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斌+蔣軼
摘 要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們對通信技術的要求不斷提高,4G應運而生,為廣大通信用戶提供更快速、更優質、更豐富的通信服務。當前城區建設4G基站成為電信發展的主要趨勢,結合LTE配套傳輸光纜的應用,建設完善的4G網絡構架,對推廣電信4G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文章闡述了4G技術的特點,并初步探討電信4G與LTE配套傳輸光纜網的建設措施,旨在完善電信4G技術整體的功能。
關鍵詞 電信4G;LTE;配套傳輸光纜網;建設
中圖分類號:TN9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4)10-0006-01
隨著數據通信與多媒體業務的不斷發展,第四代移動通信(4G)強勢來襲,成為移動通信技術應用和發展過程中的又一次突破和演進。4G是集3G與WLAN為一體的移動通信技術,用戶可體驗到100Mbps以上的下載速度,相比傳統的家用寬帶ADSL(4兆)快20倍,且能滿足幾乎所有用戶對無線服務的要求,實現更快速、更優質、更豐富的數據傳輸,被譽為機器之間的“高速對話”[1]。但4G通信技術的應用并非脫離以前的通信技術,而是在傳統通信技術的基礎上,融入新的技術提高無線通信網絡的效率和功能。4G的推廣應用需要依托配套傳輸承載技術及相關網絡設施的建設,因此本文結合LTE的技術特征,探討電信4G與LTE配套傳輸光纜網的建設,為整個電信4G基站與接入網光纜的鋪設提供良好的資源,確保4G網絡技術的安全穩定運行。
1 LTE構建基本要求
LTE于2010年12月6日被國際電信聯盟正式納入4G技術的范疇。通常情況下,LTE和WiMAX,以及3GPP2的超行動寬帶(Ultra Mobile Broadband,UMB)技術一同被稱為4G。其中LTE技術包括TD-LTE和FDD-LTE兩種制式。由于電信C網網絡的建設起步比較晚,交付使用時間較短,在建設4G網絡構架中,應當以優化現有投資結構為原則,在盤活現有網絡資源的同時,引進新技術進行改造和升級[2]。但針對電信C網網絡的現有承載方式不應進行IP化改造,保持C網與LTE承載網長期分離共存的狀態。
由于電信C網BBU+RRU建設無需機房,且其相關配套設施的建設較為靈活,因此電信C網比宏站建設的資金投資少。從經濟效益和節約資源的角度出發,未來時期內LTE配套傳輸光纜網的建設以電信C網為基礎,在LTE覆蓋范圍內,新電信C網站點應當采用BBU+RRU的方式進行建設[3]。此外,傳統業務接入城域網光纜時,應當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比如無線端BBU和IPRAN組網的結構,同時還應當綜合實際業務的需要,對有線和無線網絡的傳輸管理進行綜合建設。
2 光纖資源的配置方案
1)核心層的光纖配置。核心層的光纖主要負責大容量數據和信息的傳輸,是整個4G網絡高效穩定運行的關鍵因素,其光纖資源的配置合理與否直接關系到信息傳輸的速度和質量。核心層的光纖配置能實現與ATM、PSN、FR/DDN和CHIN-ANET骨干網的互聯互通。144芯光纜可作為4G網絡的核心層光纖資源,能支持大容量、高速度的信息傳輸,也可實現未來網絡的升級。同時該光纜能將單獨組網的IP寬帶網和城域傳送網核心層統一到同一波分平臺上,承載SDH、MSTP和IP寬帶業務。
2)無線配套的光纖配置。如果說3G能為人們提供一個高速傳輸的無線通信環境的話,那么4G通信會是一種超高速無線網絡,一種不需要電纜的信息超級高速公路,這種新網絡可使電話用戶以無線及三維空間虛擬實境連線[4]。因此,隨著LTE基站規模建設和交付使用,用戶對WIFI熱點、C網基站及室內分布系統的光纜需求量會逐漸下降,LTE基站將逐漸成為城域無線服務需求的主要來源。LTE基站點的布置應以集中為主,分散為輔,加強專業性技術的使用,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但BBU與RRU之間的光纜應當獨立設置,距離城區不超過5 km,郊區不超10 m,且不能跨端局區域或跨光環主干設置,要滿足光衰和時延要求。BBU集中放置的機房應當選用有主干纖芯的機房,同時保持一定的富余量,確保未來短期內優化網絡和擴容的需求。BBU分散放置的機房主干光纜應優先考慮使用現有光纜纖芯資源。
3)有線接入的光纖配置。通常情況下,政府機關、醫院、學校、工業園區等用戶比較適宜采用有線光纖的方式接入網絡。這主要是由于上述用戶分布較為分散,但其對寬帶的要求相對較高,因此應當采用FTTX的光纖接入網方式,不僅能實現語音業務、Internet專線接入等基礎業務的需求,同時可實現TDM(E1)專線、視頻監控、電視電話會議、VPN、無線覆蓋等多種的業務需求。但在光纖配置過程中,應當根據用戶的個體數量、寬帶要求、重要程度,分別采用FTTB或FTTH接入方式,在確保長距離、大容量、高速度的信息傳輸的同時,滿足用戶豐富業務類型的需求。此外,有線接入網的主干光纜要注重城域網的整體結構,建設過程中按需設置參數,確保主光纖的穩定運行。
4)終端用戶光纖鏈路的光纖配置。終端用戶光纖鏈路的光纖配置涉及終端用戶接收信息的質量及效率。在電信4G與LTE配套傳輸光纖建設中,針對終端用戶光纖鏈路的光纖配置通常采用4或6芯光纜進行網絡的物理鏈接。但在實際的城域網中,光纖的覆蓋面很廣,用戶呈現零散分布,用戶之間的地理距離比較遠,需要從原有用戶的光纜成端(ODF,T-BOX)處,在敷設一條光纜至新增用戶端,由此會出現地理上路由相疊的重復性建設。為了解決該問題,應當采用“開天窗”的方法,將新舊光纜進行直接連通,對于優化網絡結構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 結束語
4G網絡是電信通信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但其順利運行需要LTE配套傳輸光纜網絡的支持。因此,在建設電信4G與LTE配套傳輸光纖網過程中,應當注重整體的規劃化,加強基礎硬件設施的建設,才能更好的運營4G網絡,為廣大用戶提供優質的信息數據傳輸網絡,實現4G網絡高效運行。
參考文獻
[1]王青郁.TD-LTE網絡建設傳輸技術交流[J].科技傳播,2012(5).
[2]趙有勤.強化通信工程安全管理的有效對策[J].中國信息界,2011(12).
[3]李天星.工程現場安全控制風險分析[[J].科技傳播,2011(7).
[4]王令侃,林曉軒.TD-LTE傳輸承載方式分析[J].移動通信,2011(11).
作者簡介
張斌(1974-),男,漢族,浙江杭州人,工程師,本科,研究方向:通信傳輸光纜線路。
蔣軼(1981-),男,漢族,江蘇溧陽人,工程師,本科,研究方向:光承載網、光接入網方面的規劃設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