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媛
(紹興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紹興312000)
近年來,職業生涯規劃大賽在各大院校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職業生涯規劃大賽是一場智力與能力的比拼,是一場口才與技能的較量,是團隊精神的集中體現,也是自我價值的有效歷練。大賽使同學們將學到的知識融入到實踐中,也鞭策著創新和靈感的激發,但是在每場比賽過后,我們能深深地體會到,這是一場知識的盛宴,也是一場生涯規劃補漏的游擊戰,很多問題出其不意,甚至措手不及。
職業生涯規劃大賽旨在進一步普及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知識,引導大學生自覺樹立正確的成才觀、擇業觀和就業觀,提高大學生就業、創業技能與實踐能力,從而促進大學生就業、創業。職業生涯規劃在就業壓力越來越大的今天顯得尤為重要,于是,各大院校都很重視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引導,除了開設職業生涯與就業指導課之外,還將大賽列入非常重要的位置,積極鼓勵學生參加。
紹興市從2010年開始組織大學生創業大賽,2010年,我院有兩個項目獲獎,其中環保旅游用品推廣項目取得了二等獎并獲得了7000元的資金指導。2011年,共獲得了三個獎項,其中一個三等獎和兩個優秀獎。在2012年紹興市第三屆大學生創業大賽中,我校參賽學生分別獲得一、二、三等獎,創參加市大學生創業大賽歷史最好成績,我校也是全市參加此大賽成績最好的兩所學校之一。2013年,我院的前沿文化傳播項目獲得二等獎,微訂購生活服務APP項目、益峰電器—食物垃圾處理器項目獲得三等獎,博旭信息技術工作室和印象圖文工作室獲得優勝獎,SQ高校消費、新城崛起、創意電商、猴哥DIY工坊、我愛DIY皇室一族五個項目獲得鼓勵獎,獲得創業引導資金總計23000元。可喜的成績成為我們一直向前努力的動力之一,但是,在經歷了每一場比賽之后,我們都覺得每次的比賽開始后,作品或者學生的表現都出現著很多問題,比賽就想是游擊戰,那有問題那里去打一仗,非常的辛苦和無奈。我想,這和對學生的職業生涯引導存在的問題是分不開的。
從每年組織的情況來看,大賽對學生主觀意識的影響是正方向的,組織形式順利。但目前學生參與大賽的情況非常不理想,超過半數的學生沒有參加過大賽甚至對大賽情況不是很了解,參與率極低,這和學生的主觀愿望是背道而馳的。[1]究其直接原因,那就是大賽的宣傳上仍然存在著漏洞,導致大賽對學生的輻射面不大。現階段,大賽主要宣傳方式仍然注重于短期宣傳,在比賽前把相關的政策信息通過班級或者輔導員告知給大家,形式也拘泥于噴繪、海報、短信等方式,沒有充分利用就業指導課的潛在發覺能力,也沒有充分利用同學們之間的情感互動參與,同時很少將此類信息運用于微信等同學們比較感興趣的方式上面,參賽形式也是通過分院報名,這樣的選拔比較單一,無法充分調動起大家的積極性。
主觀性評價多于客觀性評價,是對公平和公信力有一定的影響的。雖然在比賽開始前,學校已經制定了相關的評分標準,要求從自我認知、職業認知、職業決策、計劃與路徑、自我監控、參賽作品的設計思路等方面來進行評分,但里面的具體評分標準仍然是主觀性評價多于客觀性評價。另外,就從評委的選擇而言,也出現一些問題,比如評委一般由校內老師、校外職業規劃老師、企業負責人組成,不少是對一個領域有深入的研究,但對很多行業也是陌生的,這樣也會出現主觀傾向性。整個大賽,沒有一套系統性的評估程序,沒有對各個環節的成績陽光錄入,很多成績的公平和公信力是得不到支持的。[2]
從比賽的過程和結果來看,很多學生注重的是項目的競爭性,這樣對競爭意識影響最大,對動手能力、團隊精神、學習積極性、心理素質、創新能力、自學能力、專研精神、實踐課學習方面有一定影響力,對工作態度、職業角色適應期、與企業簽約、企業崗位等具有積極的作用,這是不錯的。但從調查來看,聲望地位和追求新意一直排在最不受重視價值尺度的后兩位。不重視聲望地位意味著對工作是否受到了他人的尊敬和重視并不在意工作更多的是帶來自身的滿足感;不重視追求新意以為不太愿意工作頻繁變動。在沒有解決物質問題之前,精神上的滿足還是奢望。總體而言體現了一種保守、自我、現實的精神狀態。[3]這就又反應出,學生參與比賽的目的是大賽的成績,而非遠期的規劃,這是競爭意識過度介入的體現,對綜合素質的提升會受到一定影響。
比賽對學生的綜合指導往往是不均衡的,對于計劃書的創作、風險的評估、市場的影響比較到位,對實際操作中的合同指導、債權關系、風險規避、知識產權的保護、勞動爭議涉及不多,沒有一個完整的體系。尤其在知識產權方面,很對學生都是運用了其他成功的案例,但這可能就是踩了合理使用的邊界線,合理使用他人的知識產權,是項目恪守的行為準則,但不少同學雖不以盈利為目的,但也是奉行“拿來主義”,直接為己所用,連個出處都沒有標明,這顯然是不合理的;另一方面,項目自身的保護不夠,我們不能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但也要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在保護的前提下才得以發展,尤其是一些發明類的作品,如果不對其有適當的保護,也會被別人拿去直接占為己有,獲得不法利益。
建立全覆蓋的參與制度,將大賽嵌入人才培養,理順集訓與常規教學關系。轉變教育思想,營造職業規劃氛圍。雖然職業生涯規劃的理念從入學開始就灌輸給學生,但是學生從中受益的離散程度很大,所以對項目的選拔不能只靠指導老師的“火眼金睛”,也不能只靠學生的報名,而是要發動所有的學生,利用微信等學生比較愿意去接受的通信工具,將這一活動理念進行全覆蓋,從而讓學生推薦學生,讓項目推薦項目,讓個體推薦個體,達到全體參與的效果。
改變初賽形式,將個體融入全體。初賽的形式也可以靈活多變,不一定使用項目與項目之間的角逐,還可以是項目與項目之間的聯合,達到強強聯合的效果,使項目也變成新時代的復合型項目。復合型人才是經濟一體化的現代急需的,復合型的項目也許能在競爭激勵的商業環境中嶄露頭角。
評估程序是依據實現在規劃大賽中所制定的評估標準確定的。可借鑒世界技能大賽的評估結果在比賽信息系統(CIS),使比賽每一個過程,每一次打分都有詳細的電子記錄。未經技術委員會的允許此評估標準不能改變。要開放辦賽,吸引更多的學生親臨大賽現場,去感受和領略大賽人才的競技水平與才華,并可設計“試一試”項目,讓來觀賽的學生能夠對職業教育產生更多的興趣,對將來的就業產生美好的向往,不再一直感嘆自己的學業無成,不再一直和游戲購物為伴。
紹興市制定了多個扶持學生創業的政策,里面不少就是從職業生涯規劃中可以體現的,不少學生不少很明白相關的政策,只是奔著獎金去參加項目,一旦獲獎以后就停滯不前了,老師也在學生拿到獎狀以后失去了鞭笞的動力,所以很多項目在競賽時是讓觀眾們熱血沸騰的,在結束以后是如一潭湖水般平靜無瀾的,所以后續跟進十分重要。比賽不能搞形式主義,比賽獲得的扶植資金也是用于項目的有效運作的,這些普惠政策一定要以多種方式落實到每一個學生的心里,讓大家有比賽的激情,也有后續努力的動力。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時必須要了解一些重要的知識產權知識,如有時間和精力,要努力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尤其是里面的合理使用,更是很多學生學習的重點。在這一方面,指導老師先要綜合學習有關大學生創業的法律法規,對侵權行為有一定的敏感性,學生也要認真學習,杜絕侵權,同時也是為了保護自己的項目不收侵犯。
實踐平臺里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教師的參與,完善教師參與指導學生參加規劃大賽的選拔機制就可以在實踐平臺里首先進行。有些學校為了能在競爭中拿名次,專門指定教室長期承擔指導學生競賽工作,使得其他有興趣想參加這項工作的教師沒有機會。這就是十分不合理的平臺,既然是平臺,就是對所有的教師和學生都是一致的,職業規劃是實踐性很強的活動,可以通過創業園、創業工作室、實驗室等是戰地進行演練,讓學生體驗日常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等實踐技能,這為創業人才的培養也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4]
職業生涯規劃大賽是初探學生對職業規劃是描繪程度,里面很多精華是可以折射出來的,大賽為教師從事職業生涯指導方面指明了方向,也為學生真實的想法提供了預演機會,通過大賽,學生能適時調整自己的心態和目標,這樣的引導作用是十分有必要的,所以,我們希望這樣的引導能越來越完善,越來越成熟。
[1]高洋.職業技能大賽對高職院校學生影響力的調查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4(8):177-178.
[2]劉東菊.世界技能大賽與我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比較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14(2):55-61.
[3]杜拓.對高職院校學生職業價值觀連續三年的調查和研究[J].職業教育,2014(39):29.
[4]肖翠云.高職院校學生創業能力培養探究[J].職業教育,2014(39):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