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其瑞
(曲阜師范大學 法學院,山東 日照 276826)
民事訴訟中舉證責任和責任分配涉及到訴訟雙方當事人存在爭議事實是由哪方提供證據并證明其真實性,而且涉及當事人是否可以舉證或舉證不充分時所必須承擔的法律后果,在民事訴訟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舉證責任分配指在民事訴訟過程中,各訴訟法律關系主體,誰提供證據去證明待證事實的這樣一個責任劃分問題。在其看起來復雜的邏輯背后,歸根結底就是兩個方面:(1)在各訴訟主體中,承擔舉證責任的訴訟法律關系主體有哪些;(2)在承擔舉證責任的訴訟主體中,哪方具體承擔什么樣的舉證責任。我國的民事訴訟中舉證責任的分配,可從以下幾方面思考:
因為舉證責任是與訴訟結果相聯系的一種責任,它在不能提供證據證明待證事實時可能承擔敗訴的風險,所以人民法院不承擔舉證責任。而且,在民事訴訟過程中,人民法院扮演的角色是民事權益糾紛的裁定者,不是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對于訴訟的勝敗并無瓜葛;舉證責任與訴訟主張是相聯系的,但是人民法院在民事訴訟過程中并沒有提出訴訟主張,所以也不應承擔舉證責任。明確來說,人民法院在民事訴訟中所承擔的僅僅是裁判證明責任,而且在此期間的調查收集證據的動作,目的是裁判證明,是國家賦予其公正、公平審理案件職責,是義務,絕對不能將法院在某些情況下調查收集證據的動作看成民事訴訟舉證責任。
在民事訴訟中,常常會設立代理人,但是,代理人與當事人是代理與被代理關系,代理人不會為被代理人承擔民事訴訟范圍內一切行為的后果。代理人在訴訟中所收集證據的責任以及說服法院采納其所提供證據的行為都是由于當事人的代理委托而產生的,代理人與敗訴結果并無直接的利害關系,所以,訴訟代理人不負舉證責任。他在訴訟中體現的法律關系為代理人與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以及與其他訴訟主體之間的關系。這兩種法律關系中,后一種法律關系以前一種法律關系為基礎,是前者的派生,因而代理人可以收集相關證據,以幫助其當事人避免敗訴。
民事訴訟中,當事人才是訴訟成敗的直接關系人,在不同訴訟案件中對不同的待證事實他所承擔的舉證責任也是不一致的,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一般情況下,一方訴訟當事人主張某權利時,應該針對該權利相關的法律關系所產生的構成要件,提供其最低的舉證責任,而對方當事人認為一方當事人的權利有障礙或其權利對應的法律關系變更或消滅時負舉證責任。
第二,其中訴訟的一方當事人,他所主張的權利和法律推定事實或狀態一致時,免除其舉證責任,如果對方當事人主張否定這一事實或狀態則負舉證責任。
第三,其中訴訟的一方當事人從法律意義上講應該對其訴訟主張負舉證責任,但是又很難提供證據或者法律禁止當事人自行收集這些證據時,免除其舉證責任。在這種情況下,證據由另一方當事人提供或由法院據其裁判證明責任收集。
第四,在訴訟中,當司法機關采取司法認知時,在訴訟上產生“不證自明”的效果,因而免除其舉證責任。
舉證責任的分配是民事舉證責任制度的核心,將不同法律要件事實的舉證責任在雙方當事人之間預先進行分配。訴訟的舉證責任都是源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其中包括訴訟實體上的事實以及訴訟程序上的事實。訴訟實體性的舉證責任分配,他是當事人之間爭議的民事法律關系據以發生、變更和消滅的事實,以及那些妨礙權利和義務發生、變更和消滅的事實。訴訟程序上的事實是在民事訴訟法上明確規定的,且能夠引起訴訟程序發生變更或消滅的事實。民事訴訟中,只要是在法律明確規定的范圍內,都應該由義務方當事人承擔舉證責任,而不能簡單的、片面的理解成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訴訟證據。如果在法律上沒有明確規定或者是很難實際操作的,都是由法院法官綜合考慮之后給予決定由誰來舉證,確定訴訟舉證責任的分配。
在《民事訴訟法》中訴訟舉證責任的一般原則為“誰主張、誰舉證”。但是,實際上任何原則都會有例外,因此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中列舉了八種侵權訴訟舉證責任倒置的情形:(1)由于新產品的制造發明被侵權的,則必須由侵權單位或個人提供沒有侵權的舉證責任。(2)因高度危險作業導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受害加害人就受害人故意造成損的事實承提舉證責任。(3)因環境污染等訴訟案,則必須由被追究的單位提供免責舉證責任。(4)建筑物以及上面的的擱置物、懸掛物發生倒塌、脫落、墜落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對其無過錯承擔舉證責任。(5)飼養動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就受害人有過錯或者第三人有過錯承擔舉證責任。(6)因缺陷產品致人損害的訴訟,由產品的生產者就法律規定的免責事由承擔舉證責任。(7)因共同危險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由實施危險行為的人就其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8)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由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舉證責任。前述規定也是我國當前舉證責任倒置的主要法律依據。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舉證責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重要法律制度。在舉證責任制度中舉證責任如何分配則是正確處理舉證責任的核心問題。能否公正的處理分配舉證責任直接決定了當事人的權利能否受到保護以及體現法律的公平正義特性。要建立健全舉證責任分配制度,需要不斷完善相關的法律,加強深化理論研究,加強司法人員的培養,在實踐中發展健全我國的舉證責任制度,推進我國法律制度的完善發展。
[1]畢玉謙.《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解釋與適用[M].北京:中國民主法治出版社,2002.
[2]李浩.民事舉證責任研究[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3.
[3]譚兵主.民事訴訟法學[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