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衛東+曹建中
摘要:文章從酒店制服設計的基本要素入手,針對酒店制服的款式設計、色彩設計、材料設計、工藝設計以及配飾設計,結合實例提出一些有關“增”與“減”的設計技巧,使酒店制服在展現個性化設計的同時,體現酒店各自的企業文化,帶動酒店行業的不斷發展。
關鍵詞:酒店制服;增型設計;減型設計
中圖分類號:TS941.1 文獻標志碼:A
The “Enlarging” and “Reducing” in Designing Hotel Uniform
Abstract: By introducing the essential elements of designing hotel uniform and by discussing the style design, color design, material design, process design and accessory design of hotel uniform, the paper shared some designing techniques based on practical experience.
Key words: hotel uniform; enlarging design; reducing design
職業制服是社會符號的象征,表現不同的群體風格,從量的聚集上更具統一性,覆蓋著社會的各行各業,有著巨大的需求和潛在市場。隨著旅游行業的不斷發展,不同檔次的酒店覆蓋全國各地,酒店制服行業也隨之蓬勃發展,不僅能展示出其所從事的職業、暗示酒店工作人員的級別、為顧客提供更好的溫馨服務,更能讓人們了解該酒店的文化,成為酒店企業形象的一部分,時時刻刻展現著酒店的服務及各階層的整體風貌。
現今,酒店制服已發展成為一個龐大的體系,包括大堂、禮儀、客房、餐飲、保安、維修、管理層等部門。如此品類繁多的制服設計,往往讓設計師無從入手,為了準確、快捷方案的出爐,可把酒店制服設計的基本方法歸納為“增”、“減”兩字。酒店制服的款式、造型、色彩、材料及配飾之間的相互關系都可在增減上作文章,難點在于如何準確把握增減變化的依據和分量。“美在恰當”只是美學的一個基本觀點,沒有明確清晰的定論,只有靠設計師一雙審美的眼光以及依據酒店制服的風格、用途、特性來斟酌制服設計上的“增”與“減”,增減的依據來自酒店制服的實用性與經濟性,增減的分量則以功能性設計為前提。
酒店制服設計包括款式設計、色彩設計、面料設計、工藝設計和配飾設計。作為一名職業裝設計師,需要通盤考察、研究職業著裝的對象、場合、目的及職業性質,從心理和生理的需求出發,靈活運用“增”與“減”的設計手法,提出最佳的設計方案。設計師必須首先了解酒店的精神和經營理念,在準確把握酒店企業文化的定位之后,從酒店文化風格演變出酒店制服的差異化設計,展現出酒店制服的獨特個性。而酒店制服的文化性、藝術性和個性化設計是相互融合、密不可分的。本文將從酒店制服設計的基本要素入手,針對酒店制服的款式、色彩、材料、工藝以及配飾設計,提出一些有關“增”與“減”的設計技巧。
1 酒店制服款式設計中的“增”與“減”
款式設計決定著酒店制服的式樣,是服裝設計的第一步,不同工種、不同性別的制服款式可以多樣化。一個酒店的制服在不失整體一致的前提下可以形成分支和系列設計,設計的著眼點首先在于區別酒店制服的不同特征和應用性,要能夠反映出不同崗位的特性,讓人們從制服上能夠輕易區分出不同的工作性質,即使從事同一職業而工種不同的也可以從標志上區別出來。酒店制服的款式設計在注重崗位服務與所在工作環境和諧的同時,可巧妙結合“增”與“減”的設計手法,將流行元素運用到酒店制服的局部設計中,使酒店制服充滿時代氣息。
1.1 酒店制服款式設計中的增型設計
酒店制服款式設計中,注重運用“增型”設計手法的部門以禮儀性較強的崗位為主,如門童與門花、外保制服的款式設計,往往采用增加分割線、裝飾線的設計手法;增加諸如肩章、肩絆的設計,以烘托隆重的氛圍(圖 1)。
1.2 酒店制服款式設計中的減型設計
在酒店制服款式設計中,注重運用“減型”設計手法的部門以管理階層的制服為主,不需要多余的裝飾,款式越簡約越好,以突出管理者的精明與干練(圖 2)。
2 酒店制服色彩設計中的“增”與“減”
酒店制服色彩設計要求在生理性、心理性與象征性準確表達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應從實用性和不同的工作性質出發,考慮職業特殊性的同時與環境相協調。再好的制服色彩設計,如不能與其穿著的環境相協調,將視為失敗的設計。在進行酒店制服色彩設計時,同樣可以運用“增”與“減”的配色技巧,突出工作性質的同時,給客戶帶來視覺美感。
2.1 酒店制服色彩設計中的增型設計
在酒店制服色彩設計中,注重運用“增型”設計手法的部門以在酒店服務中占比重最大的餐飲部門為主,可分為中餐、西餐、特餐、酒吧、茶吧等。酒店中不同性質的餐飲制服,均可以運用“增型”的配色原則,可采用幾種色彩相搭配,在體現餐飲特色的同時帶動人們輕松愉悅的食欲(圖3)。
2.2 酒店制服色彩設計中的減型設計
在酒店制服色彩設計中,注重運用“減型”設計手法的部門以中高級管理階層的制服為主,多選擇低明度、低純度的色彩,上下裝的色彩基本一致,一般不超過兩種色彩,用以體現管理者的成熟與智慧(圖 4)。

3 酒店制服材料設計中的“增”與“減”
材料是設計的物質基礎,服裝材料設計通常表現在材料的選擇與搭配上,分為表層可見的面料、里層或不可見的輔料兩部分。面料決定著服裝的品質,而輔料則影響著服裝的外觀。對制服來說材料的正確選擇尤為重要,不同的職位特性、作業環境要選擇不同性質的材料,用以降低環境因素和作業性質對人體可能帶來的損害和影響。酒店制服在材料的選擇上除了考慮是否經濟實惠外,還要看此種材料的外觀效果及性能是否能夠體現不同崗位及工種的特點。酒店制服在進行材料設計時同樣可以采用“增”與“減”的設計手法來體現各自的崗位特色。
3.1 酒店制服材料設計中的增型設計
在酒店制服材料設計中,注重運用“增型”設計手法的部門以工程部、特餐和KTV部門為主。其中,酒店的工程維修制服可采用增加面料的防護性,如增加面料的阻燃性、抗靜電性能或防油防水等性能,在體現材料設計與現代科技同步的同時,使酒店制服設計更具人性化特征。另外,面料的“增型”設計還體現在根據崗位、工作性質的不同,直觀采用不同面料的組合設計上。例如酒店特色餐廳制服的設計,可根據具體的服務崗位,采用不同質感材料的增型組合設計,以體現本餐廳的服務特質(圖 5)。
3.2 酒店制服材料設計中的減型設計
在酒店制服材料設計中,注重運用“減型”設計手法的部門以客房制服、桑拿客服為主,由于其屬于二線崗位,工作性質較單一,所有在材料的選擇上多采用減型設計,即選用同種質地材料居多(圖 6)。
4 酒店制服制作設計中的“增”與“減”
酒店制服的制作設計是款式設計和材料設計的實現手段,包括結構設計和工藝設計。根據酒店各個崗位及工作性質的不同,制作的難易程度、做工精細程度也有所區別。制服中有的工藝考究,增加了一定的制作難度;有的結構相對簡單,減少了制作難度。無論是增加還是減少了結構設計、工藝設計的難度,最終都要達到不同崗位制服所需的設計效果。
4.1 酒店制服制作設計中的增型設計
在酒店制服制作設計中,多數情況下一線崗位制服如前臺制服、大堂服務員制服、門童制服、保安制服等的結構及工藝多為增型設計,即結構比較復雜、裝飾感較強,工藝比較考究,能夠很好地體現酒店的企業文化、整體檔次、特色和風格,是酒店制服設計的重頭戲,同時也是酒店制服造價比較高的崗位制服(圖 7)。
4.2 酒店制服制作設計中的減型設計
在酒店制服制作設計中,客房、廚師、文員等多為酒店的二線崗位,工藝設計和制作設計多采用減型手法,即在結構設計和工藝設計上相對簡約,不需要過多的分割線,一般為單層設計,工藝制作容易(圖 8),在不影響最終效果的前提下,以最大限度地控制成本為佳。
5 酒店制服配飾設計中的“增”與“減”
配飾在服裝設計中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在酒店制服設計中除了具有裝飾功能外還具有標識的作用,可突出特定身份和不同崗位的區別。酒店制服的配飾設計根據崗位與工種的不同,可運用“增”與“減”的設計手法來體現不同的工作性質。設計中可充分考慮如皮帶、領巾、鈕扣、領帶、領帶夾、徽章等配飾的合理使用,體現出不同的崗位特征,起到標識性的作用。
5.1 酒店制服配飾設計中的增型設計
在酒店制服配飾設計中,前臺、外保、門童的制服多為增型設計,往往都離不開配飾的裝點,如果沒有配飾將混同于一般性服裝,消弱了制服的崗位特色。如果廚師服去掉廚師帽、領巾、扣子的裝飾,將無法區分廚師的級別及工種。前臺制服往往需要領巾、領花做裝點,因其除了具有裝飾功能外,還具有標識性,時時刻刻向客戶傳遞出企業文化、經營理念和企業精神等信息(圖 9)。
5.2 酒店制服配飾設計中的減型設計
在酒店制服配飾設計中,客房制服、保潔制服一般不采用配飾設計,因為不必要的配飾在增加成本的同時還會妨礙工作,即便采用配飾也是越簡約、體量越小越好,點到為止(圖10)。
6 結語
總之,酒店制服與優雅的工作場所、標準規范的親切服務一起構成了酒店行業的整體藝術形象。現代酒店制服設計不僅可以從傳統服飾中吸取精華加以改造,也可以從眾多外來服飾中吸取養料,恰當地運用增減的設計手法,表現出一種兼容并蓄的開闊態勢,呈現出異彩紛呈、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