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健慧
(廣西質量技術工程學校,廣西 南寧 530022)
本課程是質量監督檢驗專業的一門基礎專業課,它包括:“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兩大部分。“公差配合”屬標準化范疇;“測量技術”屬計量學范疇。本課程將公差配合和計量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學生只有掌握了這門課程,畢業后才能有很廣的就業選擇。企業調研結果表明,在我們中職畢業生主要的就業崗位中,無論是機床操作工、檢驗員或工藝技術員、質量管理員,企業都要求這些崗位的從業者具備良好的質量意識,過硬的產品檢測能力,并掌握質量管理和工序質量控制方面的常識和基本方法的應用。為了使學生畢業后能夠掌握檢測專業知識,適應工作崗位要求,本文就中職學校《機械產品質量檢測》的教學思路進行探討。
任何教學都不能脫離實際,要做到與時俱進,只有這樣,學生所學知識才能與社會需求接軌。因此,我們的教學內容要做到時時更新,以企業實際所采用的檢測方法和質量控制手段作為教學內容,精選典型零件作為教學載體,按工作過程實施教學,突出產品檢測和質量分析控制能力培養,突出質量意識和職業素養培養,只有這樣,才能對學生就業和持續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根據中職學生的培養要求和中職學生本身因素,他們不喜歡單純的理論學習,而更喜歡在實際操作中學到知識。因此原來現有的一些內容并不適合中職學生,重組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顯得非常重要和迫切。
整個課程內容和教學實訓順序如下:
(1)機械零件測繪相關知識
機械部件測繪就是一門將理論知識轉變為實踐知識的技能,特別是作為一名質檢員,更應該牢牢把握這方面的知識,才能讀懂零件圖,完成檢測任務。通過這個環節,可以使學生在圖示能力、讀圖能力、手工繪圖能力、測繪能力和查閱技術文獻能力等方面受到一次綜合訓練。多年的教學經驗及畢業生的反饋信息表明,機械部件測繪不僅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繪制機械圖樣的能力,而且對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獨立工作的能力起到重要作用。通過測繪零件圖,讓學生學會看懂零件圖的要求,特別是機械零件的加工尺寸圖,我們更要教會學生學會查表查基本偏差及公差等。例如零件尺寸¢45h8,我們要教學生學會查公差。經查標準公差數值表(GB/T1800.3-1998)及軸的基本偏差數值表(GB/T1800.3-1998)得到,零件尺寸¢45h8 的上偏差為0mm,下偏差為-0.039mm。測繪既能鞏固、擴展所學知識,為后續課程打下基礎,又能培養學生遵守紀律、踏實工作、善于分析與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最重要的是,它讓學生覺得學有所用,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加了學生對專業的興趣。
(2)計量器具及選擇相關知識
作為一名質檢員,我們的計量器具是多種多樣的,同一種計量器具又有不同的規格,不同規格的器具又有不同的測量不確定度,不確定度不同又會導致測量值的精確度不同。因此計量器具的選擇就顯得尤為重要。也就是說我們要完成檢測任務,首先得選對計量器具。計量器具的選擇要根據被測工件的制造精度(公差)、尺寸大小、結構形狀、材料性質、生產方式、批量及成本等因素綜合考慮確定,總的要求是:在保證被測工件精度要求的基礎上,達到最佳的經濟效果。在選擇計量儀器時,準確度過低,經濟費用雖會下降,但計量儀器的準確度達不到要求;準確度過高,將使成本費用增加,因此,計量儀器選型要考慮適當的準確度。拿零件加工尺寸的檢測為例,對零件的加工尺寸進行檢測,主要用到游標卡尺和千分尺。而對這兩種計量器具的選擇,有一定的選擇原理。首先有一個安全裕度的概念,所謂安全裕度,就是為保證測量結果不致因為測量誤差的存在而超出工件的極限尺寸,把本來合格的工件盼為不合格,或將本來不合格的判為合格,國家標準《光滑工件尺寸的驗收》(GB3177-82)中規定,將驗收極限從被測工件的極限尺寸向公差帶內移動一個距離A,此值A 就稱為安全裕度。安全裕度大時,可以選用精度較低的計量器具,但對計量器具的精度要求、工作人員素質要求以及測量環境條件的要求都會提高,所以合理確定安全裕度是個比較復雜的問題。一般情況下,主要是根據工件公差的大小,從技術和經濟上綜合分析后決定,國家標準對A 值作了規定,如下表所示:
安全裕度及計量器具不確定度允許值

根據上表我們就可以根據計量器具的不確定允許值來進行選擇儀器了,千分尺和游標卡尺的不確定度如下表所示:

(3)零件驗收規程
在計量器具選好之后就可以進行相應的零件驗收了。不管是哪種零件驗收,都需要有一定的驗收規程,對于零件的加工尺寸來說,最主要的是要制定驗收評分表格。例如用游標卡尺檢測套筒零件時可以制定表格如下:

教師們一致認為中職學生學習特點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1)基礎太薄弱。
(2)缺乏學習興趣。
(3)目標不明確,所學內容很容易忘記。
(4)學習的自制力差。
針對學生的這種學習特點,我們要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采取邊教邊考核,及時反饋、矯正,通過課堂提問、設疑、學生討論教師小結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及時補缺補漏,克服學生記性差、興趣薄弱的特點,在綜合運用能力訓練上,以綜合業務題涵蓋繪圖、測量、圖紙知識、測量規程的綜合案例進行考核,實現各塊知識的有機銜接和綜合運用,最終實現教學目標。
《機械零件品質檢測》課程是我們質量專業的一門重要課程,課程為我們畢業后勝任就業崗位,適應企業對質量第一的工作要求產生重要的作用,也為今后我們在企業進一步持續發展起到了良好的支撐作用。因為這門課程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本文從以上幾個方面探討中職學?!稒C械零件品質檢測》的教學方法,旨在使我們的《機械零件品質檢測》課程教學能夠跟上時代的發展變化,使我們學生所學的內容能夠學以致用,使學生畢業后能夠快速成為社會各企業的應用型人才。這是我們教師的責任和目標,我們將努力完成教學使命。
[1]藺景昌,王岳林.機械產品質量檢驗[M].中國計量出版社,1998.
[2]馬憲亭.機械零件品質檢測[M].天津大學出版社,2009.
[3]鄭春龍.以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為目標的高校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施[J].中國高教研究,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