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軒
摘 要:本文通過對主持人文化影響力這一概念的分析和解讀,從主持人自身文化修養的提升、電視節目主持人的策劃、受眾反饋及傳授互動等方面對主持人文化影響力的生成途徑進行了分析和思考。主持人文化影響力作為電視文化影響力的組成部分,對受眾審美心理、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方面都會施以重要影響,其生成途徑的研究是對如何打造具有文化影響力的優秀主持人的思考,既可以總結現有的經驗,也可以繼續發展和改進,使主持人文化影響力得以生成并不斷提升,促使電視傳播效果達到最大化。
關鍵詞:電視節目;主持人;文化影響力;生成途徑
1 電視節目主持人文化影響力的內涵
首次看到主持人文化影響力這個命題是在曾志華教授的博士論文《中國電視節目主持人文化影響力研究》上,她認為電視節目主持人的文化影響力,是主持人作用于受眾精神層面并施以文化影響的一種能力。主持人在節目中弘揚真善美和社會正氣,通過社情民意,疏導公眾情緒,傳播先進文化等,都將成為一種不可替代不容忽視的文化影響。[1]作為文化傳播的載體,電視承擔著文化傳承、文化普及、文化融合、文化提升等媒介使命。從某種意義上講,主持人是電視媒體的發言人,需要通過對文化內容的傳播來感染和吸引受眾,以此來影響到自己所從屬的電視媒體,使其取得傳播效果的最大化,擁有媒體的最大競爭力。這種文化影響力應該是以先進文化、主流文化為主要文化內涵,在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樹立民族自信、振奮民族精神方面,對受眾予以精神上的影響。總的來說,主持人文化影響力既是一種表現形式,也是一種傳播效果,還是一種價值體現。
2 電視節目主持人文化影響力生成途徑探析
2.1 提升主持人自身的文化修養,為電視節目主持人文化影響力提供內在保障
提升主持人自身的文化修養包括主持人的專業素養的提升、主持人的精神品格的培養、主持人的個性特色的形成。
(1)提升主持人的專業素養。主持人的職業特點決定了他們要站在公眾面前,通過自己的外在形象展示內在涵養,以此來影響大眾的審美和觀念。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甚至眼神、笑容、服飾、舉止都要接受大眾的審視。其次,主持人應該具備流暢的語言表達能力、臨場應變和即興發揮的能力,這些都集中體現在專業學習和培養中。一個主持人除了在節目中作為傳播者進行信息傳遞工作,串聯與縫合節目層次的銜接、段落的過渡,還承擔著文化傳承和普及的責任,這時候就需要主持人不斷積累各方面知識,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主持人只有在專業水平和文化內涵中不斷的充實和提升自己,才能形成符合正確輿論導向的、有影響的、與時俱進的文化影響力。
(2)培養主持人的精神品格。有的主持人在主持中表現出對文化和科學技術及其他知識的追求和探索,顯得典雅、不俗和充滿神韻。有的主持人在主持中表現出對生活的熱愛以及由衷的向往,他們有時將生活中嚴肅的課題衍變為輕松的和不乏趣味的話題,有時則以幽默和含蓄,透視出對于生活的認知與見解。這些都體現出一個主持人的性格和文化內涵,也是一個主持人精神品格的體現。不過我覺得人文精神是一個主持人文化修養的集中體現,也是必須應該具備的精神品格。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報道中,電視工作者一直堅守在第一線為大家帶來最及時的報道,可是到后來的報道一味地追求新聞價值,反復的撕開受難者的傷口,讓許多觀眾覺得缺少人文關懷。這樣的反面教訓提醒我們,作為媒體工作者,特別是要直接面對鏡頭說話的主持人,絕對不能以有違媒體倫理的方法來進行報道活動。應該努力在滿足公眾需求和保護受訪者之間尋求平衡。既要最大限度地保證節目的收視價值,更要盡量減少對無辜者的傷害。人文精神是主持人應該具備的良好的人文素質,可以提高其在文化傳播上的能力。
(3)形成主持人的個性特色。第一,語言特色。語言是主持人的基本功,也是與觀眾交流的重要手段。在不同的節目背景下主持人要嚴格注意自己的措辭,語言的輕重等。主持人的語言風格,是體現主持人個性特點的突出方面。比如主持人楊瀾,她的語言風格體現在富有文化感的語言表述,以純樸厚重、氣度雍容見長。在語言的表述過程之中,充分體現出她的智慧與才華。主持人是電視媒體和欄目的代表者,也是表達者,其中有聲語言表達成為最主要的表達途徑。恰當、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和主持人特有的語言特色都將是其發揮文化影響力的重要工具。第二,個人風格。每個主持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一個成熟的主持人不僅可以從容不迫的承擔主持任務,更是在長期的成長和歷練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個人風格。比如思維敏捷的白巖松、敬一丹;溫馨可親的董卿;妙語連珠的畢福劍;或者口齒伶俐,搞笑耍寶的小S、謝娜等等。他們獨特的個人風格本身就是一種強烈的文化影響力。然而,并不是所有主持人的個性都可以成為標志,也不是主持人的所有個性都可以成為標志,唯有讓個性與欄目定位密切貼合、讓個性與節目內容有機融合的主持人才能夠擔當節目的旗幟,充分發揮文化影響力。
2.2 注重節目主持人的策劃,為電視節目主持人文化影響力生成提供外在保障
主持人是電視媒介的組成部分,電視節目主持人策劃不是一個人的工作和任務,而是需要整個團隊齊心協力,共同打造。它既能改變欄目本身、頻道本身的傳播效果,也能提升電視節目主持人甚至是電視媒體的文化影響力。中央電視臺有許多經典欄目,如《中國周刊》《藝術人生》《開心辭典》《面對面》等,在這些經典欄目的背后都有一個具有代表性的主持人:白巖松、朱軍、王小丫、王志。由此可見,名牌主持人和名牌欄目是相輔相成的。因此,要想獲得受眾的關注和認同,塑造名牌主持人是電視節目主持人策劃的重點。只有把主持人變成一種品牌和標志,才能增加受眾的信任感和追隨感。
2.3 關注受眾反饋、加強傳授雙方互動、提升受眾素養,為電視節目主持人文化影響力的生成提供動力保障
在多元化的社會背景下,主持人文化影響力不單是依靠主持人自身的努力和電視節目的策劃包裝,也依賴于受眾的參與和選擇。因而主持人應該關注受眾反饋,以此為參照充實自身的文化內涵,提高文化品位來更好的應對受眾的選擇。電視是一個雅俗共賞的媒介,受眾的性別年齡、文化水平、個人經歷都有所差異,因而對主持人文化影響的接收也有所不同。所以,主持人文化影響力的生成僅靠主持人自身的改變和提高是不夠的,應該有意識塑造和提升受眾素養,不斷培養受眾對主持人及其節目文化品位的鑒賞與評價能力。受眾這種媒介素養的提升,一方面能夠盡量減少受眾對主持人文化信息傳遞的漏讀或誤讀;另一方面能夠為主持人自身文化修養的提升提供不竭的動力,使電視節目主持人文化影響力得以生成并不斷提升。
電視節目主持人文化影響力既體現電視文化的傳播效果,更體現主持人的價值實現效果。深入研究主持人的文化影響力對打造優秀節目主持人具有積極影響,也對我國電視節目的文化影響產生了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曾志華.中國電視節目主持人文化影響力命題的提出及思考[J].現代傳播,2007(1).
[2] 曾志華.中國電視節目主持人文化影響力研究[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3] 張頌.中國播音學[M].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