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丙文
中國建筑材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建材”)是由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監督管理的中央企業,也是集科研、制造、流通為一體的中國最大的綜合性建材產業集團。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工作以來,中國建材積極響應,截至2014年3月,集團已有78家企業通過了國家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達標,安全生產整體形勢平穩向好。中國建材在深化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方面,是如何充分發揮中央企業的安全管理創新優勢,創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安全業績,同時引領建材行業科學、安全、健康發展的?中國建材企業管理部總經理張健向本刊記者進行了詳細介紹。
記者(以下簡稱“記”):張總您好!中國建材最初在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的過程中,面臨的突出問題是什么?
張?。ㄒ韵潞喎Q“張”):中國建材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是從2008年開始的。中國建材把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作為企業安全生產的一個戰略在部署,是基于兩個層面的考慮。第一個是行業現狀,2008?2010年,中國建材曾經出現過幾次死亡3人以上的生產安全事故。我們的一些分包商,也發生了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
當時集團進行安全生產情況統計的時候,我們就想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實際上這是和行業特點緊密相關的。最近二三十年,建材行業的生產工藝、流程發生了重大變化,建材的安全生產標準和規范反而沒有得到及時修訂和更新。工人在作業過程中沒有安全、科學的規范可循,這是我們面臨的一個實際問題。
第二個問題出在中國建材本身。中國建材這些年發展得比較快,從2004年只有兩個水泥工廠,到2013年已有600多家,產能已經達到4 000億t,躍居世界第一。中國建材采用了“央企民營”方法,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面臨著要快速地把我們的管理體系推廣到這些民營企業去,特別是在安全生產方面。民營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參差不齊,怎么才能快速地把中國建材對安全生產的規范要求,快速地“復制”到這600多家被收購企業去,是我們面臨的一個很大的挑戰。
記:作為建筑材料行業的“龍頭老大”,中國建材在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方面,有哪些突出優勢,重點做了哪些工作?
張:中國建材在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方面有一些作為中央企業的天然優勢。第一,有大量的工廠。第二,有研究院所。中國建材有13家具有甲級資質的科研設計院所,這是其他的建材企業所不具備的優勢。這些院所一是做材料研究,二是做工藝研究。我們還有自己的設計院和研究院。
首先,我們集團公司做了一個科技立項,投入了100多萬元的資金,開展了建材行業安全生產現狀普查,從工藝、技術、設備到管理,找一找與國際上的差距。在這個基礎上,我們研究整個建材行業,特別是水泥、玻璃、陶瓷、石膏板,這些主要建材在安全生產標準化方面的架構應該是什么,這是“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就是查找最容易產生重大事故隱患的地方在哪里。這個課題,對奠定我們現在的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基礎來說,是一個最基礎的東西。最近這20年,中國的建材行業沒有在這方面進行過如此完備的研究。
在這項研究基礎上,我們鎖定水泥、玻璃、石膏板、陶瓷、耐火材料等作為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的重點領域,并確定了魯南中聯水泥公司等幾家試點企業。我們把以前的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體系流程匯編成冊,之后由合肥水泥研究院、建材總院的相關專家進行梳理和提煉,形成一套新的、跟國際接軌的安全生產標準,并在中國建材旗下的200多家企業里進行為期1年的試運行。此后,我們邀請行業企業一起來研討這些標準,最后提交給國家安監總局,形成了水泥、玻璃、石膏板、陶瓷行業的安全生產標準。
這些行業標準在通過國家安監總局發布執行之后,中國建材開始在整個集團創建安全生產標準化,并作為這些年安全生產工作的重點。到目前為止,中國建材已有78家企業通過了國家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達標。集團要求重點水泥企業,兩年內按照一級的要求來創建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同時還要求其他版塊也快速跟進。
集團把安全生產標準化作為提升企業現場管理,特別是精細化管理的一個重要手段。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使人員素質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使環境和設施得到改善。例如:原來的水泥工廠設計規范里對安全和環境的要求標準不高,甚至有缺失。因為水泥、玻璃、陶瓷等建材的工藝都是“泊來”,從成本的角度考慮,設計之初把一些安全設施設備給放棄了。像陶瓷廠就發生過很多輕傷或者擠壓事故。但國外這類事故就很少,因為他們采用了紅外感應技術。因此,中聯水泥廠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的時候,很多廠為了達標,在安全方面投入了1 000萬元左右,用以更新設備。
對此,我們建議各企業在設計之初,就要和國際接軌。同時,集團還積極推進一些安全產品的研發。水泥廠的生料庫和水泥庫在使用一定時間后,因庫內物料被壓實和板結會造成下料不暢,嚴重時將影響正常生產,并直接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必須經常清庫,這是安全事故高發的一個環節。于是集團制定了相關安全生產操作規范,又投入上百萬元來研發自動化清庫設備。通過杜絕人工清庫,從源頭將隱患排除掉。
記:中國建材的目標是“爭創具有世界一流安全業績的建材產業集團”,在實現這個目標的過程中,目前還存在哪些薄弱環節?
張:中國建材前期的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著重解決的是防范事故,特別是重傷以上的責任事故,見到了成效。從現在開始,我們將開始開展隱患排查,職業健康會成為我們國際對標的重點。我們是先解決“生死”問題,再解決“健康”問題。
整體來說,我們和國際對比還有差距,特別是職業防護上的設備設施。雖然符合標準,但是從國際一流標準來看,是不到位的。員工雖然加強了自我保護能力和素養提升,但是還有差距。另外,在我們自己的工廠,基本上能夠按照安全生產標準化的要求去做,但是我們的一些分包商、外包商,在這方面欠缺比較大。
記:在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的過程中,中國建材對“職業健康”是如何重點關注的?
張:中國建材總部對下屬的800多家生產制造企業,都進行了員工職業健康監測,體檢率達到100%。最近幾年,中國建材18萬名員工中,每年新增的職業病案例數以個位數增長。在我國建材行業,甚至在國際上也是領先的。
在水泥行業,粉塵高發點有兩個,一是礦石破碎,另一個是水泥裝袋和運輸。礦石破碎方面,我們現在做得比較好。在水泥的裝袋和運輸過程中,粉塵暴露還是員工職業健康監護的重點。我們會加強對分包商的監控,將其納入一體化管理中。
建材行業,特別是水泥工廠,一般都處于三線城市郊區,員工素質不是很高。員工的職業健康防護和安全生產重大事故防范還是有一些區別,健康防護更多的需要依賴人員素質。有時配備防護器具不難,投入也不是很高,但員工需要有意識地去用、去保護自己。
記:在下一步的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中,中國建材如何去向“國際一流標準”看齊?
張:2013年,中國建材成為全球最大的建材制造企業。中國建材在石膏板和玻璃纖維方面的產能規模,已經達到了全球第一,工藝技術也已經具備了世界一流水平。因此,我們的安全管理也得實現世界一流標準。現在,國家安監總局又給了我們一個新課題,要求中國建材在安全生產標準化上,代表中國的建材行業去參與國際對標。
我們在對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建材行業安全生產標準進行對比的基礎上,還重點翻譯整理了2 000多條具體條款,最后形成了100多條對標的具體內容。下一步,中國建材將選取一兩家企業,跟國際一流企業“實打實”地對標。
編輯 寧 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