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朋園 曹曉妍
摘 要:以四川省樂山市的宗教旅游景區的旅游景觀規劃設計為例,以城市本身的歷史文化旅游資源,在宗教文化背景下不同的旅游文化等多方面的深入探究,闡述了從當代的科學發展觀的新視域來進行對宗教與中國社會文化的梳理與關系,通過景觀設計規劃使宗教與景觀相結合,積極適應當今的社會文化與宗教文化,為我們的社會做出獨特貢獻。
關鍵詞:宗教文化;旅游規劃;樂山
0 引言
樂山市歷史文化悠久,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的積淀,游人眾多,是國家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環境幽靜典雅,各種寺院林立,特別是樂山還擁有雙世界遺產,國家5A級風景區,樂山大佛,峨眉山。
1 豐富的樂山文化旅游資源
(1)城市資源。
1)心地清凈方為道。樂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還擁有著原生態的山水風景,尤其是其濃厚的佛教氛圍,更是其景區吸引游客的重要組成因素。
2)心靈尋禪為樂山。城市的生活總是喧鬧的,在城市中忙忙碌碌許久的人們,總是希望在休息的時候放松下身心,閑暇時尋找一份心靈的寄托。脫離喧鬧的城市,呼吸下自由新鮮的空氣。此時此刻,自城市中走出來,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中,享受下無拘無束的生活環境。而樂山便擁有歷史悠久的宗教文化與豐厚的生態資源。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雖然樂山的現代化氣息相對淡薄,但是樂山本身具有良好的生態資源與濃厚的佛教文化背景,卻完美地彌補了這一缺陷。
3)玉壘峨眉為城郭。峨眉山位于四川峨眉縣西南,由麓至頂有大小七十余寺,以報國寺、伏虎寺、湘子洞、金頂寺為其最著者。[1]對峨眉山的城市遺產,以遺產廊道、遺產城鎮、遺產公園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等進行全方位的遺產體系的多元化建設,以城市主題的創新性的建設未來世界文化遺產城市,形成高品質的以佛為主的文化休閑城市與禪意度假城市。
(2)景區資源。
1)佛緣禪意。擁有世界雙遺產的樂山大佛景區、峨眉山景區,是樂山宗教特色旅游的重要支柱和核心吸引力。樂山大佛的旅游風景區的主要吸引游客的關鍵便是,“樂山大佛——峨眉山”為主的樂峨文化廊道景區,其核心便為“佛緣禪意”。
2)尋佛問禪。在當代社會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情況下,人們的追求也從最初單單追求身體上的放松而上升到了身體與心靈的雙重放松的狀態,而心靈的寄托有時遠遠比身體的放輕松更加重要。這個歷史悠久的城市,有著悠久的佛教文化,尋佛問禪早已成為眾多人的一種心靈的寄托。
3)大愿峨眉。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邊緣,其拔地而起、雄秀奇幻的 “雄、秀、神、奇、靈”特征為佛教道場提供了良好的創造條件。[2]觀光旅游與休閑度假早已成為了旅游地區的基礎功能,而在一個佛教文化氣氛濃厚與遺產豐富的景區,我們利用峨眉山的世界自然文化遺產與非物質遺產的壟斷性資源,在嚴格保護文物前提下,以遺產為引力,設立具有佛教特色的休息區,進行文化與交流的延伸和拓展,實現遺產資源的活化。
2 在佛教背景下旅游景觀設計策略
(1)佛教觀光旅游。
1)河山大好。在旅游的行程中,觀光旅游總是在游客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與重要的,而在自然資源條件優厚的情況下,游客的觀光旅游便占據了大部分的時間與精力。樂山擁有原生態的自然資源與樂山峨眉山世界雙遺產,旅游觀光更加是必不可少的。樂山的觀光旅游以“樂山——峨眉山——尋禪——求佛”為核心,對樂山與峨眉山的旅游資產進行規劃整合。針對樂山市的進行道路綠化,增加城市的生態化氛圍;對其公園、廣場以及商業區等對其納入景區規劃的標準,建設主體賓館,設立佛教演說道場,增加其宗教氣氛;對城市中的人行橫道、過街天橋和地下通道的建筑外立面進行對其環境氛圍以及宗教氣氛的營造。城市道路的綠化樹木的品種,選擇既要能適宜城市的環境又要能突出樂山這個城市的宗教旅游形象,提升景觀以及其宗教氛圍。
2)有氧深呼吸。樂山市本地游客與周邊城市的游客大多數都會選擇自駕游的方式進行對景區的游覽,而樂山城市以外的大部分外地游客,大多都會選擇跟隨旅游觀光車輛進入景區。在此基礎之上,景區大開方便之門,在樂山那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下,能讓眾多游客在景區內進行有選擇的不同的自駕游方式,不僅能放松身心,還能在原生態色綠色的大森林中享受最原始綠色氧氣。對自駕游的游客,在樂山的景區各個入口點進行人流調查,設立針對不同入口處的人流多少的大小自駕游停車場,在每個重點景區開設發放樂山景區的自駕游交通示意圖的自駕游問詢處,同時針對樂山市區本身城市主要道路出入口、各個主干道的沿線以及樂山市區的交叉路口,進行對城市道路交通來設計旅游交通標識體系,從而方便了自駕游客在樂山市的旅游出行。對來樂山旅游的外地游客,對其旅游觀光車輛實施人性化管理,建設專門停放旅游觀光車輛的大型停車場,提供可供外地游人在景區自駕游的電瓶車,使外地游人自主觀光,為外地游客進入樂山和景區大開方便之門。
(2)佛教朝覲旅游與佛教學習交流旅游。
針對佛教信徒來講,佛教的朝覲顯得尤為重要,佛教通常講究九九歸一,在佛教朝覲的基礎之上,針對峨眉金頂進行更加的完善的建設。搭建九千步道,步行而至,更顯虔誠。同時在途中修建小型休息室,在游客行走一段路程后,可供其進行休息,也可提供游客之間對佛法的學習交流與了解。
(3)生態養生旅游與生態休閑娛樂旅游。
生態養生旅游與生態休閑旅游遭遇成了當代旅游中大多人所追求的形式之一。樂山擁有雄厚的自然生態旅游資源,我們可以利用樂山本身的生態資源優勢,設立溫泉養生會所,在盡量不破壞自然資源的條件下進行露天溫泉池的開發。在樂山市附近的沐川縣永福鎮最為有名的“川西竹海”空氣清新,是著名的天然氧吧,在其附近建造高端的天然有氧運動區與休閑娛樂區以及休息區。
(4)宗教文化與現代氣息相結合。
雖說樂山景區主要是面向于佛教旅游的宗教旅游景區片區,但是在當代現代化氣息濃郁的背景下,依舊要考慮到年輕人對于生活中的不同運動需求。在開發區內建立健身場,利用當地的地形地貌建造吸引當代的年輕游客的真人CS會場,讓宗教與現代運動相結合。
3 結語
在中國的當今社會,人們的心靈寄托更加的重視,隨著宗教信仰度的增加,從而使得在宗教背景下的旅游日益興盛。樂山市本身便依托于樂山大佛與峨眉山從而聞名于世,本身原有的旅游形式亦是以宗教為根本,在樂山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人文背景與悠久的歷史遺產的背景下,對樂山進行合理化的改造,也是對其遺產以及自然資源的保護,提高樂山旅游片區的可持續發展。[3]
參考文獻:
[1] 李利安,謝銳,閻文虎.當前世界宗教的基本特征[DB/OL].中國宗教學術網,2011.
[2] 蔣超.峨眉山志[M].
[3] 中國世界遺產網[DB/OL].
作者簡介:劉朋園(1990—),女,河北石家莊人,本科,藝術設計專業,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
曹曉研(1979—),女,遼寧鞍山人,碩士,講師,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