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欣
摘 要 教師口語藝術是教師教育和教學藝術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種口語藝術技巧是建立在各種思想修養和智力水平、知識范疇基礎上的,還必須注意自身一系列的素質培養,這種素質培養,涵蓋范圍是比較廣泛的。
關鍵詞 教師 口語藝術 修養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On Teachers' Spoken Language Art
TONG Xin
(Department of Tourism Management, Liaoning Jianzhu Vocational College, Liaoyang, Liaoning 111000)
Abstract Teacher's spoken language ar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eacher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rt, the spoken language art is established under various ideological cultivation and intelligence, knowledge basis, must also pay attention to cultivate their own a series of quality, the quality of training, including the range is relatively wide.
Key words teachers; spoken language art; accomplishment
教師口語的藝術技巧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怎樣選擇和運用規范的話語,向學生傳播知識、培養能力、啟迪智慧、陶冶靈魂的技巧。教師的口語藝術技巧,是教師教育和教學藝術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師的口語藝術技巧具有下面幾種內涵:
(1)注重科學性和藝術性的統一。所謂科學性,是說無論對學生進行教育還是教學,教師的口語既要符合教師、學生的身份,學校的特點,表述時準確、得體、嚴密、全面,又要符合公認的語言規范。所謂藝術性是說教師在言語的運用上要巧妙、機智、靈活,并具有自己獨特的話語風格。做到了二者的有機結合,教師的口語也就具有了準確性、規范性、嚴謹性、幽默性和通俗性。
(2)教育性和審美性的統一。教師口語的教育性一方面體現在言語內容中包含的正面的、積極的思想啟迪和健康的情感教化上,一方面體現在言語本身藝術性的教育作用上。而審美性體現在三個方面上:一是優化語境;二是教師口語本身具有語言美;三是整個教學流程中的言語整體美。
(3)注重聲、情、意的統一。教師使用口語時要力爭做到聲、情、意的有機結合,使自己的話語富于音樂美和韻律美。其中飽含著熱情、真情,并言近意遠,意蘊深邃,飽含哲理,能具有鞭策、鼓舞和激勵的力量。做到了聲、情、意的結合,就會使教師口語具有言語的震撼力、穿透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產生春風雨露般的魅力。
(4)注重口語和體態語的結合。教學中,除使用口語這一有聲言語,還要使用體態語這一無聲語言,這兩種言語形式是相互促進的。首先,體態語雖是無聲的,卻是內心意念的自然流露,具有感染力;其次,體態語雖無聲卻有形,往往以鮮明的形態作用于學生的視覺,觸及學生的深層意識,使學生經久不忘;再次,體態語具有啟發性,能以具體的體態先引起學生的直觀感受,它的寓意又誘發學生的思考,進而形成更深的理性認識,產生心領神會的效果;最后,體態語是一種更直接、更深刻的交流方式,能溝通師生深層的感受和意識,便于在師生之間產生同感和共鳴,也是一個移情的重要途徑和手段。所以在教學中應注意教師口語和體態與的結合。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對于教師來說,他的口語藝術技巧是建立在各種思想修養和智力水平、知識范疇基礎上的,絕不是只有一張能說會道的嘴就夠了的,還必須注意自身一系列的素質培養。這種素質培養,涵蓋范圍是比較廣泛的,諸如思想修養、理論修養、邏輯修養、語言修養、藝術修養、法規觀念、心理知識和專業知識。
(1)思想修養。就教師所從事的事業和職業特點而言,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既要用完美的言語去啟迪學生的心靈,又要用光輝的思想去引導學生怎樣做人。思想修養還要求教師具有高尚的道德觀念,因為口語表達是一種社會現象,總是包含著一定的倫理道德觀念并以一定的方式體現出來。這樣一來,口語表達者就是某種倫理道德的體現者和宣傳者。口語表達中,只有品行端正的人才會受到聽眾的尊重和信賴,其內容才會產生積極的影響,這在教育口語中表現得尤為突出。
(2)理論修養。理論修養包括哲學修養和專業基礎理論修養。前者可以給人們提供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它決定著教師理論修養的程度,后者可以在專業性很強的提問、交談、論辯、演說中提供專業的支持,使聽眾信服。因此,對教師來說,加強哲學修養和精通本專業的基礎理論同樣是必要的。
(3)邏輯修養。口語作為語言的一種表現形式,同邏輯具有密切的關系。教師口語表達的藝術技巧,應當正確地表現其思維的全過程,這就要求教師的思維活動要符合思維的規則和規律,這也是由教師的職業特點決定的。因為,無論是各科教學還是對學生做思想工作,都要求口語的表達清楚而準確、重點突出、形象生動,其中準確就是指概念無誤、判斷恰當、推理合乎規則。
(4)語言修養。教師的口語具有示范性的作用,因此講究語言修養對教師來說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這就要求教師全面系統地掌握語言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語言規范化的全部內容。為使自己的口語具有充分的交際效果和感召力,還要不斷學習那些富有生命力、表現力的語言精華,尤其是詞匯和語法方面的,包括群眾的、著名辯論家和演說家的,古語的、外語的。此外,還要在口語表達的語音諸要素,語調諸要素和詞語、句型、句式等方面進行積極訓練,以求使用得合體、嫻熟。
(5)藝術修養。教師口語是有聲言語和無聲言語的結合,它不僅要說,而且還要用身體的動作去演,在一種整體美感中轉換出信息形態,傳遞出去,而為達到這一點,就需要教師加強自身的藝術修養,從各種門類的藝術中汲取有益的營養,這對提高口語表達能力是很有好處的。
(6)法規修養。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如果缺乏法律意識,即使是良好的動機和愿望,也會產生消極的效果。這就要求教師樹立牢固的法律意識、法規觀念,在教育、教學中言行都要符合法規要求,為學生做出表率。學生平時常有違紀現象,長此以往可能走上違紀和犯罪的道路。這就要求教師對此有所了解,準確地判斷學生過錯的性質,并進行深入有力的思想教育。
(7)心理學修養。教師的口語作為教師與學生進行思想、感情交流的橋梁,其基礎和先決條件是教師對學生特點的了解,對學生心理發生發展的掌握,只有這樣,教師口語才能有的放矢,收到良好的教學和教育作用。因此,教師應了解心理學研究的對象、任務、目的,掌握青少年和成年人心理發展的基本規律,這樣就會在教育、教學中使教師的口語藝術作用得以充分發揮。另外,還要掌握心理學的基本常識,比如注意、感知、想象、記憶、思維、情感、意志等,并掌握各自的特點和它們之間的關系。要在教育、教學中根據學生不同的心理特點去運用不同的口語藝術,使學生既能學到知識,又能使身心得到健康發展。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個體差異主要是指學生的性格、興趣、能力等方面的差異。掌握個性差異是因材施教,增強口語藝術效果的重要途徑。
(8)專業知識修養。知識是口語表達內容的物質基礎,要掌握口語藝術技巧,不僅應當掌握所教學科的專業知識,還應掌握相關學科的專業知識,即在“專”的前提下向“博”的方向發展。這樣,教師才能在廣闊的知識視野中迅速提取、組合、變換,并外化為完善的、具有示范性的教師口語。
從上述簡要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要不斷地提高口語藝術,就要求教師多方面地充實自己,注意德識才學各方面的修養,并融會貫通地運用于實踐,為成功的口語交際提供基礎,這是時代對教師提出的要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