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本刊記者 夏鎮龍 見習記者 王義正
三湘巡視威懾力 前所未有
——湖南省委巡視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省委巡視辦主任卞鷹談巡視工作
文_本刊記者 夏鎮龍 見習記者 王義正
在中央啟動全國第二輪巡視工作之際,中央第十巡視組進駐湖南,各地巡視工作進一步深入開展,作為華中大省的湖南,無疑是中央持續深入“捉蒼蠅、打老虎”這盤“大棋”的落子之一。來自官方和民間的反饋均顯示,自十八大以來,湖南的巡視威懾力是前所未有的。那么,湖南的巡視工作究竟是如何發揮震懾作用的?2013年12月中旬,本刊記者(以下簡稱“記”)對湖南省委巡視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省委巡視辦主任卞鷹(以下簡稱“卞”)進行了專訪。
巡視工作要充分發揮震懾作用,省委重視和支持是先決條件。
記:中央明確,省(區、市)黨委是開展巡視工作的責任主體。巡視工作要順利開展,充分發揮震懾作用,我想肯定離不開省委的高度重視和堅定支持。
卞:是的。近年巡視工作的實踐充分證明,湖南省委的高度重視和堅強領導,是做好巡視工作的先決條件,也是巡視工作順利推進和取得實效的根本保障。2013年以來,省委把巡視工作列入了重要議事日程。2013年4月2日和6月14日,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省委先后召開常委會議和“五人小組”會議,專題聽取巡視工作匯報,研究解決巡視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這是前所未有的。省委領導同志對巡視工作的批示有130多次。特別是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徐守盛,省委副書記、省長杜家毫經常過問巡視工作,仔細審閱每一份巡視報告,對如何改進巡視工作、運用巡視成果、抓好巡視整改,作出了一系列批示和指示。對一些重大問題的處理,省委領導同志都是親自交辦、高位協調、督促落實。
記:據了解,巡視工作領導小組是省委具體領導巡視工作的專門機構。請問,湖南省委巡視工作領導小組是如何設置并領導巡視工作的?
卞:可能有的人還不太了解省委巡視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這個機構。我先介紹一下。領導小組是受省委委托,具體研究、部署、指導、協調巡視工作的專門機構。我省的領導小組設置規格很高,組長由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黃建國擔任,副組長由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部長郭開朗擔任,成員包括省政府黨組成員、省紀委副書記、省監察廳廳長、省預防腐敗局局長葛洪元,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林武,省紀委副書記李宗文,省委組織部副部長胡奇等人。我省的巡視工作,都是在領導小組的具體領導和監督下進行。2013年以來,領導小組共召開了4次會議,學習貫徹中央和省委的指示精神,研究部署有關工作。黃建國、郭開朗同志每次都提出了很好的意見,有力促進了巡視工作的健康發展。
通過巡視發現和移送了一批重要問題線索,發揮了巡視工作的威懾力。
記:請問,湖南2013年的巡視工作,主要有哪些成效?
卞:2013年以來,我們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關于巡視工作的一系列決策部署,在領導小組的直接領導下,圍繞全省工作大局,著力調整工作思路,改進方式方法,注重成果運用,加強隊伍建設,基本實現了年初預定的各項目標任務。目前,省委巡視組已完成對12個省直單位、3個市和24個縣市區的常規巡視。據統計,共向被巡視地區、單位提出整改建議250多條,向各級黨委、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提出建議120多條。通過抓督促整改、移送交辦,強化了巡視成果運用,有力地促進了全省黨風廉政建設、領導班子建設和干部作風建設。
記:您剛才所說的巡視成果,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是否體現了巡視監督的震懾作用?
卞:我認為,2013年的巡視成果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掌握了一批問題線索。其中涉及縣處級以上干部的線索40多件,這些線索已經或正在得到查處。比如,根據巡視組提供的線索,2013年省紀委對醴陵市委原書記蔣永清、武岡市委原書記王春生等進行了立案查處。
二是調整了一批不適合擔任現職的領導干部。根據巡視組提出的建議,對包括1名縣委書記在內的近10名不適合擔任現職的縣處級以上干部的職務進行了調整。
老是講好的方面,就違背了巡視監督的初衷,“唱贊歌”式的巡視報告也得不到領導小組的認可。
三是解決了一批“四風”問題。發現被巡視對象涉及“車輪上的鋪張”“人情消費”“職務消費”“三公”經費開支過大、違反規定配備秘書、違規占用住房和辦公用房等方面30多個具體問題,并及時提醒教育、督促整改,推動了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九條規定”的貫徹落實。省紀委等有關單位還專門制定了整肅干部紀律作風的“八條禁令”和限制操辦婚喪嫁娶等事宜的“限宴令”。
四是消化了一批歷史積弊。根據省委巡視辦、巡視組提出的建議,對超職數配備領導干部、超范圍分設黨政職務、參公單位違規進人等干部群眾反映強烈的歷史遺留問題,省委、省政府作出專門部署,開展專項治理,取得了明顯成效,這對于凈化用人風氣、倡導正確的用人導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應該說,通過扎實有效的巡視工作,充分發揮了巡視監督的震懾作用。
發現問題是巡視組的天職,巡視報告要重在反映問題、提出建議。
記:巡視組的主要職能是什么?巡視組是如何發現“老虎”和“蒼蠅”的?
卞:發現問題是巡視組的天職。巡視組的職責任務就是發現問題,反映問題,這是巡視工作條例所規定的。巡視組有調查權、反映權、建議權,可以向紀檢監察機關和組織人事部門反映問題線索,提出意見建議,但巡視組是不能辦案的,辦案就違反了有關規定。巡視組發現問題的手段主要有:向紀檢監察、組織、人事、審計、信訪等單位了解情況,個別談話,調閱和復印資料,接受信訪舉報,抽查領導干部有關事項報告等。發現問題線索后,再進行初步甄別,將有價值的問題線索上報領導小組審批。要移交問題線索,必須要得到領導小組的同意才行,如果不同意,是不能移交的。
對于舉報人或群眾反映的問題,一般情況下都會有相關證據支撐的,我們肯定也要核實一下。經初步調查后,巡視組認為線索可靠,才會繼續調查。對于有直接證據的舉報,巡視組會做一個初步的調查,對線索的真實性、價值大小做一個初步評估,選取其中具有價值的線索進行深入調查。應該說,巡視組對問題線索的調查是很深入的,對問題線索的移送也是很慎重的。
記:巡視工作不能變成“唱贊歌”,這方面你們有什么硬性規定和要求嗎?
卞:巡視工作的職責任務和性質特點決定了巡視人員的角色定位主要是“挑毛病”“唱黑臉”,而不是“講好話”“唱贊歌”。為保證巡視工作不變成“唱贊歌”,我們建立了一系列的配套制度,促使巡視組把主要精力用在發現問題上。
一方面,我們始終堅持問題導向,明確提出,能否發現問題是檢驗巡視干部政治強不強、作風硬不硬、業務精不精的重要標準,也是評先評優、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據。下一步,我們還將建立以發現問題為導向的考評激勵制度。
另一方面,我們著重規范巡視報告,以倒逼巡視組更加注重發現問題,更加注重綜合分析。2012年以來,領導小組先后兩次出臺了有關規范巡視報告和反饋意見撰寫的文件,要求著重反映問題,分析原因,提出建議,篇幅控制在5000字以內。而且特別規定,5000字的巡視報告,至少要有4000字是在說問題、提建議。如果一個地方或單位工作確實做得比較好,挑不出什么毛病,我們就簡寫或干脆不寫,因為總結成績不是我們的工作。老是講好的方面,就違背了巡視監督的初衷,“唱贊歌”式的巡視報告也得不到領導小組的認可。現在我們的巡視報告已經模塊化了,主要采取填空的方式,回答包括黨風廉政建設、選人用人、作風建設和遵守政治紀律四個方面的情況。也不用做文章,全是寫實,事實是怎樣就怎么寫。巡視組和巡視干部普遍感到壓力很大,為什么呢?因為如果沒有發現問題,是很難寫出高質量的巡視報告的,這樣也很難向領導小組交差。
圍繞“一個中心、四個著力”加強改革創新,提高巡視監督實效。
記: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改進省區市巡視制度。請問,在改革巡視制度方面,湖南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卞:實際上,黨的十八大以后,中央就對巡視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改革部署,確定了“一個中心(以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為中心)、四個著力(著力發現黨風廉政建設、選人用人、作風建設和遵守政治紀律等方面的情況)”的工作方針。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又提出了“改進中央和省區市巡視制度,做到對地方、部門、企事業單位全覆蓋”的明確要求。為貫徹落實好中央精神,結合湖南實際,我們已經或正在著手抓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抓思路調整。在職責定位上,改變過去把“5+1”方面作為巡視重點,導致內容較寬泛、重點不突出的做法,調整為圍繞“一個中心、四個著力”開展巡視工作。在監督重點上,強化對黨組織領導班子及其成員特別是主要負責人的監督,以市州、縣市區、省直單位、省屬國有企業為重點(省屬高等院校委托省委教育工委開展巡視),同時把省管事業單位、高新技術開發區等單位納入巡視范圍,做到巡視領域全面覆蓋。在工作任務上,把“發現問題,形成震懾”作為根本任務,找出“老虎”和“蒼蠅”,對違紀違法問題早發現、早報告,促進問題解決。
把“發現問題,形成震懾”作為根本任務,找出“老虎”和“蒼蠅”,對違紀違法問題早發現、早報告,促進問題解決。
二是抓制度配套。中央修訂巡視工作條例以后,我們將修改完善省委巡視工作規定。同時,將建立對巡視組和巡視干部的考核評價制度,進一步完善巡視成果運用機制。
三是抓方法創新。實行“兩個不固定”,即巡視地區和單位不固定、巡視組與巡視對象的關系不固定。試行“下沉一級”,對需要深入了解的問題,要求巡視組到被巡視的領導干部擔任過“一把手”的地區和部門進行延伸了解和暗訪。對于干部群眾反映問題較多的領導干部,有針對性地對其個人有關事項報告進行抽查。
四是抓自身建設。認真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著力解決“四風”問題。完善干部管理辦法,加大干部輪崗交流力度。嚴格執行回避制度,落實監督責任,對重大問題應當發現而沒有發現、發現了問題而沒有客觀匯報的,要根據情況追究失職瀆職責任。嚴肅工作紀律,加強日常監管,確保廉潔巡視。
記:巡視成果的運用情況是衡量巡視工作成效的重要標準。你們采取了哪些措施,來確保巡視成果充分運用,進而強化巡視監督實效?
卞:從我省這些年的實踐看,巡視成果運用總體是好的,巡視監督作用也得到有效發揮,我覺得,這很大程度上緣于我們建立了一套比較完善的成果運用機制。2013年省委印發了《關于運用巡視成果從嚴管理干部的意見》,圍繞發揮巡視監督在預防和預警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大對被巡視對象涉嫌違紀問題線索的調查處理力度、做好巡視中發現的不適合擔任現職的領導干部的職務調整工作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
為此,領導小組制定了與之配套的《關于案件線索移交的暫行規定》 《關于被巡視對象調整建議的暫行規定》和《關于做好選擇被巡視地區和單位工作的暫行規定》,完善了相關工作程序和要求。比如說案件線索的移交,巡視組一旦發現案件線索,就可以填寫“案件線索移交單”,由巡視組組長簽字后,再按干部管理權限,移交紀檢監察機關處理。還有“被巡視對象調整建議移交單”,這主要適用于對反映不適合擔任現職的領導干部提出建議。這些制度很多都是創新性的,在全國我們都是最先實行的。
同時,對這些移交的問題線索和材料,我們及時加強督查督辦,協調推動有關單位優先嚴查快查,從而真正把巡視成果運用到日常監督管理、案件檢查和干部選拔任用中去,更好地發揮巡視制度的監督作用。我們相信,有省委的高度重視和堅強領導,有各級各部門的協同配合,有社會各界的參與支持,湖南省的巡視工作一定會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