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志琦 吳金鑫
摘 要:城市公園景觀是現代城市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城市公園景觀設計應從人性化角度出發,將公園景觀設計同人們視覺感受和精神層面相結合,達到既美化城市環境,又能陶冶人們的情操,舒緩人們生活壓力的目的。這是現代城市公園景觀設計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關鍵詞:城市公園;景觀設計;人性化
城市公園是城市居民茶余飯后休閑娛樂的重要場所,城市公園對調節人們生活壓力和工作壓力都有著積極的作用。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相應地城市公園等配套建筑設施建設及改造規模也在不斷擴展,城市公園景觀是公園建設中不可小覷的基本要素,這是城市公園硬件設施建設完成后首要關注的重點問題。
1 景觀與景觀設計的概念
1.1 景觀
景觀這個詞語會因社會專業領域性質的而對景觀進行不同的詮釋。從地理學的角度分析,景觀指的是集自然空間、社會經濟空間等要素于一體的總體特征空間體系;它細分為文化景觀、經濟景觀和自然景觀。[1]從生態學的角度我們可以將景觀理解為:“人類尺度上,具有空間可測量性,由于不同生態系統類型所組成的異質性的地質單元。”[2]另外,景觀是滿足人類活動的功能性載體和平臺,所以可將景觀這樣理解:風景:作為人類視覺審美的對象;棲息地:人類生活活動的空間環境之一;生態系統:具有結構功能以及有機聯系內在和外在的系統。[3]
1.2 景觀設計
針對景觀設計國外著名的園藝指南曾這樣指出:景觀設計就是將有關人為創造活動和自然要素有機統一融合設計的藝術科學。是將自然界的資源,如泥土、砂石、水、植物等通過人工加工或構造的方式為人們創造出滿足生活活動中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伴隨著社會物質和精神建設的不斷發展,當今人們越來越重視城市公園景觀環境的重要作用,相應地對城市公園景觀環境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這也對有關的城市公園景觀設計者提出了新的挑戰,公園景觀設計者應全方位、多層地對公園景觀在城市中的功能作用進行深入了解,從人文角度、人性化角度入手,對城市公園景觀建設或改造進行設計方案的分析和研究,盡可能地使公園景觀設計達到既能給城市居民帶來賞心悅目的園林景觀,陶冶市民的情操,緩解精神壓力的目的,又能通過構建多層次,多結構的園林景觀作品起到凈化空氣,美化環境的目的。所以,在城市公園景觀設計中,要將人同設計作品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將人性化的設計理念融入設計活動中,以最大化滿足人們的各種需求,為人們提供更多的服務。只有達到人、景觀的二者的和諧統一,城市公園景觀設計作品才稱得上是人性化的作品。才能是人、景觀、環境達到平衡和諧統一發展。
2 城市公園景觀設計的人性化思考
2.1 城市公園景觀設計應做到“人化”與“物化”的統一
人類設計是體現一定時期人們對審美、道德、歷史文化以及倫理情感因素的行為活動。唯物主義論稱之為物的人化或者是造物的人化。但人類的意識、情感和文化必須要通過一定的物質形式來體現,而人類設計作為人類生活方式的載體在一定程度上也承擔人類精神的表達,這可稱之為人類精神的物化或者是人的物化,物化和人化構成了人與設計作品的互相聯系的關系,物化和人化是統一結合體,二者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機統一體。[4]我們從這個層面也應該明白設計中的人性化是人類自身就擁有的特質,而不是空穴來風。對城市公園景觀設計只是將人化和物化有機相融合,達到人與物融為一體的過程,即所講的人性化景觀設計過程。古時也有天人合一之說,從辯證的角度分析,城市公園景觀設計應遵循人性化的理念,達到人與景觀統一的效果。
2.2 城市公園景觀設計中的安全性與實用性
城市公園景觀設計的目的是為了廣大的市民群眾提供良好的公園景觀環境,為人們營造一個充滿人文特征的,人性化的滿足人們需求的設計作品。如果景觀設計過程中未將人性化理念作為設計思路,而是沿著傳統的公園景觀設計理念和方式進行設計,過多的束縛思想將難以給人們打造具有時代氣息和人文氣息的公園景觀作品,難以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換句話說,這樣的設計作品只不過是現代城市建筑中的擺設品而已,毫無實際作用。此外,在城市公園景觀設計中應嚴格從人性化的角度考慮設計內容,比如,在設計過程中要考慮設計結構的合理性和安全性,盡可能地在城市公園的構造物中少設帶有尖銳棱角的景觀物體,臺階高程盡可能地低,這樣的設計思路主要是為老人和兒童著想,使每一位使用者人身安全都有保證。這是城市公園景觀設計的基本要求也是關鍵要求,如果做不到這點,即使公園景觀裝點的華麗無比,也談不上人性化設計。
2.3 城市公園景觀設計中的地域文脈傳承
城市公園景觀具有地域性特征,也就是說不同區域的人文風情、生活習慣和宗教信仰不同對城市公園景觀的要求不同;在城市公園景觀設計中,作為設計者應充分認識到地域文脈的差異性,針對不同區域城市的公園景觀采取不同的設計思路,將各個地域的文脈得以體現和傳承。具體分析,作為公園景觀設計者在景觀設計中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在同一文化背景下,人們普遍對事物的認知存在相似性,歷史遺留下的建筑或者其他事物能引發他們相似的情感共鳴,勾起他們相同的回憶,因此在景觀設計中應注重將多數人認同的景觀事物融合到設計作品中。第二,在景觀設計中應深度發掘該城市的歷史文化,將最具該座城市歷史文化的元素融合到設計中,使設計作品具有較強的識別性和唯一新,將城市的歷史文化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使公園景觀使用者享用者因處于富有歷史文化底蘊的景觀環境中倍感自豪和榮耀,提高使用者對公園景觀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只有深刻認識城市的歷史文化背景,將最有地域特征的體現城市文化底蘊的元素深挖出來并融合到設計中,才能創作出優秀的城市公園景觀設計精品。
2.4 “綠色”的城市公園景觀設計
隨著人們保護環境、珍惜資源意識的不斷提高,作為城市公園景觀設計者應將“綠色”、環保、低碳的理念融入城市公園景觀設計中。堅持走人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達到設計出的城市公園景觀作品既能滿足當代人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又不對后代人的發展需求造成影響的效果,使人、環境及社會的發展達到和諧統一。
3 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及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對生活環境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在城市公園景觀設計中應從人性化角度出發,設計出讓公園使用者感到舒適、自由、放飛心情的現代城市公園景觀作品。在景觀設計中應融入人性化的元素,使景觀設計作品充分體現出人文關懷,不斷地豐富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促使社會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 揚·蓋爾(丹).交往與空間[M].何人可,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2.
[2] 艾倫·泰特(加).城市公園設計國外景觀設計叢書[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3] 陳建為.中外景觀:城市公園景觀[Z].北京:中國建筑文化中心,2009.
[4] 趙艷玲.綠化景觀設計叢書——城市公園植物景觀設計[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1.
作者簡介:吳金鑫 (1984—),女,江蘇鹽城人,本科,藝術設計專業,研究方向:風景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