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山
摘 要 文章以浙江省某高校成教院網絡課程為研究對象,對課程應用現狀進行調查。統計了2009年到2013年網絡課程輔導平臺各種相關數據,從網絡課程各期結題情況、層次劃分、師范類別劃分、各學院網絡課程立項情況、各期網絡課程立項情況以及各期付款情況等方面進行了統計,并對統計結果做了分析,在此基礎上分析得出網絡課程的應用現狀并給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 成人教育 網絡課程 應用現狀 調查報告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Current Situation of Network Course Application in an Adult
College in Zhejiang Province and Countermeasures
WANG Shan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Zhejiang 321004)
Abstract This paper taking online courses adult education institute, Zhejiang Province for the study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the curriculum. Article statistics of 2009 to 2013 counseling online course platform all relevant data, concluding the case, the level of division, Normal category from each of the online courses, online courses each college project, the phases of the project as well as online courses each tranche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statistics, and statistical results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is analysis drawn application status online courses and gives some suggestions.
Key words adult education; network courses; application status; survey and report
0 引言
在二十世紀八十至九十年代,函授教育作為一種靈活便利的成人教育形式,由于較好地滿足了社會的發展需求,對提高個人素質和促進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傳統函授教育在生源競爭、師資緊缺、工學矛盾等方法面臨著新的難題。2000年,國家啟動了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目的是要通過建立全國開放式教育網絡,并提供大量的網絡資源來構造我國的終身教育體系。
為深化函授教育改革,更好地為基礎教育服務,促進向教學科研型大學轉型,從2003年到2007年,成教院申報學校并組織研制了六次網絡課程,共計立項130門,達5426節課時。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網絡函授教育,實現了函授教育網絡化。那么網絡課程使用現狀如何?本文圍繞這個問題展開了調研。
1 網絡課程應用現狀
1.1 網絡課程建設現狀
從2003年到2007年,按結題情況劃分,已結題118門,未結題12門。結題率達到91%,未結題率為9%,結題率較高。按課程層次劃分,專升本為104門,高起本為2門,高起專為24門,其中師范類課程105門,非師范類課程25門。
從2009年4月到2011年9月,第一期網絡課程題庫建設1個;第二期建設4個;第三期建設2個;第四期建設3個;第五期建設3個;非師范類網絡課程題庫建設3個。
1.2 學生使用情況
第一期網絡課程共輔導人數達4366人次;第二期網絡課程共輔導人數達1792人次;第三期網絡課程共輔導人數達2506人次;第四期網絡課程共輔導人數達3590人次;第五期網絡課程共輔導人數達1675人次;非師范類網絡課程共輔導人數達1148人次。
從輔導次數來看,第一期網絡課程輔導次數達19次;第二期網絡課程輔導次數達25次;第三期網絡課程輔導次數達37次;第四期網絡課程輔導次數達20次;第五期網絡課程輔導次數達20次;非師范類網絡課程輔導次數達42次。
1.3 教師使用情況
以2009至2011年為例,2009年教師共訪問課程1716次,發布作業46次,批改作業498次,訪問論壇1376次,發帖62個,回帖591個;2010年教師共訪問課程1943次,發布作業59次,批改作業498次,訪問論壇1362次,發帖68個,回帖535個;2011年教師共訪問課程777次,發布作業29次,批改作業118次,訪問論壇537次,發帖16個,回帖267個,呈逐年下滑態勢。
2 應用現狀分析
2.1 網絡課程立項標準趨于規范
從2003年第一期網絡課程研制開始到2007年第五期結束,從申報情況來看,網絡課程的標準趨于規范,如逐步規定了課程的申報要求和項目主持人的素質,量化了課程的各項數據。每門課程的科研經費逐漸增多,優化了支付方式,例如降低了首付開發經費,增加了題庫驗收合格支付情況,這有助于提高項目人員的積極性。
2.2 網絡課程資源建設不足
資源建設是網絡輔助教學的核心工作之一。根據網絡輔導平臺調查得知,課程存在著重教學內容呈現,輕學習環境設計,教學內容的表現形式單一,自主學習資源不足,導航系統不強,缺少評價與反饋,缺乏教學活動設計等問題。從各期已結題并在使用的網絡課程看,已建題庫的課程比例偏低,大多數網絡課程并沒有設置題庫,即使設置了題庫,大多數也只是簡單的幾道選擇判斷題,有完整題庫的課程幾乎沒有。因此,函授學員不再在線練習所學內容。隨著課程申報標準的細化,科研經費的劃分也規定了有題庫的網絡課程經驗收合格后才支付費用,這也有助于促使課程建設者關注到這方面。endprint
2.3 師范類課程使用情況不良
從調研結果可看出,師范類課程建設情況不容樂觀,存在著立項不能結題和結題沒有投入使用的情況,第一期結題率為75%,第二期結題率為81.8%,第三期結題率為96.6%,第四期結題率為86.4%,第五期結題率為95%;與此相對的非師范類課程使用情況良好,結題率為100%。從使用情況來看,第一期使用率為66.7%,第二期使用率為55.6%,第三期使用率為53.6%,第四期使用率為57.9%,第五期使用率為78.9%;非師范類課程使用率高達96%。
2.4 網絡課程使用率低
從2009年到2013年,共開設81門課程。其中輔導使用1至3次的網絡課程數量為73門,所占比例為90%,輔導使用4至5次的網絡課程數量為8門,所占比例為10%。教師使用網絡課程情況也不容樂觀,大部分教師訪問課程的次數偏少。由此可見,網絡課程的可重復使用率偏低,大部分課程使用一次即不再使用,只有極少數課程多次開展,達到了重復利用的效果。
3 改進建議
3.1 轉變教師觀念提高認識
從教師使用網絡課程的情況可以看出,教師沒有積極參與到網絡輔導平臺與學生進行交互,一方面原因是平臺交互功能不強,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教師的態度和責任感是更為嚴重的問題。首先,教師應從思想上充分認識到網絡輔助教學在教學改革和促進學生發展方面的地位和作用。其次,教師應該主動提高自身技術應用能力,積極使用網絡平臺開展網絡輔助教學工作。再次,教師要提高針對網絡環境下的教學設計能力,主動探尋更為靈活多樣的、教學相長的互動教學模式,不斷實現網絡輔助教學的創新。
3.2 加強網絡課程資源建設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網絡課程的資源建設存在不足,需要加強網絡課程資源建設,不僅從題庫的數量上加強,更要體現網絡輔導的特性,因此,相應的教學理念、教學設計、教學策略也必須發生相應的變化,要以學習者為中心來思考資源建設。網絡教學資源應該發揮網絡的優勢,進行教學資源的再設計與開發。在交互方面,多建設內容豐富的多媒體教學內容,促進情境化教學,設置清晰便利的導航系統,便于使用。
3.3 加強非師范網絡課程建設
從歷屆網絡課程使用情況分析,非師范類網絡課程立項25門課程,全部結題,結題課程中有24門投入使用,非師范網絡課程課程的結題率達到100%,而且使用率達到96%,大部分課程也多次開課,從此看出課程受到了學員的歡迎與認可,因此,可考慮加強非師范網絡課程的開發工作。
參考文獻
[1] 曾海軍,馬國剛.網絡教育那些事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李平,郭慧珍.我國高等繼續教育持續發展方略[J].中國高教研究,2007(4):38-41.
[3] 紀望評.成人函授教育與現代遠程教育整合的研究與探析[J].現代遠距離教育,2006(3):16-18.
[4] 錢偉.充分利用網絡優勢促進函授教育發展[J].成人教育,2007(4):53-54.
[5] 王海燕.網絡增強型教學實施效果分析[J].中國電化教育,2005(6):40-4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