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電氣控制原理圖是電氣控制系統設計的核心,是電氣工藝設計和編制技術資料的依據,它的好壞直接決定了生產機械的實用性和自動化程度的高低。而要獲得最佳設計方案,難度較大。為了簡化電氣控制電路設計的復雜過程,介紹了一種簡易的電控電路設計方法——分析設計法。
關鍵詞 分析設計法;電氣控制;原理圖
中圖分類號:TM92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4)10-0124-01
1 分析設計法
分析設計法是根據生產機械對電氣控制的要求,收集、分析、參考國內外現有的同類生產機械的電氣控制電路,利用基本控制環節和典型控制單元電路,按各部分的作用和聯系組合起來,經過補充、修改和綜合處理,以滿足控制要求的完整電路。
1)設計主電路:按照產品設計要求,設計電動機的起動、運行、調速和制動的主電路。
2)設計控制電路:設計滿足主電路各電動機的運轉要求的控制電路。
3)特殊控制環節的設計:連接各單元環節構成滿足整機生產工藝要求,實現加工過程自動運行的控制電路。
4)輔助控制電路設計:對保護、聯鎖、檢測等控制環節的設計。
2 分析設計法的步驟
1)主電路設計:按照產品工藝,對電動機提出的起動、運轉和制動的要求,設計主電路。
2)基本控制電路設計:根據主電路運行的要求,設計出基本的控制電路。
3)特殊控制環節的設計:根據機構運行時的特殊要求,設計特殊控制環節。
4)聯鎖保護控制的設計。
5)綜合檢查、完善和簡化電路,必要時可通過實驗驗證。
3 分析設計法之設計舉例
橫梁升降機構的電氣控制設計:
1)主電路設計。橫梁升降機構控制:按照設計要求,分別由電動機M1,來拖動橫梁的升降。用電動機M2,來拖動橫梁的夾緊。并且按要求兩臺電機要實現正反轉控制,采用四只接觸器kM1、kM2、kM3、kM4分別控制兩臺電機正反轉,如圖1所示,為主電路。
圖1 主電路
2)控制電路基本環節的設計。橫梁的升降調整運動:采用四只接觸器kM1、kM2、kM3、kM4分別控制兩臺電機正反轉。用上升點動按鈕SB1和下降點動按鈕SB2,通過中間繼電器KA1和KA2實現對四只接觸器kM1、kM2、kM3和kM4的控制。如圖2所示。
圖2 基本控制電路
3)控制電路特殊環節的設計。橫梁上升運動:使夾緊電機M2先工作至橫梁放松后,M2停止工作,同時M1升降電機工作,帶動橫梁上升。橫梁下降運動:先放松再下降控制,下降結束后有短時回升運動,用斷電延時型時間繼電器kT進行控制。如圖3所示。
4)聯鎖保護控制的設計。限位保護,由行程開關SQ2上升限位,SQ3擰下降限位控制。互鎖保護:KA1控鍆上升與下降的互鎖,kA2控夾緊與放松互鐺。短路保護:由熔斷器FU1、FU2和FU3執行。經過上述多次修正,使橫梁升降電氣控制電路達到完善,如圖3所示。
圖3 修正后的橫梁升降電氣控制電路
4 結束語
分析設計法,步驟清晰,循序漸進,簡單易掌握。一張比較完善的電氣控制原理圖完成后,應反復審核電路工作情況,并安裝控制電路運行,發現問題及時修正電路,以滿足生產技術要求。
參考文獻
[1]許繆編.電機與電氣控制[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2]麥崇裔編著.電氣控制與技能練[M].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
張燕玉(1961-),女,湖北黃岡人,湖北黃岡師范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機電一體化。endprint
摘 要 電氣控制原理圖是電氣控制系統設計的核心,是電氣工藝設計和編制技術資料的依據,它的好壞直接決定了生產機械的實用性和自動化程度的高低。而要獲得最佳設計方案,難度較大。為了簡化電氣控制電路設計的復雜過程,介紹了一種簡易的電控電路設計方法——分析設計法。
關鍵詞 分析設計法;電氣控制;原理圖
中圖分類號:TM92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4)10-0124-01
1 分析設計法
分析設計法是根據生產機械對電氣控制的要求,收集、分析、參考國內外現有的同類生產機械的電氣控制電路,利用基本控制環節和典型控制單元電路,按各部分的作用和聯系組合起來,經過補充、修改和綜合處理,以滿足控制要求的完整電路。
1)設計主電路:按照產品設計要求,設計電動機的起動、運行、調速和制動的主電路。
2)設計控制電路:設計滿足主電路各電動機的運轉要求的控制電路。
3)特殊控制環節的設計:連接各單元環節構成滿足整機生產工藝要求,實現加工過程自動運行的控制電路。
4)輔助控制電路設計:對保護、聯鎖、檢測等控制環節的設計。
2 分析設計法的步驟
1)主電路設計:按照產品工藝,對電動機提出的起動、運轉和制動的要求,設計主電路。
2)基本控制電路設計:根據主電路運行的要求,設計出基本的控制電路。
3)特殊控制環節的設計:根據機構運行時的特殊要求,設計特殊控制環節。
4)聯鎖保護控制的設計。
5)綜合檢查、完善和簡化電路,必要時可通過實驗驗證。
3 分析設計法之設計舉例
橫梁升降機構的電氣控制設計:
1)主電路設計。橫梁升降機構控制:按照設計要求,分別由電動機M1,來拖動橫梁的升降。用電動機M2,來拖動橫梁的夾緊。并且按要求兩臺電機要實現正反轉控制,采用四只接觸器kM1、kM2、kM3、kM4分別控制兩臺電機正反轉,如圖1所示,為主電路。
圖1 主電路
2)控制電路基本環節的設計。橫梁的升降調整運動:采用四只接觸器kM1、kM2、kM3、kM4分別控制兩臺電機正反轉。用上升點動按鈕SB1和下降點動按鈕SB2,通過中間繼電器KA1和KA2實現對四只接觸器kM1、kM2、kM3和kM4的控制。如圖2所示。
圖2 基本控制電路
3)控制電路特殊環節的設計。橫梁上升運動:使夾緊電機M2先工作至橫梁放松后,M2停止工作,同時M1升降電機工作,帶動橫梁上升。橫梁下降運動:先放松再下降控制,下降結束后有短時回升運動,用斷電延時型時間繼電器kT進行控制。如圖3所示。
4)聯鎖保護控制的設計。限位保護,由行程開關SQ2上升限位,SQ3擰下降限位控制。互鎖保護:KA1控鍆上升與下降的互鎖,kA2控夾緊與放松互鐺。短路保護:由熔斷器FU1、FU2和FU3執行。經過上述多次修正,使橫梁升降電氣控制電路達到完善,如圖3所示。
圖3 修正后的橫梁升降電氣控制電路
4 結束語
分析設計法,步驟清晰,循序漸進,簡單易掌握。一張比較完善的電氣控制原理圖完成后,應反復審核電路工作情況,并安裝控制電路運行,發現問題及時修正電路,以滿足生產技術要求。
參考文獻
[1]許繆編.電機與電氣控制[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2]麥崇裔編著.電氣控制與技能練[M].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
張燕玉(1961-),女,湖北黃岡人,湖北黃岡師范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機電一體化。endprint
摘 要 電氣控制原理圖是電氣控制系統設計的核心,是電氣工藝設計和編制技術資料的依據,它的好壞直接決定了生產機械的實用性和自動化程度的高低。而要獲得最佳設計方案,難度較大。為了簡化電氣控制電路設計的復雜過程,介紹了一種簡易的電控電路設計方法——分析設計法。
關鍵詞 分析設計法;電氣控制;原理圖
中圖分類號:TM92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4)10-0124-01
1 分析設計法
分析設計法是根據生產機械對電氣控制的要求,收集、分析、參考國內外現有的同類生產機械的電氣控制電路,利用基本控制環節和典型控制單元電路,按各部分的作用和聯系組合起來,經過補充、修改和綜合處理,以滿足控制要求的完整電路。
1)設計主電路:按照產品設計要求,設計電動機的起動、運行、調速和制動的主電路。
2)設計控制電路:設計滿足主電路各電動機的運轉要求的控制電路。
3)特殊控制環節的設計:連接各單元環節構成滿足整機生產工藝要求,實現加工過程自動運行的控制電路。
4)輔助控制電路設計:對保護、聯鎖、檢測等控制環節的設計。
2 分析設計法的步驟
1)主電路設計:按照產品工藝,對電動機提出的起動、運轉和制動的要求,設計主電路。
2)基本控制電路設計:根據主電路運行的要求,設計出基本的控制電路。
3)特殊控制環節的設計:根據機構運行時的特殊要求,設計特殊控制環節。
4)聯鎖保護控制的設計。
5)綜合檢查、完善和簡化電路,必要時可通過實驗驗證。
3 分析設計法之設計舉例
橫梁升降機構的電氣控制設計:
1)主電路設計。橫梁升降機構控制:按照設計要求,分別由電動機M1,來拖動橫梁的升降。用電動機M2,來拖動橫梁的夾緊。并且按要求兩臺電機要實現正反轉控制,采用四只接觸器kM1、kM2、kM3、kM4分別控制兩臺電機正反轉,如圖1所示,為主電路。
圖1 主電路
2)控制電路基本環節的設計。橫梁的升降調整運動:采用四只接觸器kM1、kM2、kM3、kM4分別控制兩臺電機正反轉。用上升點動按鈕SB1和下降點動按鈕SB2,通過中間繼電器KA1和KA2實現對四只接觸器kM1、kM2、kM3和kM4的控制。如圖2所示。
圖2 基本控制電路
3)控制電路特殊環節的設計。橫梁上升運動:使夾緊電機M2先工作至橫梁放松后,M2停止工作,同時M1升降電機工作,帶動橫梁上升。橫梁下降運動:先放松再下降控制,下降結束后有短時回升運動,用斷電延時型時間繼電器kT進行控制。如圖3所示。
4)聯鎖保護控制的設計。限位保護,由行程開關SQ2上升限位,SQ3擰下降限位控制。互鎖保護:KA1控鍆上升與下降的互鎖,kA2控夾緊與放松互鐺。短路保護:由熔斷器FU1、FU2和FU3執行。經過上述多次修正,使橫梁升降電氣控制電路達到完善,如圖3所示。
圖3 修正后的橫梁升降電氣控制電路
4 結束語
分析設計法,步驟清晰,循序漸進,簡單易掌握。一張比較完善的電氣控制原理圖完成后,應反復審核電路工作情況,并安裝控制電路運行,發現問題及時修正電路,以滿足生產技術要求。
參考文獻
[1]許繆編.電機與電氣控制[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2]麥崇裔編著.電氣控制與技能練[M].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
張燕玉(1961-),女,湖北黃岡人,湖北黃岡師范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機電一體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