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紅梅
(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廣東廣州510430)
【產業經濟】
廣東海洋文化資源分析與評價
林紅梅
(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廣東廣州510430)
海洋文化旅游是以海洋文化為主要吸引物,為旅游者提供觀光、度假、科普、教育等需求的海洋旅游產品。廣東省位于南海之濱的獨特地理位置和悠久的歷史,賦予了廣東文化旅游資源濃郁的海洋特征,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海洋文化旅游資源,為海洋文化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依據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類別對廣東省海洋文化進行劃分,并對其價值和功能進行了分析和評價。
廣東省;海洋文化;海洋旅游
海洋文化旅游的快速發展為與海洋相關的旅游目的地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在這種新形勢下,國家加強了對海洋旅游資源的開發、產品設計和宣傳,開發海島觀光、漁村風情、郵輪游艇等海洋旅游新產品,打造旅游新亮點,海洋旅游業成為許多濱海城市的發展重點。廣東是海洋大省,擁有較多沿海城市,海洋資源豐富,海灘分布較廣,漁業資源潛力巨大,產量大、種類多、品質優良。廣東沿海還擁有廣州港、湛江港等眾多優良港口,悠久的歷史為其增添了文化底蘊,地理位置的便利使其成為交通和貿易樞紐,由此看來,廣東省發展海洋文化旅游具有明顯的優勢。
海洋文化的魅力,一則來自于大海雄奇的自然景觀;二則來自于海洋文化所孕育的建筑、聚落、文學藝術、科技、民俗、宗教等人文因素。因此可以根據資源性狀,將海洋文化分為海洋物質文化和海洋非物質文化,即有形的海洋文化和無形的海洋文化(如圖1)。

圖1 廣東海洋文化分類
廣東地處祖國南面,與美麗的南海相對,海岸線綿長,有眾多大小不等的島嶼,不同類型的港口,海域遼闊,海洋資源豐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為廣東省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這為海洋文化的興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一)廣東海洋物質文化
廣東海洋物質文化包括公園設施、自然景觀、文化場館、文物遺址、宗教及民間信仰場所等,具體包括:
1.公園設施
(1)公園
公園有較完善的配套娛樂設施、良好的綠化環境和公共綠地,為公眾提供游覽、觀賞、休憩、開展科學文化研究及鍛煉身體等活動的場所。公園一般可分為城市公園、森林公園、主題公園、專類園等。廣東省與海洋文化相關的公園資源十分豐富,其中以珠海市、茂名市、湛江市較為突出。
(2)游樂園(運動場館)
游樂園是一種綜合的娛樂場所,多建在人口稠密的大都市附近,以海洋文化為特點的游樂園,其旅游類型屬于主題公園。廣東省的海洋文化游樂園主要分布在珠海市、深圳市、茂名市、湛江市、廣州市、江門市等城市。
(3)綠道
綠道為人們提供了很好的免費休閑平臺,有利于提高所在地的社會效益。廣東省與海洋文化相關的綠道是珠海市的情侶路,沿海綿延的情侶路是珠海的一大看點。象征著給人民帶來希望和幸福的漁女塑像是珠海的“萬里長城”,是珠海市舉辦大型活動的主要場所,也是標志性旅游觀光景點。
2.自然與人文景觀
(1)水域風光
水域風光是指在地質地貌、氣候、生物以及人類活動等因素的配合下,形成不同類型的各種形態的水體景觀,它本身具有藝術觀賞價值、歷史文化價值、科學考察價值,同時具有觀光游覽、度假健身、參與體驗等功能。水域風光是海洋文化旅游的主題特色,廣東省的水域風光也是十分豐富的,主要以廣州市、珠海市、陽江市、汕尾市、湛江市最為突出。
(2)港口
廣東沿海擁有歷史悠久、為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廣州港、經濟發展迅速的深圳港和記錄了民族興衰的湛江港等,這些凝聚著厚重歷史遺跡的港口文化資源和現代優良港口文化資源,是海洋文化旅游業不可或缺的景觀資源。
(3)生物(生態)景觀
生態景觀是由社會、經濟、自然組成的多維生態網絡,包括自然景觀、經濟景觀、人文景觀等,它主要是指人類生態系統內外環境之間的和諧,結構上的契合,時空上的相關聯,以及天、地、人之間的融洽性。廣東與海洋文化相關的生態景觀可以概括為紅樹林、珊瑚礁、海生物生態園以及海洋野生動物保護區等。
3.文化場館
(1)博物館
廣東省與海洋文化相關的博物館以湛江市的廣東海洋大學水生生物博物館為代表,收藏了珍貴的水生生物標本,有鯨類、魚類、貝殼等,其次是陽江市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收藏“南海一號”沉船船體和船上數萬件文物。
(2)紀念館
廣東省與海洋文化相關的紀念館主要是中山市的虎門林則徐紀念館。
(3)文化館、展覽館、陳列館
珠海海洋樂園展示的紅珊瑚、玳瑁、鸚鵡螺等多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以及千年大海龜和中華白海豚堪稱一絕。
(4)海洋館
廣州海洋館位于廣州動物園內,向游客們展示各種海洋魚類和藍色的海洋世界,在游樂、觀賞的同時,能學到許多海洋科普知識,專家學者還可進行科學研究;深圳海事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大的展覽館,有許多海底表演節目,娛樂項目豐富,是游客參與性強的海洋公園;珠海海洋生態館以展示珊瑚為主,海洋生物種類多種多樣,其主要功能是游樂、觀賞、科研和教學。
4.文物遺跡
在廣東省陽江海域發現的“南海一號”古沉船,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大的宋代古沉船,為考古研究提供了超乎想象的信息,同時也蘊藏著非同尋常的學術價值;東莞市的虎門硝煙池和威遠炮臺是朱交口江防要塞,是當年林則徐、關天培抵御外侮的“金鎖銅關”。
5.宗教及民間信仰場所
廣東宗教旅游資源與海洋文化相關的比較豐富,如被稱作菠蘿廟的南海神廟,在古代通常是人們祭海的場所,是我國古代四大海神廟中唯一留存下來的建筑遺跡;汕尾鳳山媽祖廟是廣東著名的媽祖廟,是汕尾漁港的主要標志性建筑,見證了汕尾港的發展歷史,同樣,安美媽祖廟也有著悠久的歷史,是媽祖文化遺跡;廣州灣靖海宮位于湛江市,供奉的是南海之神;汕頭市的老媽宮(天后宮)也是供奉媽祖的地方。
(二)廣東海洋非物質文化
1.民風民俗
(1)廟會和民間集會
每年農歷初一至初五,陽江都會舉辦龍舟節,進行龍舟競賽,在沿海地區,通常是在海上扒艇仔,不近水域的地區則舞旱龍慶祝。
(2)宗教和民間信仰
媽祖是我國宋代一位熟知天文,深諳水性,幫助他人不圖回報,令人欽佩的女性,常常幫助許多漁舟、商船度過危難,被稱為“天妃”,后來便演變為許多沿海居民或從事與海相關的人共同信奉的神衹,古代船員們在海上航行時經常受到風浪的襲擊,因此船員的安全保障成為航海者的主要問題,于是他們把希望寄托于媽祖的保佑,祭天妃,祈求安全而歸,而媽祖文化則是廣東省沿海城市宗教文化的靈魂。
2.文學藝術
(1)音樂
傳統的汕尾漁歌是甌船漁民用閩南方言歌唱的漁歌,主要反映漁民的海上生活,簡樸通俗、生動活潑,充滿江海生活的韻味。漁民群居時常常以“答歌”為樂,而這些漁歌的歌詞往往十分淳樸,是漁民生活的真實寫照,為音樂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2)舞蹈
湛江的人龍舞是極具海島特色的化人為龍、龍舞傳神的舞蹈;深圳沙頭角魚燈舞的由來與當時的地方背景有關,當時沿海地區海盜橫行,漁民便創造了魚燈舞,以舞蹈訴說故事的方式,向神靈反映心中對海盜惡行的控訴,希望能夠求得天后的保佑。
3.慶典會展
珠海沙灘音樂節是珠海最具特色的音樂派對,在海濱泳場舉辦;湛江美食節展示了湛江以海鮮為主的飲食文化,湛江珍珠節主要展示各種珍珠首飾,還進行南珠小姐評選,湛江還有一年一度的海濱酒吧街歡樂節;深圳的沙井金蠔節展示的是金蠔文化,深圳黃金海岸旅游節主要是以海洋文化為核心,體現濱海城市的激情、浪漫、休閑、時尚;陽江南海開漁節是南海漁民群眾的節日,在廣東陽江市閘坡漁港舉辦;汕尾市城區中華媽祖文化節,鳳山媽祖文化是廣東媽祖文化的宗教靈魂,汕尾鳳山祖廟旅游區是粵東旅游黃金海岸線上的主要景點之一,另外還有與媽祖文化相關的建筑,設計了一些具有特色的歷史文化參觀項目;江門臺山也經常舉辦海島旅游節活動,如海島風情表演、攝影大賽、體育競技比賽以及海島美食展示等,內容豐富,展現民風民俗文化。
4.文化群落
潮汕文化指南?;洊|講潮州方言的地域文化,以揭陽、潮州、汕頭、汕尾為中心,是中國典型的海洋文化與大陸文化的有機結合,古老文化與現代文化并存,潮汕人有其特有的文化習俗,如信奉媽祖、新船下海,捧香灰入船朝拜,游神賽會送香船祈平安,體現了這種文化群落所具有的藝術觀賞價值和歷史文化價值,讓人們進一步了解這種特殊地區的文化。
5.濱海休閑體育
每年6月中旬香港——川島帆船賽都會如期舉辦,國內和香港地區的帆船運動愛好者都會在香港與川島之間舉行帆船比賽。在達川島舉行頒獎儀式,吸引了許多游客;素有“中國排球之鄉”的臺山,曾多次舉辦國際沙灘排球邀請賽,同時也促進了當地海洋文化旅游的發展;茂名“中國第一灘”是全國沙灘排球集訓基地,曾多次成功舉辦沙灘排球錦標賽和公開賽,讓游客在觀賞的同時也能參與體驗。
廣東海洋文化蘊含著當地民風民俗的內涵,具有區域人文特點,其文化價值主要包括:藝術觀賞、科學考察和歷史文化。根據廣東省海洋文化的分類,將其價值和功能歸納如下:
(一)藝術觀賞價值
藝術觀賞價值主要指客體景象藝術特征、地位和意義,廣東海洋審美文化的美學特色是粗獷與柔和相濟,人們在奇異的涉海生活過程中,表現出真摯的審美情懷,不論是廣東海洋風俗習慣、服飾裝扮,還是體現廣東海洋文化的文學作品、海島民間傳說故事以及沿海地區的居民建筑,都體現了獨特的海洋文化審美意蘊,煥發著濃郁的地方色彩,廣東海洋文化富含南國濱海氣息,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民風民俗和文學藝術,如龍舟節海上扒艇仔、對媽祖的供奉、用方言歌唱的漁歌和用舞蹈訴說海邊故事。廣東因地理、歷史和傳統等因素,在海上對外經濟文化交流上處于前沿,創造了諸多中國海洋文化“歷史之最”,是中華海洋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另外,碣石灣海灘以“神、海、沙、石”聞名,素有“粵東黃金海岸”之稱,它與中國第一長灘、世界第二長灘的湛江市龍海天沙灘,獨特迷人的海洋水域景觀“雁門飛雪”等,都是廣東海洋文化景象藝術水平的鑒證,說明其景象藝術水平較高。
(二)歷史文化價值
歷史文化價值屬于人文旅游資源范疇,主要評價歷史古跡的類型、年代、規模、保存狀況。廣東在海洋發展史上地位較高,省內具有影響的海洋文化遺產景觀比較集中,且都在廣州,其他零散分布在沿海城市,而且規模較小,保護措施也不夠到位。如陽江市“南海一號”宋代古沉船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和學術價值,凝聚歷史厚重感的著名“虎門硝煙”、金鎖銅關的虎門防線遺址等。
(三)科學考察價值
科學考察價值是指景物的某種研究功能以及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教學上所具有的特點,能夠為科教工作者提供現場研究場所。廣東有許多海洋文化資源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如種類繁多的生態景觀——紅樹林和珊瑚礁,博物館內珍貴的海洋生物標本和文物,紀念館展示的林則徐虎門硝煙歷史事跡等,都具有科學研究或歷考察價值。
[1]席宇斌.中國海洋文化分類探析[J].海洋開發與管理,2013(4):59-61.
[2]張開城.廣東海洋文化的戰略思考和建議[J].戰略決策研究,2010,1(4):70.
[3]魏小安,陳青光等.中國海洋旅游發展[M].中國經濟出版社,2009:41-44.
Marine culture tourism is based on the marine culture,which provides sightseeing,vacation,education and other needs of themarine tourism products for tourists.Guangdong Province is located in the South China Sea,the special geographical position and unique historical culture endu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uangdongmarine culture,formed distinctivemarine culture tourism resources,provid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marine culture tourism.On the basis ofmarine culture resources,Guangdong Provincemarine culture is divided into tangible culture and intangible culture.This paper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value and function ofmarine culture,presents a series of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n the developmentofmarine culture tourism in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dong Province;marine culture;marine tourism
F592.7
A
2095-3283(2014)11-0071-03
(責任編輯:劉潤婉)
林紅梅(1967-),女,遼寧大連人,碩士,教授,研究方向:旅游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