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清+孫麗
海子沿村位于磴口縣隆盛合鎮東端,是全縣貧困村之一。
近年來,村黨支部圍繞支部增活力、農業增效益兩個重點,抓服務,促增收,引導群眾走出一條增收致富的路子。
海子沿村土地條件差,耕地鹽堿化程度高,遇多雨年份,農作物死苗嚴重,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棄耕、退耕現象嚴重。為改變這一面貌,村黨支部爭取扶貧資金,帶領村民加大水利設施建設。幾年來,共投入建設資金20多萬元,整修道路18公里,新建、維修水利設施 60處,新開排水溝12條,全村80%的土地實現了渠、溝、路、林、田五配套,3000多畝輕中度鹽堿地得到有效治理。
在發展模式上,海子沿村調結構、引項目,大力發展甜菜種植,使甜菜種植成為海子沿村的支柱產業。他們與縣糖廠聯系為農民賒銷甜菜專用肥14噸、補貼甜菜籽種3000斤。黨員唐會年搞種、養、加獲得收益,黨支部請他到夜校給大家講“發財經”;楊占軍養小尾寒羊脫了貧,村里將他家作為發展養殖業的仔羔供應戶;黨員王軍蜜瓜種植技術過硬,在銷售上有經驗,黨支部就將他定為產業帶頭人,在他的帶動下,全村蜜瓜種植面積穩定在300畝左右。秸桿養羊項目實施以來,全村養羊業迅速興起。今年,抓住全縣實施退耕還林還草的有利時機,全村共種植優質牧草500 畝,為發展高效畜牧業奠定了基礎。
以農副產品購銷為主的短途販運,是這個村經濟結構調整以來發展起來的產業。目前,全村有各類農用車60多輛,160多人從事季節性販運。流通業的興起不僅解決了本村農副產品的賣難問題,而且增加了村民收入,帶回了大量的致富信息,帶動了一方經濟,活躍了一方市場。黨支部抓住時機一邊扶持引導,一邊加強道路、通訊、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建成了全鎮第一條集商貿、餐飲、修理、加工功能齊全的村級商業街。
(作者單位: 磴口縣委宣傳部)
(本欄編輯/冬 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