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6月,包某承包了位于牙克石市圖里河鎮西烏里的1萬多畝國有草場,并辦理了兩份草原使用權證。自2001年7月開始,崔某在包某的一塊草場上放牧。2004年,崔某又在包某的另兩塊草場上分別用網圍欄圈上占用,2012年又發現部分草場被崔某占用,至此侵占草場共計1488畝,包某多次找崔某要求停止侵權,但崔某置之不理,侵占草場至今。無奈包某將崔某訴至法院,請求法院判令被告停止侵權,返還所侵占的草場并賠償因侵權給原告造成的經濟損失40萬元。被告崔某在答辯中稱,自己是在牙克石市農牧業局、財政局扶持下,經營政府投資建設的養牛基地,使用的草場是承包農用地退耕還草后的草場,并辦理了草原使用權證,不存在侵占原告草場的事實。爭議草場的行政區域屬于牙克石市圖里河鎮,但土地的管理和使用權歸牙克石市伊圖里河鎮,這是歷史原因造成的,自己沒有侵占原告草場,更沒有賠償義務。
法院經審理查明:原告包某于2001年6月承包牙克石市圖里河鎮西烏里1萬多畝國有草場,并取得了草原使用權證,有效期至2014年5月。自1993年1月1日開始,被告崔某陸續承包伊圖里河鎮農牧公司耕地,至今已有6000多畝,草原使用權證有效期至2026年底。法院在牙克石市草原局調取了原告包某的兩份草原使用權證和被告崔某草原使用權證的所有信息,并委托鑒定機關將爭議的草場與草場使用權證的數據信息對比后,其結論是原被告提供的3份草原使用權證的坐標點位不準確,成圖后跨度大與實地情況不符;爭議的草場提供的點位和面積與成圖后計算的面積不符;無法明確爭議草場與以上3份草原使用權證所標的位置是否重疊。以上內容不能確定爭議草場在原告草原使用權證范圍之內。法院對此案件只能駁回訴訟請求。由草原使用權證頒發部門重新劃分。
本案告誡草原管理部門在頒發草原使用權證時,一定要將坐標點位與實地情況核實清楚,做到準確無誤再頒發草原使用權證,以免產生不必要的糾紛。
(牙克石市法院 劉永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