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蘭
摘 要 雖然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高職院校培養的英語畢業生與社會對人才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本文對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進行了介紹,對中國社會對英語人才的能力要求進行了分析,并從教學目標的設定、教學計劃的安排、教學內容的改革、教學方法的創新、新型評價體系的構建等幾個方面介紹了能力本位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 高職英語教學 能力本位教育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Application of the 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YANG Meilan
(Guizhou Light Industry Technical College, Guiyang, Guizhou 550025)
Abstract Although China's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made some achievements, but there is a gap in vocational college English graduate and social demands of talent.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were introduced, the ability of Chinese society for English talent requirements were analyzed, and from the set of teaching objectives, teaching plan arrangements, reform of teaching content,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the new evalu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of other aspects, introduced competency-based application in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Key words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teaching methods
1 能力本位教育
能力本位教育起源于北美,產生于二戰以后,于20世紀80年代引入我國。其核心思想是從職業崗位的需求出發,確定能力培養目標,進行針對性的教育。該思想已經在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中占據了主導地位,其強調高職教育不同于一般大學的學術性教育,而是以能力培養作為課程教育的基礎和目標。基于能力本位教育思想的高職英語課程具體內容包括職位能力分析、教育目標設定、教學內容安排、課程評價。其最大的特點就是整個的教育過程都是圍繞學生的職業能力需求展開的。
2 社會對于高職英語人才的能力需求
差異性與專業性。英語作為一門語言與中文一樣應用在不同行業中也具有差異性,不同的行業不同的用人單位都有相應的要求,汽車行業與金融行業、教育行業對于英語知識英語技能的掌握必然是不同的,具體到聽說讀寫都會有差異。同樣,差異性同時必然要求專業性,不同的行業對于本行業的專業術語會有較高的要求。因此,我們在進行英語教學時要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展開教學,讓英語學習更具有實際意義。
實踐性與評價。英語學習不僅僅是背誦記憶更需要應用,要想學好一門語言只有在語言環境中學習才能有最好的效果。因此,在教學中要多安排學生實踐,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同時,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幫助學生認識到英語能力的重要性與不足,通過評價機制來促進他們英語能力的提升。
3 能力本位思想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3.1 基于能力本位教育思想確立教學目標
2000年頒布的《高職高專教育英語教學課程基本要求》中指出,高職院校應用教育的目標就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等基本技能。我們應該將這一標準與能力本位思想進行結合,處理好基礎與應用之間的關系,將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作為高職教育的核心內容。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英語在社會上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在職業招聘時基本都有對學生英語水平的要求。當然,對于高職學生這一特別的教育群體,我們要把握好教育的重點和教育的度,基礎與能力培養并重,同時還要偏重學生的專業要求。筆者認為,可以開設基礎英語與專業英語兩門課程,分別在上下學期開設,基礎英語培養學生的基礎知識,為進一步學習英語打好基礎,專業英語則與學生的專業相結合,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
3.2 基于教學目標的教學計劃安排
教學計劃的安排要體現因材施教、與企業相結合的觀念,根據教學目標合理制定教學計劃,安排學時,構建全新的課程教學體系。首先是因材施教,進入高職院校時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如果根據行政分班進行教學,無法兼顧不同水平的學生。因此,我們可以進行層次性的教學,在開學之初進行一次摸底,根據摸底的結果分班,將同一水平的學生安排在一個班進行教學,安排教學內容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每學期或者每年進行一次層次的調整。這樣老師就能夠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進行科學的教學活動。針對與企業相結合的觀念,我們可以進行模塊教學,將英語教學的內容分成具體的幾個模塊:聽說模塊、應試訓練模塊、實踐學習模塊、自主學習模塊等。第一個模塊致力于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第二個模塊主要幫助學生在學習取得更好的成績,第三個模塊針對不同的專業進行實訓,提升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最后一個模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與習慣。
3.3 基于能力本位的教學內容安排endprint
本著“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原則,英語老師可以和專業課老師進行合作,專業課老師提出本專業對于英語學習的相關要求,英語老師負責整合教學資源進行教學活動,最好能夠建立與專業課相銜接的英語教學體系。其次,要選擇經典的教學內容,可以搜集已經畢業的學生在工作中對于英語能力要求的反饋,進行課程的重組,留下經典的有用的與實際相結合的教學內容,再根據學生的反饋融入新的教學內容,保證教學內容具有鮮明的針對性。
3.4 基于能力本位思想的教學方法創新
高職英語對于基礎知識、應用能力、專業性都有一定的要求,這也就給老師的教學帶來了極大的難度,因此,老師必須要圍繞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例如在單詞的學習中,可以通過單詞精彩的形式來記憶和檢測,每個小組派出一名學生對單詞進行解釋,其他學生負責猜單詞。這樣將競爭帶入課堂,通過小組間的競爭來激發學生的熱情,小組的協作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這也是在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能力。在學習課文時,故事性的課文可以讓學生們自己分配角色編排劇本演出來,非故事性的課文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復述,也可以讓他們針對課文中的觀點發表自己的看法甚至展開班級內的辯論活動。每節課的開頭或者結尾可以留五到十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說說前一天的新聞或者身邊發生的有趣的事。這些都是鍛煉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很好的方式,同時也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保持課堂的活躍程度,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互動中來。針對專業方面的英語學習,老師可以結合圖形、實物進行,例如機械專業的學生在英語教學時,老師可以將實物(基于實際情況)拿到課堂,對著實物進行專業英語知識的講解,說明器械的構造、使用方法、如何工作等。對于一些無法用實物進行講解的,老師還可以通過圖片、視頻進行展示,結合講解。通過這些方式能夠很好地將專業能力與英語學習結合起來,讓學生學習到的知識成為真正有用的知識。
3.5 基于能力本位思想的評價制度
目前高職院校的英語考評主要是平時成績加期末測試,都是基礎知識的考評,缺乏對學生應用能力的評價??荚u的目的是檢測教學目標有沒有實現,因此,能力考核很有必要性。基于這樣的目的,我們要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評價方式的實踐性。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成果、學習態度、對于所學知識的應用能力都可以是評價的內容,而不僅僅是評價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聽、說、讀、寫都可以成為評價的形式,而不僅僅是卷面檢測這一種形式。同時,我們還要注重評價結果的反饋,使得學生能夠通過評價來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態,弄清自己的問題與潛能。讓老師了解教學的成效,以便于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總之,高職教學的目標就是培養社會需要的技術性人才,我們要教學中要借鑒能力本位的思想,分析職業崗位對于學生的能力要求,根據要求設定教學目標安排教學內容。英語教學的目標不僅僅是讓學生會說英語,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會用英語,綜合能力的培養才是英語教學的核心。
參考文獻
[1] 單婷婷.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理念的高職英語課程模式的研究[J].現代交際,2013(8).
[2] 徐丹.能力本位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研究探析[J].大江周刊,2012(12).
[3] 秦美娟.以能力本位教育思想設計高職英語課程體系[J].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