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1935年聚酰胺纖維(國外一般稱尼龍,我國稱錦綸)的問世是合成纖維工業的重大突破,開創了紡織業發展全新的階段。“像蛛網一樣精細,像鋼鐵一樣牢固,彈性超過任何普通天然纖維?!薄虐罟?0多年前打出的這段廣告詞,讓其首創的尼龍絲襪風靡全球。
錦綸是我國最早產業化生產的合成纖維,性能優良,應用領域廣泛,但長期以來由于多種原因發展速度偏慢,尤其是相對于滌綸而言。1998年以來,隨著國內錦綸需求的不斷增長,其產能和產量均穩定上升,消費量遠超實際生產水平。聚酰胺品種繁多,現階段我國聚酰胺在纖維領域的應用仍以PA6為主,另有少量PA66。
己內酰胺技術瓶頸的突破無疑是我國錦綸行業甚至整個化纖產業的里程碑之一。至此,我國聚酰胺行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也不容忽視,比如大量己內酰胺項目投產后原料的消化吸收、聚酰胺產品結構的優化調整以及應用領域的拓展等。在這一發展背景下,本專題著眼于聚酰胺行業的技術和市場發展,邀請業內專家從長遠發展角度探討了怎樣實現錦綸產業鏈的價值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