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天津理工大學 海運學院,天津 300384)
2012年1月1日,國際海事組織(IMO)正式實施2010年6月通過的《1978年海員培訓、發(fā)證和值班標準國際公約》(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standards of training, certification and watching for seafarers,1978,以下簡稱STCW公約)馬尼拉修正案,過渡期為5年[1]。該修正案新增了對所有與保安有關的培訓和訓練的強制性最低要求,以及確保海員得到處置海盜事件的適當培訓。此外,2002年12月IMO在倫敦召開的海上保安外交大會,使得《國際船舶和港口設施保安規(guī)則》(international code for the security of ships and port facilities,ISPS)出臺,并通過《1974年海上人命安全公約》(以下簡稱SOLAS公約)修正案[2]。
SOLAS公約第XI-2章“加強海上保安的特別措施”是海上保安法律體系的核心部分。該章由13條組成,規(guī)定了締約國政府、公司、船舶、港口設施等各方在保安方面的責任和義務,以及監(jiān)督和履行、等效措施等內(nèi)容。
ISPS規(guī)則由序言、規(guī)則A、規(guī)則B三部分組成,序言闡述了ISPS規(guī)則與SOLAS公約的聯(lián)系,A部分是強制性的要求,B部分是建議性的。
SOLAS公約2002年修正案和ISPS規(guī)則已于2004年7月1日生效,成為各締約國必須履行的職責。
馬尼拉修正案有關海員保安適任標準的新規(guī)定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1)STCW規(guī)則第A-VI/5節(jié)船舶保安員最低適任標準中特別強調(diào)并增加了船舶保安員應熟練理解有關公約、規(guī)則及IMO通函中有關防海盜及武裝劫持要求的培訓、演習和演練的知識以及發(fā)生海盜及武裝劫持事件時可以使用的設備和系統(tǒng)等。
2)新增海員保安培訓的三項適任標準和兩個持證要求。
新增的三項適任標準為
①與保安有關的熟悉培訓的適任標準;
②保安意識培訓的適任標準;
③承擔指定保安職責的海員的適任標準。
新增的兩個持證要求為
①所有船員必須持有“保安意識培訓合格證書”;
②承擔制定保安職責船員應持有“負有指定保安職責船員培訓合格證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船船員《保安意識培訓合格證考試大綱》及《負有指定保安職責船員培訓合格證考試大綱》,已于2012年7月1日開始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船船員培訓合格證書簽發(fā)管理辦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船船員適任考試和發(fā)證規(guī)則》已于2012年3月1日起生效[3]。
國際航行船舶上的海員基本都是船舶保安計劃中負有指定保安職責的人員,根據(jù)STCW公約馬尼拉修正案的要求,他們必須同時持有《保安意識培訓合格證》及《負有指定保安職責船員培訓合格證》兩項證書。因此,理論教學內(nèi)容應該以《負有指定保安職責船員培訓合格證考試大綱》為主線,同時兼顧《保安意識培訓合格證考試大綱》的要求。
1)法規(guī)介紹。主要講授SOLAS公約第XI-2章、ISPS規(guī)則主要內(nèi)容、STCW公約海上保安適任標準和持證要求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船船員培訓合格證書簽發(fā)管理辦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船船員適任考試和發(fā)證規(guī)則》。此處應明晰SOLAS公約里對船舶保安的相關定義,重點掌握STCW公約的適任和持證要求。
2)船舶保安組織機構及職責。重點掌握公司保安員、船舶保安員、無指定保安職責海員及負有指定保安職責船員的基本職責,見圖1。

圖1 船舶保安組織結(jié)構
3)識別船舶保安風險與威脅。掌握潛在保安威脅、武器、危險物質(zhì)及規(guī)避措施,具備保安敏感信息處理、保安通信和保安事件管理的能力。
4)船舶保安計劃的實施。包括保安計劃和應急反應程序,主管機關應該對其進行監(jiān)督檢查,對保安活動進行審核、評審。
5)船舶保安措施。船舶保安計劃的核心是有效實施3個保安等級下的6項保安措施及操作。
6)船舶防海盜及武裝劫持專題。主要為各區(qū)域海盜活動特點,船舶防海盜及武裝劫持的設備和系統(tǒng),船舶應對海盜襲擊的具體措施。
1)船舶保安控制。訓練海員非侵犯式搜身方法和登輪行李、包裹、貨物的檢查方法。
2)船舶保安設備。練習鋼盔、防彈衣快速穿戴方法,信號彈、遠距離聲光禮彈、手銬、電警棍的使用。
3)組織船舶保安演習和演練。根據(jù)ISPS規(guī)則B部分規(guī)定的9中船舶保安威脅,分組按照規(guī)定的時間組織演習和演練,填寫保安演習記錄。
4)自行設計船舶防海盜及武裝劫持的裝置或設備。要求簡單實用、可操作、可靠實用,并對其想法或設備進行評價。
1)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各種保安設備都可以采取圖片和動畫的方式向?qū)W員展示。很多保安事件可以理論聯(lián)系實際,結(jié)合自身或他人遠洋經(jīng)歷,播放保安事件影音資料,使學員身歷其境。
2)專題教學與實踐教學結(jié)合。可以在講授一個專題內(nèi)容時,師生互動,讓學員思考遇到這種保安事件應該如何應對,并分組實操演練,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組織和管理上的問題,也能在這種實踐中探索出新的方法,獲取新的經(jīng)驗,之后,再進行討論和總結(jié)。
船舶保安意識與職責教學人員應符合《船員培訓管理規(guī)則》附件2(海船船員培訓教學人員要求)。另根據(jù)交通運輸部海事局《關于做好海船船員單項培訓師資培訓工作的通知》要求,教學人員還應參加海事局組織的船舶保安員專業(yè)培訓師資班參加專業(yè)培訓,并取得Z07/Z08師資培訓合格證書。
天津理工大學海運學院自2012年11月26日起,至2013年8月1日止,共開展船舶保安意識培訓、負有指定保安職責培訓各30期,船舶保安意識培訓期數(shù)為DT3Z071200001,DT3Z071300001至DT3Z071300029,負有指定保安職責培訓期數(shù)為DT3Z081200001,DT3Z081300001至DT3Z081300029。共有1 147人參加了這兩項培訓,通過率保持100%,部分學員成績?yōu)?00分,滿分100分。
在實踐教學中,分組演練不同保安事件場景,發(fā)揮學員主觀能動性,使海員在應對海盜事件時按照各自職責進行。
根據(jù)實船條件,學員自行設計保安設備,自制假人,模擬船員值班,自制伺服電機驅(qū)動的機器人模擬保安員巡邏。通過制作條幅和標語,在船舶周邊布置高壓電線威懾海盜。通過布置掩體和設計帶萬向輪的盾牌對船員自身進行保護。通過各種防海盜設備的設計和訓練,使學員適任崗位職責。
[1] 中國海事服務中心.船舶保安意識與職責[M].大連: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2012.
[2] 中國船級社.國際海事組織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2009綜合文本[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培訓合格證考試大綱[M].大連: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