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黎明
河南省沈丘縣劉莊店三中
中學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高黎明
河南省沈丘縣劉莊店三中
作文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任務,同時也是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目前中學作文教學存在作文教學偏離目標、作文命題脫離學生生活實際、觀念陳舊等問題。本文從教師角度提出改進中學作文教學狀況的建議,進而實現教師的個性化作文教學,提高中學作文教學的實效性。
中學;作文教學;建議
作文是中學生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中學階段的作文教學對于培養中學生的綜合能力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相等,作文更是如此。由此可以看出寫好作文對于中學生來說有其至關重要的作用。
1.提高學生運用書面語言表達和交流的能力。
語文素養的聽、說、讀、寫中,寫是最能體現綜合能力的。其他教學效果的檢驗,都會在作文教學中體現出來,它既可以提高學生運用書面語言表達的能力又可以提高其交流能力,因此作文教學對中學生來說意義重大。
2.教會學生善于觀察生活和體驗生活。
作文的源泉來自于生活,要想讓學生寫出富有鮮活力、充滿感情色彩的作品,必須教會學生觀察生活、體驗生活,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并在體驗中獲得感悟。在教師的逐步引導下,學生產生觀察生活的興趣,在作文中就會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才不會無話可說。由剛開始的引導過渡到自覺,這就是學生最大的收獲,不僅提高了學習效果,而且也豐富了自己的生活。
3.幫助學生養成善于積累素材的好習慣。
作文中的素材從哪里而得?在于日常的積累。量變才能引起質變,積累的多了,記得多了,在寫作中才能更好的表現自己,突出自己的寫作優點。日常積累的重要來源在于閱讀。閱讀對于寫作來說非常重要,閱讀是積累的關鍵,更是提高寫作能力的前提。在日常閱讀過程中把優美的段落、句子記錄下來,從模仿做起,逐步將其熟練的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才能更好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形成自己獨特的作文風格。
目前中學的作文課堂中,作文教學存在如下問題:
1.作文教學偏離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的目標是:“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見聞、體驗和想法。能根據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發展書面語言運用能力。”但是在實際的作文教學中,教師階段目標不明確,沒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考慮,用技能的訓練來代替學生的能力形成,導致學生對寫作失去興趣,導致出現學生不會寫作文的現象,甚至產生了對作文的恐懼心理。
2.作文教學觀念陳舊。
目前不少教師的教育思想陳舊,過多地關注學生的“文”,關注習作的內容和結果,而不關注學生在習作過程中情感的體驗、表達的愜意、交流的快樂。教師在作文教學中一般采取先讀作文要求,后讀范文的教學方法,把作文教學等同于知識教學,在課堂上以教師為中心,把“范文”當做學生作文的領路人,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不給學生表達的機會,讓學生被動的接受自己的要求,久而久之,就會讓學生感到厭煩,認為寫作文是一種機械性的作業,導致學生對作文失去興趣。
3.作文命題脫離學生生活實際。
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沒有生活、沒有親身體驗就無從表達,教師不是教給學生如何觀察生活,而是讓學生買作文指導書,每次留作文的時候都是讓學生去讀范文,抄范文,導致內容是一些脫離生活的大話、套話、廢話。缺少理解、體驗和感悟,使作文教學失去意義。
4.講評要求缺乏針對性。
作文講評能夠對學生的作文能力進行有效評價,也是學生作文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徑。有效的作文講評,可以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創作的熱情。然而,有的教師對學生的作文水平要求過高,以自己的主觀意愿去對學生做超標準的要求,規定學生寫作時必須運用到所學的寫作方法,或者在評價中用層次分明、主題突出來要求學生。
作文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要解決當下中學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可以從多個方面來解決。本文從教師角度進行分析,提出提高作文教學的建議。
1.明確作文教學目標。
對于中學語文作文教學,目標的確定很重要。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在目標的指導下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明確寫作目標,充分體現總目標中關于寫作興趣的要求。教學目標的有效掌握,可以很好的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思維能力,在課堂中要鼓勵學生積極主動的發言,讓學生體會到寫作的樂趣,從而對作文產生興趣,最終讓學生能夠順利的完成寫作,改變學生難寫的狀況。
2.轉變作文教學的觀念。
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寫作教學理念,實現從功利性到人文性與工具性統一轉移,使教育真正的成為實現個性全面發展的活動。教師要全面學習教育理念,使寫作教學富有生機,充滿活力。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教會學生觀察生活,在生活中發現問題,并且克服教師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教師在作文教學中的主導地位,重視作文過程的指導,反對技巧性作文訓練,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并且了解學生心理,幫助學生形成心理調適的能力。
3.命題要結合學生生活實際。
語文寫作要以生活為基本素材,一切寫作靈感來源于生活。作為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擁有一雙善于觀察生活的眼睛,生活中發生的事、遇見的人、看見的景色都可以成為日常寫作的重要素材。在課堂觀察中發現寫作課是十分重視文章的思想、條理的,而對于中學生而言,沒有生活經驗怎么能夠寫出符合要求的文章呢?長期脫離實際的要求,只會讓學生對寫作產生厭煩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