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生熬 謝從新,2 王騰云 宋勇 王智超 劉旭強 任道全*
塔里木河流域是由塔里木盆地的九大水系和附屬水體(水庫和湖泊)組成,塔里木河漁業資源從上個世紀50年代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隨著外來物種的侵入,云斑鮰也被無意間帶入了阿拉爾墾區水域中,造成水庫漁業資源減少,改變了土著魚類的生境。1988年云斑鮰被引入新疆,同年放養于昌吉水產養殖場和阿克蘇水產養殖場,終流入塔里木河流域;2000年后阿拉爾墾區養殖戶將云斑鮰再次引入新疆養殖后,流入現多浪水庫;從20世紀70年代末《新疆魚類志》等對塔里木河魚類區系進行了系統的報道[1-4]。對于云斑鮰的報道多為養殖和病害防治,生物學報道甚少[5-9]。2012 ~2013 年通過對塔里木河流域多浪水庫云斑鮰采樣觀察,并進行生物學的測定分析,旨在更好為其資源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提供理論依據和基礎資料。
2012~2013年,在塔里木河流域多浪水庫,用流刺網(2a=0.5 cm)和地籠(2a=0.5 cm)捕獲,分每年春秋兩個季節,共采集77尾,鮮樣帶回實驗室;
參照殷名稱[10]方法??闪啃誀顪y量了體長(L)、體重(W)、空殼重(WE)、體高(H)、頭長(LH)、尾柄長(LP)等6項指標;長度測量精確至 0.1 mm,質量精確至 0.01 g。
實驗數據用Excel處理,數據分析用SPSS 16.0中One-Way ANOVA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差異顯著時采用LSD法進行多重比較,結果用平均數±標準差表示;再對試驗數據進行簡單相關分析,建立逐步回歸方程。
2.1.1 形態特征
云斑鮰(Ictalurus nebulosus)屬鯰形目,鯰科,鮰屬的一種淡水魚類,和長江流域的黃顙魚形體非常類似,水產品市場和火鍋店都當黃顙魚出售,主要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國和加拿大的淡水、半咸水域中,它富含人體必需的各類微量元素以及多種必須氨基酸,經常食用對預防人類疾病(特別是心腦血管疾病)有極其重要的作用。1984年湖北省水產研究所從美國引進,1987年推廣至其他省份[10,11]。這種魚個體不大,具有強適應性、食性廣、易養殖、成活率高、易上鉤等優點,肉質細嫩鮮美,無肌間刺,人們頗為喜愛。
塔里木河流域多浪水庫的云斑鮰,體形短肥,體前部較寬后部稍扁??诹汛?,口寬而鈍,端位。前頜和齒骨上分布有不規則向內彎曲的細密小齒。眼小,觸須4對,上頜長須末端可達胸鰭基部,體表光滑無鱗,富含黏液,有脂鰭,體背部灰褐略帶金黃,腹部灰白色,有云狀斑紋。
2.1.2 可量性狀對比分析
通過對云斑鮰77尾魚類的可量性狀傳統的傳統測量,并描述其比值關系(見圖1,表1)。

圖1 云斑鮰的體長與體重分布圖
從圖1云斑鮰的種群體長與體重的頻率分布中表明,其群體的體長范圍在3.24~20.15 cm間,均值7.79±0.53 cm。采集的樣本中,雌魚34尾,體長為4.17~16.23 cm,均值8.13±0.69 cm;雄魚43尾,體長為3.24~20.15 cm,均值7.53±0.78 cm。采集樣本群體的體重范圍0.28~28.31 g,均值5.21±7.75 g;空殼重范圍0.34~7.07 g,均值為1.61±0.88 g。采集的樣本中,雌魚34尾,體重為0.55~28.31g,均值8.70±1.75g;雄魚43尾,體重為0.28~35.60g,均值6.42±1.55g。雌雄間體重分布差異顯著(P<0.05)。
從圖1中可以看出,云斑鮰在塔里木河流域多浪水庫生長中,總體快速生長期發生在5.00cm左右。按照正態分布,雄性個體近似表現正態。

表1 塔里木河流域多浪水庫云斑鮰可量性狀比(n=77)
依據殷名稱[10]方法通過對樣本數(n=77)進行了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如下:
種群總體(n=77)體長和體重相關方程為:y=0.024 1x2.3158,R2=0.859 6;
種群中雄性(n=43)體長和體重相關方程為:y=0.014 4x2.6151,R2=0.962 2;
種群中雌性(n=34)體長和體重相關方程為:y=0.008 3x3.0344,R2=0.944 1;
種群總體(n=77)體長和空殼重相關方程為:y=0.022 5x2.2182,R2=0.813 9;
種群中雄性(n=43)體長和空殼重相關方程為:y=0.014 0x2.5076,R2=0.972 3;
種群中雌性(n=34)體長和空殼重相關方程為:y=0.006 1x3.0879,R2=0.945 7;
從上述種群總體的體長與體重/空殼重的關系式中看出,生活在塔里木河流域多浪水庫的云斑鮰偏瘦,生長比速穩定,總體樣本數屬于異速生長魚類;但雌性機體較瘦,屬于勻速生長;雄性則是異速生長。
從采集的總體樣本數(n=77),其中雌性(n=34),雄性(n=43)。解剖樣本發現,云斑鮰內容物主要有小型魚類、草蝦、底棲動物、水生昆蟲等,也有少量的藻類,多浪水庫中多集中于光照好,餌料豐富的淺水區和水草豐富的水域。云斑鮰較為貪食,喜弱光或底層捕食。
依據殷名稱[10]報道,由于采集的云斑鮰總體樣本年齡較小,主要為0+~1+的個體,胃腸充塞度充塞度基本在4級以上,雌雄個體差異明顯。5月中上旬,雌性個體(n=34)中胃腸充塞度有4級21尾,3~4級10尾,2級3尾;雄性個體(n=43)中胃腸充塞度14級5尾,2~3級16尾,2級12尾,相比較而言雌性個體飽滿度較差。6月為產卵高峰期,云斑鮰攝食旺盛。隨雌性個體產卵的結束,攝食強度降低。
云斑鮰是肉食性魚類,隨棲息環境的不同食性也發生變化,現在池塘養殖中的云斑鮰已經從肉食性轉化為雜食性魚類,但讓其生活到大水面或水庫中,食性也會相應的轉換為肉食性魚類,捕食方式為底棲魚類,這與相關報道云斑鮰的生物學性狀效果符合[10-14]。
塔里木河流域多浪水庫采集的樣本數為77尾,其中雌性34尾,雄性43為,雌雄比為1:1.26云斑鮰一般1+就可以達到成熟,捕撈個體(n=77)中只有12尾達到性成熟,其余個體較小,雌性個體12尾,雄性個體5尾,6月產卵高峰,卵子圓形,為淡黃色透明狀,喜歡在水草豐富和水體較淺的庫灣和入水口產卵。
依據豐滿度系數為K=(W/L3)×100,對樣本數(n=77)進行了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如下:
種群總體(n=77):K=0.778 3±0.045 2;
種群中雄性(n=43):K=0.769 0±0.042 2;
種群中雌性(n=34):K=0.950 7±0.067 1;
從豐滿度指數看,總體樣本數的豐滿度在0.7左右,云斑鮰雌性個體豐滿度指數通常在0.9時出現峰值,而雄性卻在0.8出現峰值。從豐滿度指數的結構式觀察塔里木河流域多浪水庫云斑鮰雄性的豐滿度指數均值略低于種群總體和雌性個體,說明雄性個體性成熟較早,與魚類生態繁殖策略相符合[10,15,16]。
本實驗的研究過程中,發現塔里木河流域多浪水庫的云斑鮰廣鹽性,肉食性,適溫范圍較寬,較強集群行為,喜歡活動在水體中下層,喜歡弱光下和水體底層攝食,需要氧氣含量較低,易混養的魚類。
云斑鮰由于生長水域的不同,導致云斑鮰體現出不同的生長比度,這與云斑鮰屬于小型魚類,繁殖期來的早,快速生長與旺盛期出現在不同生長階段等生態習性密切有關[10];不同的水體環境,不同的餌料豐度下,云斑鮰生長會隨食物和水溫等年際變化也表現出不同的生長趨勢和生長性狀[10,11]。
云斑鮰,肉食性魚類,但食性會隨生活水域不同有所改變,在多浪水庫中主要以活體餌料,例如小型魚蝦類為主,不同程度的占領了其他魚類的生態位,對其它魚類的生長造成了危害[12,15,16];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塔里木墾區有4座水庫,其中3座在阿拉爾墾區,多浪水庫為人畜飲用水源地,其中最主要的魚類為鯉、鯽,草魚等魚類,多浪水庫為浮游生物貧瘠的水庫,餌料豐度差,云斑鮰的繁殖及生存可能相應的破壞了生態系統平衡[15,16]。
對于新疆各大水體而言,外來生物不同程度的引入,在帶來巨額經濟效益的同時無疑也給生態環境造成生態債務,致使生態環境破壞。
[1] 馬燕武,郭焱,張人銘,等.新疆塔里木河水系土著魚類區系組成與分布[J].水產學報,2009(06):949-956.
[2] 程勇,嚴光文,王智超,等.塔里木河干流上游及附屬水體外來魚類物種調查及檢索表的編制[J].塔里木大學學報,2011(02):8-13.
[3]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水產局.新疆魚類志[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79:4-39.
[4] 姜正炎.新疆干法空運云斑鮰親魚成功[J].中國水產,1990(02):19.
[5] 魏法權,陶志勇,徐文斌,等.寒冷地區池塘養殖云斑鮰試驗[J].淡水漁業,2000(08):11-12.
[6] 毛國棟,姚斌,王水怒.黔北山區云斑鮰的稻田養殖試驗[J].內陸水產,2009(01):23-24.
[7] 張凱,喬之怡.鹽堿池塘云斑鮰養殖技術[J].天津農林科技,2010(03):26-27.
[8] 康鵬天,常瀟月.北方高原云斑鮰土池塘養殖技術[J].中國水產,2012(02):60-62.
[9] 楊樹軍.北方地區云斑鮰高效精養技術[J].科學養魚,2013(03):34-35.
[10] 殷名稱.魚類生態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5:11-128.
[11] 謝從新.魚類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0:291-384.
[12] 陳生熬,謝從新,宋勇,等.塔里木河沙雅段葉爾羌高原鰍形態生物學研究[J].新疆農業科學,2011(08):1499-1504.
[13] 宋國興,龔希貴.新疆地區池塘養殖云斑鮰試驗[J].內陸水產,2002(06):29.
[14] 蘭祖榮.云斑鮰生物學特性與繁養技術[J].內陸水產,2005(02):20.
[15] 李思發.水產生物引種喜與憂的反思_上[J].科學養魚,2005(6):11-12.
[16] 李思發.水產生物引種喜與憂的反思_下[J].科學養魚,2005(7):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