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衛華+王利敏+侯世雄
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是社會生活中富有創造性的群體,同樣,青年也是企業的未來,是推動企業創新的中堅力量,共青團組織作為企業組織最具活力、最具創新力的組成部分在企業中發揮了生力軍的作用。近些年來,國有企業不斷深化改革,企業共青團工作也面臨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呈現出削弱和淡化的趨勢。如何適應形勢的發展,切實發揮企業共青團的生力軍和助手作用,應努力做到“三個著力”:
一、著力培育青年的良好素質
堅持把提高青年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文化道德素養作為首要任務,積極開展“四項教育”,努力打造一支適應企業發展需要的高素質的青年員工隊伍。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和共青團十七大精神。通過開展青年理論學習活動,以專題學習會、主題團日、撰寫學習體會和論文等形式,多載體、廣角度、全方位組織團員青年進行政治理論學習,堅定團員青年理想信念和政治追求,在全廠團員青年中掀起學習的熱潮。
二是典型事跡教育。通過開展“立足崗位學先進,盡職盡責作貢獻”活動,大力宣傳學習“十大杰出青年”、勞動模范、青年崗位能手等典型的先進事跡,激勵廣大團員青年在工作中愛崗敬業、積極進取、勇挑重擔,使廣大團員青年學有所思、學有所獲,牢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勤勤懇懇做好本職工作。
三是形勢任務教育。針對青年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疑點問題,深入開展形勢任務教育活動,引導廣大青年認清形勢、明確任務、增強責任,帶頭學習、帶頭宣講、帶頭實踐,努力把學習教育活動的成效轉化為帶頭做好本職工作的動力,為企業的發展盡職出力。
四是傳統精神教育。充分利用身邊的企業精神教育基地,引導青年深刻認識新時期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的現實意義。創新教育方式方法,通過觀看影視片、講身邊故事等有形有聲的形式,引領團員青年掌握內涵、領會實質,讓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根植于青年思想深處,讓石油工業的優良傳統代代相傳。
二、著力搭建青年建功的良好平臺
著眼于服務企業發展、服務青年成長發展需求,著力搭建團員青年展示才華、建功立業的平臺,帶動廣大青年以實際行動為企業發展做貢獻。
積極開展主題實踐活動,帶動青年員工建功立業。一是結合當前形勢,開展“降本增效作貢獻”主題實踐活動。認真研究制定實施方案,細化工作措施,切實發揮青年的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二是以“安全生產、青年爭先”主題實踐活動為載體,引導和動員青年做安全生產的排頭兵,通過組織安全生產知識競賽、專題講座、演講賽等形式,廣泛宣傳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不斷提高青年員工的安全生產意識、安全生產技能和應對突發事件能力。
積極開展崗位練兵,提升青年員工的技術素質。一是開展青年管理提升活動,組織青年管理人員結合崗位就防控風險、理順流程、成本控制開展建言獻策活動;組織青年技術人員深入開展技術創新活動,激勵青年操作員工由熟練型青工向技能型青工、專家型青工晉升,加大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力度。二是組織青年員工立足崗位,深入開展崗位練兵活動,以“導師帶徒、拜師學技”活動為載體,制定管理辦法和活動方案,在注重青年高技能人才培養的同時,重點關注一線青工和新入職青工,以一線生產班組為單位,通過師徒一對一的傳技藝、幫思想、帶作風,引導青年在崗位實踐中樹理想、練技能、長才干。
三、著力打造青年隊伍的品牌形象
深化創建青年文明號活動,抓好“青”字號工程。推進青年文明號創建深度融入基層建設,將優秀創建集體打造成標準化建設示范點。在青年文明號創建活動中,引導廣大青年塑造崗位文明,提高崗位技能,實現崗位效益,使“青年文明號”成為凝聚青年、團結青年、塑造青年的有效載體。
深化青年志愿服務活動,打造“安心”工程。加強志愿者隊伍建設,拓展服務內容,開展好“四心”志愿服務活動,通過結對服務、走訪慰問、通訊聯絡等多種途徑和有效載體,為輸出勞務人員提供真情服務,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開展好“學雷鋒”便民志愿服務和“油地共建”志愿服務活動,引領社會新風正氣,促進油地和諧。開展好油城助學活動,加強與困難學生及家庭的聯系,從思想上引導、學業上輔導、物質上幫助,幫助困難學生健康成長。
深化青年成長成才活動,著力推進青年成才助推工程。建立健全青年人才庫,健全完善推進青年成長成才的長效機制,加大青年人才培養力度,引導青年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為優秀青工、業務骨干成長成才搭建平臺、提供空間,幫助他們實現自身價值。努力做好新員工入職教育工作,促進新員工盡快融入企業、健康成長。
(作者單位:華北油田公司第三采油廠,河北 河間 06245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