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華+蔡永東+馬順彬
摘要:文章介紹了色織燈芯絨產品的開發、工藝控制及生產實踐的技術要點。通過選用合適的工藝,解決產品的生產過程中遇到的難題,提高了產品的質量,保證了生產的順利進行。
關鍵詞:色織;燈芯絨;漿紗工藝;織造工藝
中圖分類號:TS106.57 文獻標志碼:B
Process Design and Production of Yarn-dyed Corduroy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a kind of yarn-dyed corduroy and the key points in weaving production and process control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By choosing appropriate process,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re solved, the quality of the yarn-dyed corduroy is improved and smooth operation is ensured.
Key words: yarn-dyed; corduroy; sizing process; weaving process
燈芯絨具有手感柔軟、絨條圓潤、紋路清晰、美觀大方、經久耐穿等特點,深受消費者青睞。本公司為占領市場份額,開發出了純棉色織燈芯絨,成為國內外市場上非常流行暢銷的床上用品面料。本文就色織燈芯絨的產品設計與生產工藝需要解決的問題探討如下。
1 織物的規格與上機工藝
為順應市場的需求,研制開發了純棉色織燈芯絨,其產品規格為190.5 cm JC 14.6×(JC 18.2+JC 14.6 1∶2)×338.6根/10 cm×661.4根/10 cm,總經根數為6 530根,通過運用不同顏色的經緯紗和色彩搭配,使織物有較強的立體感效果。
1.1 織物的色經色緯的排列
紗線配色是:A(米色),B(綠卡其),C(咖啡色)。
經紗排列:64A,80B,80A,64B,經紗循環數為288根。[64A,(80B,80A)×40,64B,經紗循環數為6 528根]。
緯紗排列:(1JC18.2A,2JC14.6C,1JC18.2A,
2JC14.6C)×22,(1JC18.2B,2JC14.6C,1JC18.2B,2JC14.6C)×22,緯紗循環數為264根。
1.2 地緯與絨緯排列比的選擇
地緯與絨緯的排列比根據燈芯絨的堅牢度來決定,當地緯與絨緯的排列比大時,雖然燈芯絨的毛絨密度會增加,柔軟性和保溫性得以改善,但是燈芯絨的堅牢度會降低,絨毛的固著性能差,絨毛易被拉出,造成脫毛。為改善燈芯絨的柔軟性和保溫性,獲得豐滿的絨毛,符合床品需求,將地緯與絨緯的排列比選為1∶2。
1.3 地組織的選擇
地組織的主要作用是固結毛絨及承受外力,燈芯絨常用的地組織有平紋、斜紋、緯重平等組織。為使燈芯絨底板平整,方便割絨,且增加織物的耐磨性,滿足床上用品的需要,本設計采用平紋作地組織。
1.4 絨毛的固結方式
采用W形固結,絨緯與壓絨經交織點少,緯紗容易打緊,絨緯割斷后絨面抱合效果好,絨面沒有溝痕。
1.5 織物的上機工藝
停經片穿法:采用 6 列并列穿法。采用并列穿法使得相鄰兩紗線的間隙增大,飛花容易落下,從而減少經紗之間的摩擦和毛羽糾纏,降低了經紗間的粘連,減少經向斷頭。
穿綜工藝:地組織和邊組織均采用 8 頁綜順穿。
穿筘工藝:筘號為83.8,筘長208.5 cm,穿筘幅寬197.9 cm,燈芯絨織物穿筘時,不能破壞其循環,每筘穿入數應為組織循環的約數,邊組織和地組織的每筘穿入數為 2。為減少經紗摩擦和便于割絨在生產時采用反織。
2 漿紗工藝
2.1 漿料配方
燈芯絨是高緯密織物,織造時開口和打緯次數多,打緯阻力大,要求經紗有較高的強度和耐磨性。根據“相似相容”原理,選用JSL-2、TBS和T-5為主的漿料組合,具有粘度穩定、滲透性好、成膜完整性好、漿膜機械性能好等優點,對貼伏毛羽、提高紗線強力有很好的作用,且易退漿。
漿料配方:TBS 25 kg,JSL-2 75 kg,T-5 25 kg,CD-52
7 kg,AD-2 15 kg。
2.2 上漿工藝
采用祖克S432型漿紗機漿紗。經紗上漿是改善經紗抗拉、保伸、耐磨的重要手段。經過反復試驗論證,漿紗工藝如表 1 所示。
(1)上漿率為13%±1%,若上漿率偏低,紗線的增強率與耐磨性能都降低,織造時紗線容易起毛,斷頭增加,影響生產;但若上漿率過高,會對后加工有一定的影響,如絨坯軋堿后,易使絨粘連,影響割絨。
(2)為避免經紗斷頭或飛花纏繞停經片,漿紗回潮率控制在7.5%左右。
(3)漿紗伸長率在1%以內,伸長率越?。ㄒ谠试S的范圍之內)上漿質量越好。
(4)漿槽溫度是提高上漿質量的重要參數,它對上漿率、回潮率等都有很大的影響。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若漿槽溫度過低,會使粘度過大,浸透差,形成表面上漿,同時漿紗粗硬、落漿多、毛羽增加,漿槽內漿液溫度不穩定,會使起漿液產生泡沫,造成漿斑疵布。溫度宜控制在85 ~ 88℃之間。
(5)合理控制粘度。若粘度大,雖然粘著性能好,但浸透性能差;粘度小時,浸透性能好,粘著性能差。粘度宜控制在 9 ~ 10 s之間。
(6)漿紗上機時注意排頭均勻,落軸時穿絞線,分層貼膠帶紙。
3 緯紗要求
在不影響織造的情況下,緯紗的捻系數應適當減小,要求緯紗條干均勻,紗疵小而少,有利于割絨和染整加工,使絨毛易于松散起絨和織物絨面豐滿,緯紗捻系數為300。
4 織造工藝
由于燈芯絨緯密大,織造時打緯阻力大,織機要承受很大的張力,為確??椩祉樌M行,織機需具備強打緯、送經勻、伸幅好等特點,因此,采用ZAX9100型噴氣織機進行反織生產。
(1)高后梁高低
上、下層經紗張力差異有利于打緊緯紗,形成緊密織物,可以使布面豐滿勻整,防止筘痕和條影的形成,改善織物的外觀質量。后梁高低110 mm。
(2)合理設置主噴、輔噴參數
主噴啟閉時間為80°~ 170°,輔噴啟閉時間依次為90°~ 160°、110°~ 180°、130°~ 210°、150°~ 230°、170°~ 250°、190°~ 270°。
(3)車間溫濕度的控制
該品種為全棉織物,車間濕度不要太高,以控制在65% ~ 75%為宜,溫度控制在22 ~ 26 ℃之間。
(4)上機張力
由于燈芯絨織物的緯密遠大于經密, 打緯阻力大,為打緊緯紗和增加梭口的清晰度,要求經紗的上機張力適當增加,上機張力為2 500 N。
(5)其他工藝參數
車速700 r/min,緯密輸入數為638根/10 cm,開口時間300°。
5 織物的后加工工藝
坯布還需要割絨、刷絨、前處理、染整等工序加工,才能形成具有條狀絨面外觀的燈芯絨,其后加工工藝流程如下:坯布→割絨→退漿→烘干→刷絨→燒毛→煮練與漂白→染色與印花→烘干→拉幅→刷絨→上漿整理→成品檢驗→開剪定→打包等。
參考文獻
[1] 楊志清.特細條燈芯絨的設計與生產[J].現代紡織技術,2005(4):35-36.
[2] 蔡陛霞.織物結構與設計[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3.
[3] 姜鳳琴,季英超.色織毛棉燈芯絨織物的設計[J].上海紡織科技,2004,32(1):20-21.
[4] 楊遠志,王國和,潘麗霞.花式燈芯絨襯衫面料的設計[J].國外絲綢,2009(3):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