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琪
“我本人其實很普通,以后還想做個普通人,不想別人來打擾我的生活。其實,這種事情每個人都能做,就看有沒有心!”說起將社會善款轉贈給王園園時,刁娜再一次重申自己的觀點,“我就是一個普通人,做了一件普通的事情。”
刁娜,南山集團旅游公司員工。2011年10月因救助受傷女孩而不慎被過往汽車撞斷了腿。隨后,刁娜的事跡流傳開,被稱為龍口“最美女孩”。
2011年11月10日,刁娜被授予“煙臺市三八紅旗手”“龍口市三八紅旗手”和“龍口市優(yōu)秀共青團員”稱號。11月28日,團省委授予刁娜“山東省優(yōu)秀共青團員”稱號。2013年9月26日刁娜被評為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全國見義勇為模范。
勇敢營救路人
2011年10月23日傍晚5時多,天色比往常暗了許多,龍口市飄起了細雨,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騎電動車下班的王園園在龍口市通海路富龍攪拌站附近被撞倒在地,頭上、身上都是血。
刁娜和愛人下班駕車回家,看到了倒在路中央的王園園。當時下著小雨,天色有些陰暗,又正值下班高峰期,來往車輛很多。“這里車來車往,司機一不留神可能會再次撞上她。”為了避免受傷的王園園遭受二次傷害,刁娜立刻和愛人停車營救,站在女子前方,用身體為她筑起一道防護墻。他們一邊撥打120急救電話,一邊不停地打手勢、喊話,指揮過往車輛繞行。
幾分鐘里,有10多輛車在刁娜的指揮下繞行。沒過多久,天徹底黑了。為給過往車輛更明顯的提醒,愛人回到車里拿警示牌,刁娜一人在雨中指揮車輛。這時,一輛轎車徑直向她們沖了過來。刁娜沒有多想,立即擋在受傷女子前面。雖然司機在看清刁娜的一瞬間,猛打了一把方向盤,但為時已晚,還是把她掛倒在地。
“不知怎么回事,當時只感覺到一陣刺骨的劇痛,”刁娜說,低頭一看,右小腿下半部分耷拉著,“我知道,我的腿可能被撞斷了。”
救護車趕來后,將受傷女子和刁娜一起送往醫(yī)院。經診斷,刁娜右腿嚴重骨折,而被及時救治的傷者王園園,雖然腦部、耳膜和肋骨等多處受傷,但幸虧搶救及時,脫離了危險,而刁娜為此付出了一條腿的代價,但她依然保持了一個普通人的淡定:“一條腿換一條命,值得了!”刁娜坦言自己“不后悔”,“當時,第一反應就是下車救人,沒有工夫多想其他的事情。”
24歲的刁娜在滾滾車流中勇救傷者的故事迅速傳開,在網(wǎng)上她被稱作“最美女孩”。刁娜的義舉,讓一場有著流血和受傷的悲劇,有了溫情的結局:受傷者、施救者、肇事者三方因此結緣,相互鼓勵共渡難關。
義舉成就完整家庭
這起車禍打破了刁娜平靜的生活。
“一下子來這么多的媒體,我很不適應。”突然面對數(shù)十家媒體的輪番采訪“轟炸”,刁娜表示,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說我‘以身擋車有點過了”。刁娜解釋,“當時看到車禍有人受傷后,我在路中間距離受傷者10多米,疏導過往車輛,防止受傷者再次受傷,突然一輛吉利轎車要強行超前面的車,一眨眼的功夫,車已經來到我面前了。”
在刁娜的病房,有一位中年女子跑前跑后地忙活,起初我們以為她是刁娜的親屬,經詢問之后才知道,她是肇事者的母親杜女士。“當時,天陰得厲害,我兒子因對面車開大燈刺眼看不清誤撞了刁娜……她傷成這樣,我心里很過意不去。”杜女士說道。
如果不是刁娜擋在面前,兒子的車要是撞到已經受傷的王園園,那后果將不堪設想。“刁娜是個好人,我兒子傷了她,我們全家必須無條件地補償她。”杜女士說。
在刁娜養(yǎng)傷的日子里,杜女士顧不上照顧懷孕的兒媳,代白天要上班的兒子天天來刁娜病房送飯陪床,她的兒子和丈夫也多次來醫(yī)院看望、道歉。杜女士的行為感動了刁娜的家人:“她也很不容易,我們已原諒肇事司機了。”
王園園的丈夫戴勇業(yè),更是對刁娜的義舉感動不已。“刁娜成就了我們一個完整的家庭,那個時段是車流高峰期,如果不是刁娜,后果真是不堪設想。”戴勇業(yè)說,他的母親在家照顧3歲的孩子,他自己要照顧妻子,沒有時間天天來看刁娜,但他們永遠忘不了刁娜的救命之恩。
“這種事情每個人都能做,就看有沒有心!”說起將社會善款轉贈給王園園時,刁娜再一次重申自己的觀點,“我就是一個普通人,做了一件普通的事情。”
告別傷痛 重獲新生
從早晨7點半進入手術室,到9點手術結束,這段時間,手術室內的刁娜牽動了眾人的心。
一大早,刁娜的婆婆就從龍口趕過來,站在手術室外,緊張得一言不發(fā),不停地張望。刁娜的爸爸刁永志則淡定地看著窗外,“沒什么可緊張的,這醫(yī)院技術水平高。”
刁娜的媽媽王女士告訴我們,刁娜昨晚10點多才入睡,一晚上輾轉反側,不到4點鐘就醒了。“雖然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可她還是緊張,對手術有點恐懼。”“刁娜心理上還是個小孩”,刁娜的主管護師曲玲玲說,“這是刁娜第二次手術了,這種拆鋼板手術,平常如果換成大人,根本不會緊張到一晚上睡不著覺,她還是個沒長大的孩子。”
手術室外,眾人在焦灼等待。手術室內,由創(chuàng)四科主任洪煥玉帶領的六名醫(yī)護人員在緊張忙碌。心理護理、建立靜脈通路、打腰麻、導尿、上止血帶、消毒、手術,先取外側腓骨鋼板、取脛骨的髓內針、切除瘢痕、縫合……因為是局麻,刁娜的意識始終很清醒,在醫(yī)護人員的鼓勵下,刁娜的心情放松下來。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
9時許,手術室的門終于打開。刁娜的媽媽快步上前,俯下身子,看著躺在病床上的刁娜問道“疼不疼?還好吧?”刁娜吸著氧氣、掛著吊瓶,開口回應說“還行,就是有點麻。”
不知因為手術室溫度太高,還是因為手術過程太累,洪主任此時滿頭滿臉是汗。他一邊擦著汗珠,一邊對記者說:“非常成功,不算麻醉,總共歷時55分鐘,多半時間用在腿傷的瘢痕整形美容上。”
“這是個愛美的女孩子,本身又外表美心靈也美,我們都愿意盡力幫助她”,洪主任說,手術過程中,刁娜不停地問什么時候可以穿高跟鞋,什么時候可以穿裙子,“我們特意為她的腿傷做了整形美容,之前可能手術比較匆忙縫合不算美觀,我們切除了那些瘢痕,愈合后,傷口會長成一條白線,不會影響美觀。”
洪主任說,手術后,刁娜的腿傷就將徹底痊愈。一個月后刁娜就能下地活動,三個月后,刁娜就能正常地生活行走,半年后,刁娜就可以穿高跟鞋、穿她喜歡的裙裝了。
用愛轉化悲劇
如果說送人玫瑰,手有余香頗具優(yōu)美意味,那么,救人于危難之中的雪中送炭,則凝結著崇高美。若因人生信仰和道義擔當而置自身安危于不顧,救死、扶傷,所閃現(xiàn)的人性光輝,并由此帶給這世間的溫暖,是鼓舞和震撼。用自己的一條腿換回別人的一條命,便是此類的鼓舞和震撼,代言著這個時代應有的思想高度。
刁娜的事跡,早為世人所傳頌。這個平凡人的不凡經歷,在彰顯其精神閃光的同時,對社會的精神力量也是一種積淀。刁娜之所以感動了世人,不僅因其自身樸實的高尚和平凡中的偉大,更因為我們的社會通過此事件,體現(xiàn)出了常常被多樣情緒所淹沒了的人與人之間互助的、應有的溫度。在施救和被救的過程中,尤其是“肇事者”一方以實際行動積極對問題進行補救的姿態(tài),成就著這個社會的溫情。
無論是精神的傷害還是肉體的受傷,無論是“受害者”還是“施害方”,只要不猥瑣而重情尚義、不推卸有責任擔當,那么,悲劇帶給人們的便不是眼淚,就更有向上的力量。一次舍生取義的善舉,成就了一條生命和若干個家庭,更成就了這個社會的精神高度,帶給世間無限的脈脈溫情。
(編輯 李天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