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嘯塵
(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江蘇常州213164)
小微企業是指符合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文件中企業劃型標準的小型企業和微型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我國經濟建設、稅收和就業做出了重要貢獻。我國絕大部分企業均屬于小微企業。由于規模較小,管理相對落后,小微企業稅務管理一直是企業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環節。
企業稅務管理是企業在遵守國家稅法,不損害國家利益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稅收法規所提供的包括減免稅在內的一切優惠政策,達到少繳稅或遞延繳納稅款,從而降低稅收成本,實現稅收成本最小化的經營管理活動。對于我國大多數小微企業而言,稅務管理工作中存在著以下諸多問題:
很多小微企業管理人員缺乏長遠眼光,追求短期經濟效益,只重視其市場業務,而忽略了企業內部的稅務管理。有的認為企業稅務業務只是開具發票和網上納稅申報,甚至很多小微企業不設置專門的稅務會計人員,臨時聘用外部人員幫助企業完成稅務相關業務。由于管理人員忽視企業稅務管理,使小微企業無法有效地降低稅收成本。
企業稅務管理是一項綜合性管理工作,要求稅務管理者掌握經濟、法律、會計、財務等多方面的管理知識。隨著我國稅收法規的不斷完善和稅收監管力度的加大,對我國企業稅務管理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很多小微企業稅務管理人員能力相對薄弱,采取稅務管理的方法和手段還比較落后,也缺乏主動探索改進稅務管理工作的動力。
企業的稅務管理應是一種合理、合法的避稅行為,而不是違法的偷稅、漏稅行為。隨著現代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一些生產經營成本高、利潤率低的小微企業管理人員為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會有意規避一些合理的稅收。甚至一些企業管理人員因缺乏有效的稅務籌劃手段,有時會鋌而走險做出違法違規的行為,而使企業面臨涉稅風險,最終將形成稅收處罰成本,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2013年正式實施的《小企業會計準則》對符合準則規定的小微型企業的會計核算進行了進一步規范,也為廣大小微企業的會計核算和納稅工作提供了便利。舊《企業會計準則》對企業所得稅采用的是資產負債表債務法。企業財會人員在納稅申報時,需要比較會計核算與稅法規定之間的差異,進行納稅調整。對于小微企業會計人員而言,計算復雜且難度較大。而新《小企業會計準則》在會計處理上減少了會計核算與稅法規定之間的差異比較,從而也減少了企業納稅調整事項,便于企業稅務人員辦理納稅申報。
近幾年,為了鼓勵和促進小微企業的發展,我國不斷出臺新的法律法規,旨在降低企業所得稅稅負。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可減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為了落實此項政策,國家稅務總局先后下發了國稅函[2008]251號文和國稅函[2010]185號文,國務院也下發了國發[2009]36號文,對小微企業的企業所得稅繳納作了明確規定,降低了小微企業的稅負。特別是2014年4月18日,國家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頒布的《關于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14〕34號),進一步擴大了小型微利企業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的范圍。
2012年1月1日起,上海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開展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拉開了貨物勞務稅收制度改革的序幕;2012年8月1日起至年底,國務院將營改增試點擴大至10省市;2013年8月1日起,全國實行“營改增”稅制。當前,在“營改增”所涉及的服務業企業中,小微企業占據了非常高的比重。在現行“營改增”稅制中,對小微企業(一般屬于小規模納稅人)采用簡易征收的方式繳納增值稅,與原先所繳納的營業稅相比,其稅負降幅達40%左右,極大地增強了小微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我國小微企業普遍存在著會計基礎工作薄弱、會計核算資料不全的問題,致使企業無法提供高質量的會計信息。所以,稅務管理部門對很多小微企業都無法采用查賬征收的方式而是采用核定征收的方式征收企業所得稅。相比較查賬征收而言,核定征收一般都會增加企業的稅負。隨著《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實施,小微企業的會計核算及納稅申報工作難度較過去已經大幅度下降,因此小微企業應及時配備相關會計人員,完善會計核算工作,按照查賬征收的方式繳納稅款,從而有效降低企業稅負和稅收風險。
近幾年我國不斷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出臺了大量的鼓勵和促進小微企業發展的相關稅收法規和政策。小微企業要認真學習和執行國家新頒布的相關稅收法規,及時對企業的生產經營做出合理安排。企業經營活動內容不同,納稅人和征稅對象也不同,適用的稅收法律和稅收政策也不同。企業稅務管理人員要增強主觀能動性,通過準確把握國家稅收政策,將涉稅的各項經營活動提前制定稅法允許的最優納稅方案,做好稅收預測工作和合理避稅的管理工作。
社會中介機構如稅務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有大量的企業稅務管理專業人才,小微企業可以聘請這些機構的專業人才進行稅務代理或提供咨詢和培訓服務,提高小微企業的稅務管理水平。小微企業如遇到不明確的涉稅事項,可主動與稅務機關進行相關咨詢。企業稅務管理人員在稅務機關認可的基礎上進行稅務籌劃,從而降低涉稅風險。
企業涉稅風險客觀存在,任何企業都無法完全回避和消除。小微企業由于規模小,一旦形成嚴重的稅務風險可能會產生不可逆轉的后果,因此小微企業應積極建立有效的風險防范機制。首先,企業負責人應增強正確的稅務管理意識,合法地進行稅務管理,重視規避企業稅務風險。其次,企業稅務管理人員應完善對企業涉稅行為的管理,如加強會計核算,嚴格執行發票管理制度,及時進行納稅申報等。第三,加強企業內部監督,做好內部稅務評估工作,分析各類財務資料隱含的稅務風險,做好自查自糾及整改工作。
在新形勢下,小微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持續健康地發展,就必須重視稅務管理工作。通過加強稅務管理,在稅法允許的范圍內,合理籌劃稅負,有效地降低小微企業稅負成本,提高小微企業的經濟效益。
[1]許太誼,姚紅霞.小企業會計準則及財稅制度應用指南:暨小企業內部財務會計制度實用范本[Z].北京:中國市場出版社,2012.
[2]于淼.加強企業稅務管理[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0(7):102-104.
[3]姜長云,洪群聯.對深化服務業“營改增”的思考[J].中國發展觀察,2013(9):33-35.
[4]丁岷.對加強中小企業稅務管理工作的幾點思考[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4(3):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