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敏
工程建設項目的實施階段(施工階段),就是把工程設計圖紙以及工程所需原材料、半成品、設備等變成工程實體的過程,是實現建設項目價值和使用價值的主要階段。施工質量管理是工程項目管理的關鍵部分,只有加強施工質量管理,才能保證工程質量、降低成本、縮短工期,提高建筑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對建筑企業生存和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我國現行的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體制不可能完全達到所有人的要求,它著實有它本身的缺陷。 對過去舊的質量管體系繼承性的改革完善就形成了我國現行的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體制。由此形成的管理體制勢必造成他的局限性,影響其公正嚴明性和開放性,更阻礙了有效制約機制的建立。這也就為當今普遍存在的違規和腐敗行為創造了可能性。再加上,政府部門執法力度不夠,行業內地方保護主義風行,使工程質量難以保證,豆腐渣工程屢見不鮮,由此造成的悲劇時有發生。
當前建筑施工在施工過程中確實存在管理不落實到位的情況,首先是在工作作風上,體現的是管理粗糙。 在很多建筑工程都涉及開挖施工,因此,在開挖過程中,一般只注重開挖的技術工藝,而在支護上卻很少下功夫,如果這樣,很容易造成施工質量問題以及出現安全事故。
其次,管理分工混亂。 通常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均須實事求是地記錄相關技術問題以及時間,因此,在記錄上存在相關分工混亂,數據十分不完整,導致最后隱蔽工程、竣工報告等資料及其難做。
施工方案是施工組織設計的一部分,施工組織設計是指導整個建筑施工全局技術經濟文件,其內容主要根據工程的性質、規模、結構、施工復雜程度、 工期要求和建設地區的自然經濟條件等進行編制,優秀的施工組織設計能指導項目部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財力,用較低投入來換取最合理的效果。 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好壞直接影響工程造價,不同的施工方案,所需的費用也不同,有時甚至差距很大,在開工前,應組織相關人員,包括技術、質量、施工、機械、材料、勞力等,齊商共討,科學合理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在施工過程中再根據工程實際情況編制相應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出臺后,在施工中要認真執行。如與實際情況不符,及時反饋,相關人員及時調整,保證方案的科學性、及時性和實際緊密結合,做到不用假的、空的、套搬的方案畫餅充饑。
堅持項目技術交底制度,實行三級質量技術交底,即公司向項目交底。 項目總工程師向項目施工管理人員進行技術交底,自分管的班組進行技術交底,難點進行針對性的技術交底,實行誰主管誰負責。分項工程責任工長向各特別是對工程的重點、從思想上加強操作者質量意識教育,使操作者對自己工作范圍內的任務明確,心中有數,以人的工作質量來保證工程質量。
工程施工前,由項目總工程師組織有關人員認真熟悉圖紙,理解設計意圖,學習相關規范、施工工藝及操作規程。嚴格執行技術復核制度,尤其是對軸線、標高的測量控制方面,在測量員施測完畢后,及時通知項目總工程師組織責任工長、質安員進行復核,復合無誤后,才能在建筑物上做出標記,作為控制建筑物軸線、標高的基準。施工過程中的隱蔽工程須經有關部門檢查驗收合格簽字后, 方能進入下道工序。針對本工程特點,各工序按全面質量管理要求設立質量控制點,對工序質量進行重點監控。 并制定質量管理獎懲制度,從班組到個人實行有獎有罰,獎罰分明。充分發揮質量管理監督機構的職能,嚴格按施工驗收規范進行施工質量管理和監督。
施工過程中堅決實行質量一票否決權市峻,若發現不合格的分部分項工程應堅決進行返工,直至合格后才準轉入下道工序。
項目總工程師必須對施工在采用的技術文件、技術資料等進行復核,以保證用于工程施工的技術文件和資料準確無誤。 重要工序的施工也應該進行技術復核,地基驗糟、隱蔽驗收工程應經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 工程的測量放線由專職測量員進行施測后,專業工程師、質安員進行復核,經復核合格后用于施工控制。對于重要部位隱蔽工程應經項目自檢后,由發包人、監理單位、設計院、質監站等檢查合格并簽字認可后,才能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項目質檢組對分部分項工程進行跟蹤檢查和驗收,對不合格產品堅決返工,同時根據工程進展情況,接受公司對房屋的主體工程、屋面工程等分部工程的檢查。
某建筑,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總建筑面積20182m2,建筑高度21.5m。 地上六層,局部有半地下室,基礎采用振沖復合地基和鋼筋混凝土獨立柱基礎。本文主要介紹該工程主體結構模板質量控制相關措施。
該工程上部主體結構形式均為框架結構,其結構簡況如下:框架柱為方柱,現澆板厚度為90mm。 由此,根據該工程的結構特點,上部主體結構形式采用以木模板為主的模板體系,并引入較為先進的模板早拆支承體系。
框架矩形、異形柱,外模采用木模,縱向側模板厚40~50mm,橫向側模板厚25mm,木檔間斷為50×70mm,柱箍采用雙根中48×3.5mm 的腳手鋼管拼制而成。密肋或井字樓蓋的模板梁底模、側模用小鋼模拼制而成,用中48×3.5mm 的腳手鋼管支撐加固。 現澆板底模采用6=12mm 覆膜膠合板,鋪設在斷面為50mm×100mm 的方木上,對于120mm 厚樓板擱柵楊的間距為360mm。 對于150mm 厚樓板擱柵楊的間距為330mm,對于150mm 厚樓板擱柵楊的間距為400mm。 樓梯段模板的底模,外幫板,踏步側板,反三角木均采用木模。 按照設計尺寸制作成型,現場拼裝。
矩形框架柱模板支撐采用扣件鋼管做柱箍,間距不大于400mm,柱子截面大于800mm 時, 縱橫雙向加設-40×3 的扁鐵作為對拉片間距400mm,柱子上中下三道鋼管柱箍與梁板支架或操作架結成一體。樓板采用鋼管架支撐體系,并配合使用早拆體系。 鋼管架立桿間距用1200 和900 兩種布置, 早拆頭支點設置按沿梁每1.8m 左右設一點,并在每塊井字樓板中間設一點,模板在支點留空,以使后拆支桿的上頂板直接接觸混凝土表面。
所有框架柱模板安裝前,先彈出模板邊線及控制線。 柱子模板在安裝完成后吊線檢查垂直度,并拉通線校核軸線位置。樓板支架搭設好后,應復核底模標高位置是否正確,樓板梁板跨度超過4m,應按1/450~500 起拱墻,柱模板均在高度中間設300×300 的下料,墻下料口間距不大于2000mm。 模板安裝誤差必須控制在允許范圍,如誤差超過誤差范圍,則應進行調整修正處理。 模板側模的拆除應在混凝土強度達到1N/mm2, 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損壞后方可拆除。使用早拆體系的梁板可在混凝上強度達到50%時拆模, 但后拆支撐則應在混凝土等級達到要求值后才能拆除。
實踐證明,在房屋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生產過程中,在項目部這一組織層面建立科學的質量管理體系對確保項目資源的合理配置,使項目按預定的計劃軌跡運行,從而達到對項目質量、工期、安全及成本等方面的管理效果非常顯著。
[1]齊耀輝.如何提高建筑施工現場的管理水平[J].民營科技,2008,1.
[2]張杰.論加強建筑企業施工現場管理[J].四川建材,2009,3.
[3]楊濤.淺談施工現場的質量管理[J].甘肅科技,2009,3.s