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6月19日報道,原題:中國的課堂需要談論性嗎? 張麗佳(音)10歲時,母親說小孩是從胳肢窩里生出來的。張回憶說,在她上世紀70年代成長期間,除了母親的話,從沒接受過任何性教育。在近期一篇文章中,張通過透露自己曾遭老師猥褻的經歷,描述了中國存在的嚴重性侵兒童現象,“由于性教育和性知識微乎其微,你很容易遭受性侵。”中國學校的性教育不足和家長的避而不談,令幾代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以為嬰兒來自腋窩或垃圾堆。越來越多人正像張這樣發出呼吁:改善中國性教育,以打擊性侵兒童現象并應對性病患者和意外懷孕激增等問題。一般而言,中國學生會被教授男女基礎解剖學的差異,僅此而已。“我們在學校從未上過性教育課”,在成都某著名中學就讀的孫梅梅(音)說,老師們只是告訴她,若有男朋友,她會“有麻煩”。教師或學生都缺乏了解相關知識的動機。這就形成惡性循環:沒人學,以后也沒人教。但這種清教徒式的課堂并沒轉化為清教徒式的社會。中國媒體2012年的調查發現,70%的中國人有過婚前性行為,而1989年時僅為15%。民眾對“房事”的無知已造成嚴重后果。缺乏性教育使農村和城市遭受同樣困擾。中國性病感染率正與日俱增,性傳播目前已占中國艾滋病新感染案例的87.1%。意外懷孕現象亦非常普遍。據中國衛計委2013年公布的最新數據,中國每年墮胎人次達到令人震驚的1300萬,其中有少女竟墮胎13次。除對性教育的態度過于拘謹且尚未發布標準和權威教材外,中國教育工作者也普遍對政府要求改善性教育的呼吁置若罔聞。老師們感覺尷尬是部分原因,但主要是因為他們只關注學業目標。性教育不是高考科目,沒有重視的動機。由于年輕人了解性知識的途徑有限,網絡和藝術成了“老師”。一項網上調查發現,88%的中國年輕人表示自學性知識。▲(作者杰邁瑪·斯泰因菲爾德,王會聰譯)
環球時報2014-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