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勇
廣州已是冬天,透過廣州科學城創意大廈4樓辦公室的玻璃窗,可以看到對面小山的樹林,在冬日陽光的照耀下,愈加顯得郁郁蔥蔥,在微風的輕撫下,正徐徐起舞。我不禁允許思緒打個小盹兒,當初決定回國并在廣州創業的這幾年的經歷,便從腦海里一一浮現出來,從而涌出諸多感慨。
回國
當初出國沒有太多考慮,因為清華大學化工碩士畢業班的同學大多數都在聯系出國留學,等到5月底一打聽,35人的班級竟有29個拿到獎學金,我也是其中隨波逐流的一員。等經歷了國外幾年的學習和生活后,回不回國便成了每個留學生要考慮的問題了。我一直認為,是否回國的決定,一定要與個人自身的職業定位以及將來的發展相結合,回國的有回國的理由,滯留在外也有滯留在外的道理。這幾年,隨著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和國際市場的迅速擴大,國家急需一批具有海外留學背景、海外視野,又懂得國際商業文化,以及掌握國際最先進技術的留學人員回國服務,支援祖國建設。國家也為留學生回國創業推出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千人計劃”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代表。雖然身在美國,我一直關注國內的發展,看著中國國力的日益加強,我除了為之驕傲自豪外,心也早已飛回國內,算是歸心似箭了。2009年,我應邀參加了廣州市政府主辦的中國留學人員科技交流會,在會上,我詳細了解了廣州的回國創業優惠政策,切身體會到了祖國對留學生的渴望。與此同時,我的回國創業計劃也最終確定了下來。
創業
回國創業首先面臨的選擇是做什么項目?這個選擇對創業是否成功至關重要。目前,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等是國家今后科技發展重要扶持的方向。我計劃回國做的項目是“二手車電子商務”,這是根據我在美國的專業優勢和國內的二手車市場前景相結合而確定下來的,也是我在美國經過數年考慮的結果。
這幾年,中國的電子商務發展迅猛,先后出現數十家大型的電子商務網站,中小型的電子商務網站更是數以千計,競爭也逐漸進入白熱化。這些網站的特點都是基于標準化產品的電子商務,向市場銷售的產品基本都是未使用過的新產品,因此可以簡單而清晰地在網頁表述產品的價格和產品的狀況,瀏覽的用戶也易于認可這些信息。而基于非標準化的產品的大型電子商務網站在國內尚未出現,其阻礙就在于對產品的定價難以確定,對產品的狀況也難以表述。
所謂“二手車電子商務”,就是讓用戶僅通過互聯網,在沒有看到二手車實物的情況下,就可以實現交易。這個交易過程中,建立一個讓用戶信賴的“二手車在線評估”系統,是實現遠程交易的一個必不可缺的工具。在美國二手車市場中,一個成熟的解決方案給了我非常好的啟示。美國是一個架在汽車輪子上的國家,汽車是普通家庭日常生活必須的代步工具。美國的汽車文化也非常成熟,二手車的買賣占到汽車成交量的70%。作為在美國留學的學生,挑選一輛物美價廉的二手車是我們來到美國后頭幾個月要面臨的一個選擇。毫無購車經驗的我們,在老留學生的幫助下,利用一個美國的購車咨詢網站(KBB.com)的二手車在線評估平臺,一般都能很快買到稱心如意的二手車。憑借在線評估的準確性和便捷性,KBB網站已經發展成了美國二手車市場定價的“行業標準”,美國80%的二手車買賣者要參考它的評估報告。因此KBB的二手車在線評估平臺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當時就想,國內的二手車置換文化也正在一步步走向成熟,為何不在中國也辦一個類似的平臺,讓國內的買家也體會到現代信息技術便捷的好處?我在美國學的就是數據分析,工作也是數據分析,因此在業余時間,我開始研究二手車評估的原理并著手建立二手車評估的數學模型,同時結合國內二手車的市場情況特點,不斷完善模型,等到回國時,一套成熟的二手車在線評估技術已經形成。可以說,我回國創業的技術儲備是在美國就完成了。
在國內,我們很快向市場推出了“估車網”(oocheoo.com),向市場提供免費的二手車在線評估和有償二手車線下檢測服務,積累了一定的客戶群,也為實現二手車在線電子商務建立了技術支撐。今年,我們會正式向市場推出二手車交易OTO服務。二手車電子商務屬于非標準化產品的電子商務,傳統的電子商務網站不會對它形成威脅,它將電子商務技術、服務業和汽車流通業進行融合,對中國二手車市場的誠信、健康、有序、規范化的發展起到強有力的促進作用,對二手汽車產業乃至汽車工業也將產生深遠影響。
體會
創業3年多,同大多數創業者一樣,經歷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些是早就有預計的,有些則是想都沒有想到過的。我一直以為,所謂創業,就是去解決一系列的問題,無論是技術問題、資金問題、公司管理問題,還是市場問題,等等諸如此類。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不用急也無需煩,一個一個解決。等到有一天,你發現問題越來越少了,很多事情都理順了,那這個項目就是要開花結果了。所以每天早上,我都會花半個小時靜下來,想想今天需要去解決什么問題,如何去解決?大體來講,回國創業3年多,我的體會歸納有以下幾個方面,分享出來,希望能對準備回國創業的留學人員有一定的幫助。
一、要搞清楚自己是什么類型的人,喜歡或擅長做什么樣的事情。我接觸過一些人,在學校成績非常好,在工作中的研究也非常出色,但這些人作為管理者去管理別人時,卻往往力不從心,更別說去帶領一支團隊。這樣的人可以很好地管理自己,卻不能很好地管理他人。因此這樣的人不適合作為創業者,但可以作為技術核心人員。所謂說“知己”,就是這個道理。
二、要多關注國家的發展政策和國家今后的發展方向,同時要將自身的專業優勢與國內的市場相結合,這樣才能對自己的項目有一個很好的定位,開發出適應國內市場的產品。所謂“天時、地利、人和”,將自己的技術優勢和國家今后的發展方向相結合,就可以說占到了“天時”和“地利”。
三、要尋找到合適的合伙人。一般而言,成功案例中,合伙人多以2-3人為主,其中有1個人要占決定性的股份。1人或2人,有點勢單力薄,超過3人后,會容易出現眾口難調的現象。現在流行一句話: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合伙人的選擇最好是能力互補,性格相宜。合伙人最好是交往過較長時間的,這樣對彼此的性格和做事方式都有個前期了解,有一個心理預期,避免在出現問題時矛盾激化、互相內耗甚至直接散伙。這樣才能做到“人和”。
四、對國情要有充分的認識。要創業,除了對國家的宏觀政策和各地的優惠政策了解外,還需要對中國市場以及這個市場的運作規律有深刻的了解。有許多留學生在國外多年,已經習慣了國外的市場運作規律和商業文化,突然殺回國內,必然要遇到水土不服的問題,連鎖反應是對國情極其不適應,這也看不慣,那也不順眼,焦慮和壓抑的心情隨之產生,我聽到的極端案例是出現了輕生的情況。因此,回國創業,除了要提前對國情和文化差異有預期,還要多與國內的業內人士溝通,多學習他們在國內做生意的思維方式和行為規則,以適應當地的商業文化,這樣才能迅速立足,項目才能迅速發展。一句話,就是要做到“知彼”。(作者系廣州博朝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