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琦等

我們從事海歸創業服務工作10余年,先后服務過近20位國家“千人計劃”高端人才,為近千家海歸企業提供創業指導和咨詢。作為最早一批從事海歸創業服務的工作者,親歷了李彥宏、黃勁等較早一批回國的留學生非常艱辛的創業過程。2004年到北京郵電大學留學人員創業園,破例為園區企業“易查在線”爭取創業啟動資金緩解燃眉之急,使之后來成為與“胡暉現象”比肩的中關村留創企業經典案例。2009年應邀加盟北京師范大學留學人員創業園至今,經歷了中關村創業服務體系的創建、發展、成熟、再創新的過程,服務了一批又一批的海歸創業企業。
海歸創業環境變化大
與10年前海外引才困難不同的是,如今每天都有大批懷揣夢想的留學生來到中關村尋找發展機遇。2009年初北師大留創園的入駐率不足70%,2009年底就實現了100%,從2010年開始園區辦公面積供不應求,很多留創企業寧可排隊等待空置辦公室也不去租用寫字樓。這種創業熱潮涌現與近幾年我國出國留學人數劇增有關,加之全球經濟形勢動蕩,留學生海外就業瓶頸增多,促使很多留學生都在考慮回國發展。
不過對留學生落戶中關村形成真正吸引力的還是海歸創業環境的變化。一方面政策扶持力度逐年加大。國家“千人計劃”、北京市“海聚工程”、中關村“高聚工程”等高端人才引進項目相繼出臺;北京市、中關村等不同層級給予海歸企業創業啟動資金;中關村還設有海創補貼、雛鷹計劃、金種子工程、展翼計劃、十百千工程等針對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扶持計劃,全方位覆蓋企業發展需求。另一方面中關村搭建了完善的創業服務體系。以大學科技園、留學生創業園為核心的孵化器為海歸扎根中關村提供了物理空間和基礎服務,風投、銀行等金融機構以及科技中介組織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各類社會團體、行業協會創造了信息共享和專業提升的渠道,大學、科研院所為企業創新提供科研力量和人才支持,而車庫咖啡、創客空間等新型孵化模式更是中關村創業服務鏈條的有益完善。
中關村服務能力攀升
與中關村創立之初相比,創業服務已經從單純的營造物理空間和創業氛圍,逐漸深入到企業發展所需要的方方面面。北京師范大學2005年與中關村管委會共建留學人員創業園,秉承“科技創新、文化創意、教育創優”三創聯動的理念,吸引了來自美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等數十個國家的近百名海歸精英回國創業。園區不僅提供資本對接、管理咨詢、人才引進、政策支持、項目推介、科技中介等基礎服務,還響應國家人才戰略,對專業背景深厚、技術領先、發展前景廣闊的創業團隊開展一對一跟蹤服務,以感情留人、以事業助人,截止目前,園區成功推薦4人入選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1人入選北京市“海聚工程”高端人才。
2008年底,畢業于斯坦福大學的周欣博士帶著11項國際專利(第一發明人6項,主要發明人5項)從美國歸來,在園區一間十幾平米的小辦公室創辦了北京大方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大方科技擁有世界領先水平的激光吸收光譜技術,不僅是國家重點支持的戰略新興產業方向,更是國內數一數二的前沿技術,園區主動為大方科技提供80平米免費辦公空間,引薦山西蘭花煤炭集團、中銀律師事務所、北京郵電大學等相關合作單位到大方科技走訪座談,針對產品改進、投融資等提出實用建議。2010年,園區成功推薦周欣入選第二批北京市“海聚工程”高端人才、第四批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2011年,園區為滿足大方科技的科研需求,破例將60平米辦公場地改造為實驗空間,協助其建立企業研發中心。2012年,園區推薦大方科技獲得400萬元海淀區政府股權投資。2014年1月,大方科技剛剛遷入新裝修的300平米辦公場地,即將迎來快速發展的第2個5年。
熱潮中的冷靜思考
伴隨著留學熱、回國熱,海歸群體的創業熱潮也是年年高漲,大批的海創企業落戶中關村,但是近幾年出現了海歸人才量大低產的狀況,再難有像百度、啟明星辰這樣的巨頭公司迅速崛起。雖然從國家到地方各級政府都出臺了大量優惠政策引才,卻在一定程度上對海歸群體形成了誤導效應。有些留創企業把申請政府資金、獲得政府榮譽等作為公司發展目標,創始人憑借在國外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工作業績忙于跟各地政府談條件、拿獎勵,根本無暇顧及企業運營的核心事務,不僅影響了公司發展,更造成了政策資源的巨大浪費。常常看到一種奇怪的現象,真正擁有核心技術和市場前景的企業往往并不熱衷于申請政策資金,而是創始人帶領團隊投入全部精力進行科研攻關和市場拓展。
“引眾思源”的創始人趙鵬,第一次來到園區時與其說是創業咨詢,不如說是“云計算科普”更恰當。2012年“云計算”的概念興起,作為互聯網的圈外人,正當大家苦于琢磨不透各種云計算的定義時,趙鵬的創業項目給了大家一個答案。趙鵬說:“云計算根本沒那么神秘,很多人把它說的很炫,其實自己也搞不清楚云計算到底是什么。”這一句話雖然讓大家在1個多小時的科普中還不能完全理解云計算,但是趙鵬務實的做事風格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入園之后,趙鵬只專注于項目擴展和團隊建設,低調的進行了首輪1000萬美元的融資,趙鵬堅信只有做好公司才能有更多發展機會。所以,政府的引才政策在考慮海歸人才在國外取得的成績的同時,也應該對其回國創業的實際效益有所衡量,有序引導海歸人才理性創業,使創業服務資源發揮最大效用。
創新是永恒的主題
海外留學人員回國創業,創新是永恒的主題。沒有創新就意味著落后、陳舊,失去了前進的源動力,社會如此,創業亦不例外。作為為海歸企業服務的創業園區,始終要把創新作為各項工作要求之首,用新視角發現企業需求,用新方法提高服務效率,學習新思路,嘗試新模式。2013年,車庫咖啡等一批新型孵化器涌現中關村,受到了創業者和投資人的熱烈追捧。社會各界對新型孵化器的認可,讓其他老牌孵化器感到既欣喜又擔憂。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創業者,越來越多的機構服務創業者,社會對創業者有了更多包容和理解。
然而,3個月的快速孵化模式是否普遍適用,孵化成果是否可持續,在不同的管理體制和運營條件下,如何借鑒創新之處,作為創業園區還是要扎扎實實地做好基礎工作,不盲目追隨。留學人員創業園區要搭建海歸企業與本土企業的交流渠道,幫助海歸企業盡快熟悉和適應國內情況,運用國外的所見所學帶動本土創新,真正實現科技強國、實業報國夢想。(作者張琦系北師大留學人員創業園總經理;王系北師大留學人員創業園戰略發展部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