不定期進行模擬搶救演練, 逐人逐項進行考核, 要求每位護士必須做到:牢記搶救應急預案流程;熟練完成徒手心肺復蘇的操作;熟悉急救箱內藥品的品種及應用;獨立操作心電監護儀、除顫器、簡易呼吸機、氣管盲插管。
2.3 健康教育培訓 將老年人常見慢性疾病的預防、治療及護理知識, 合理用藥常識、健康的飲食和生活方式、健康危險因素, 季節性、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信息和預防知識編制成冊, 保健醫生輪流培訓, 要求新護士全面掌握。她們與保健醫生相互配合, 可以做到健康教育無縫隙, 促使老干部實現知一行一果的良性循環, 促進健康行為的形成。
2.4 心理護理照料 目前在老年人群中廣泛出現的“離退休綜合征”、“空巢綜合征”等都是由于老年人心理自調不足、家庭溫暖不夠, 心理健康問題得不到重視, 最終引發身體機能障礙。因此需要保健護士將在校所學老年心理知識應用于實踐, 幫助老干部正確理解 “健康”的涵義, 利用走訪、巡診的時機及時發現不和諧因素的源頭, 針對性的進行疏導化解。
2.5 鼓勵繼續學習 護理工作的實踐性較強, 護理人員必須接受終身培訓, 才能不斷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適應新環境, 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1]。除了護士長、老醫生的傳幫帶, 請體系醫院干部保健科的高年資護士來所授課, 防止知識老化, 提高整體保健水平。鼓勵聘用護士參加在職繼續教育。門診部定期業務學習, 制定學習計劃, 輪流講課, 互相提問。一方面可以 提升業務知識, 一方面增加聘用護士的心理素質。
2.6 明確的獎懲制度 制定完善的獎懲制度, 責任到人, 定期請工休人員進行民主評議, 優秀護理工作者給予一定獎勵并在全所公示。
[1] 孫亞萍,郜紅梅,方媛.護理人員培訓現狀調查.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0,7(4):126-127.
100851 總參軍訓部北京第六干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